楊庶堪少時讀私塾,曾中秀才,後因科舉廢除而改習新學,於成都高等學堂分設中學擔任英文教師,於1905年加入同盟會。其後,楊庶堪曾擔任永寧中學監督、重慶府屬學堂監督。辛亥革命期間,楊庶堪在重慶響應,自任蜀軍政府顧問,蜀軍政府後併入四川軍政府,楊庶堪轉任軍政府外交部長。民國成立後,楊庶堪被選為參議員,二次革命時又被推舉為四川民政長,失敗後赴日本並加入中華革命黨,任政治部副部長。
護法運動開始後,楊庶堪被任命為四川宣撫使,1920年時在熊克武支持下出任四川省長,但兩人不久決裂,楊庶堪兵敗辭職,後返廣州擔任大元帥府秘書長。段祺瑞臨時執政府成立後,楊庶堪被任命為農商總長,後轉為司法總長,但不久即辭職;北伐期間曾出任國民黨中監委。其後,楊庶堪因與蔣中正不和而淡出政界,隱居上海。抗戰期間,楊庶堪回到重慶,但仍繼續隱居生活。1942年8月6日,楊庶堪病逝於重慶。著有《天隱閣詩集》、《邠齋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