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王伯群
王伯群
1885-1944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王
名字
伯群
生日
1885
卒日
1944年12月20日
籍貫
貴州省興義縣
組織
黔軍(興義系)、中國國民黨
學歷
日本中央大學
相關事件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王伯群,原名文選,字伯群,曾改名樸,字蔭泰;貴州興義人,民國初年政治人物,貴州軍閥內的政治要人,曾任交通部長。其弟王文華、妹夫何應欽、舅舅劉顯世皆為當時政要。
王伯群早年由外祖父扶養成長,並在舅父劉顯世的資助下赴日本留學,於1910年考入日本中央大學,主修政治經濟,期間曾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後,王伯群返國活動,與章太炎在上海組織統一黨,後隨之併入共和黨、進步黨等,皆擔任幹事;也曾被選為政治會議的貴州省代表。護國戰爭開始後,王伯群與其弟王文華成功說服貴州督軍劉顯世加入反袁,使王伯群在貴州政壇中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戰後,王伯群就任黔中道尹,在貴州省內興辦實業,並與廣州護法軍政府交好,曾加入中華革命黨,也促成了1919年的南北議和,兼任劉顯世駐上海代表。同年,王文華在貴州發動兵變驅逐劉顯世,但因害怕被究責而避居上海的伯伯群家中,後於1921年遇刺身亡。1920年,王伯群隨孫中山前往廣州,任軍政府交通部長、總統府參議等;1922年時被任命為貴州省長,但因其影響力隨王文華身死而衰退,在袁祖銘的反對下無法就任。
六一六事變後,王伯群回到上海居住,不久加入國民黨;後於上海創辦大夏大學,1926年時擔任校長。北伐期間,王伯群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之交通部長、中央政治會議委員等,後獲選為國民黨候補中執委(遞補為正任)。1931年,王伯群因與鴉片販賣活動有所牽連而被迫辭職,轉任國民政府委員、川滇黔視察專員等。
抗戰開始後,王伯群主持大夏、復旦等大學的遷移工作,組成第一(先遷至江西廬山,後遷重慶)、第二聯合大學(遷至貴陽),任第二聯合大學校長。不久,第二聯合大學恢復大夏大學名稱,王伯群續任校長。1944年底,因日軍威脅貴陽,王伯群赴重慶商議遷校事宜,但於同年12月20日在重慶因胃潰瘍而病逝。
Top
中外雜誌 90
‧
追懷張默君先生
中外雜誌 142
‧
追憶王伯群先生-故交通部長王伯群先生與我
中外雜誌 178
‧
貴州都督劉顯世
中外雜誌 209
‧
舊遊往事
中外雜誌 429
‧
民初西南護法護國英雄:劉顯世都督家族振興貴州教育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