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人物 -> 丁超五
丁超五 1883-1967
丁超五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名字
超五
生日
1883年12月16日
卒日
1967年12月05日
籍貫
福建省邵武縣
組織
中國國民黨(左派、民革)
學歷
福州格致書院
相關事件
丁超五,原名得心,字立夫,福建邵武人,民國時期政治人物,國民黨左派成員。

丁超五早年習舊學,1903年時中秀才,後入邵武漢美書院、福州格致書院學習,畢業後返回邵武中學堂任教,並於1911年加入同盟會。民國成立後,丁超五獲選為眾議員,但在二次革命後因具有國民黨籍而被取消議員資格,遂返鄉執教並參加反袁。袁世凱逝世後,丁超五復任眾議員,不久隨孫中山南下護法,任護法國會參議員、大元帥府參議等,協助孫中山斡旋閩、粵之間的衝突。1922年,民元國會再次恢復,丁超五返回北京活動,在阻止曹錕賄選失敗後又重返廣州。

中華革命黨改組為國民黨後,丁超五獲選為第二屆候補中執委,並逐漸傾向左派,在北伐期間擔任國民黨駐閩特派員、建設廳長等,但不久即因派系衝突而辭職。1928年,丁超五出任中央政治會議委員、特種刑事臨時法庭庭長等,但因與蔣中正及CC系不和而隨即離職,回到福建擔任省政府委員。丁超五因與國民黨左派的鄧演達等人交好而遭中央猜忌,不久又被派往各地考察,1932年時出任立法委員,後任監察院江蘇區監察使。

抗戰期間,丁超五隨政府遷往重慶,1938年後辭職閒居昆明,並加入「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民聯)。戰後,丁超五出任福建省參議會議長,在國共內戰期間主張反戰,後與民聯一同併入李濟深主導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於1949年在福州開城投共。中共建政後,丁超五歷任華東軍政委員、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等;在文革期間曾遭到迫害。1967年12月5日,丁超五病逝於上海。著有《易理新詮》、《科學的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