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為蒙古人後裔,少時移居昆明,在私塾、小學讀書,1925年時升入省立第一中學,並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7年,艾思奇因參加學運而被迫離開雲南,避居南京,同轉赴日本留學,但不久又因病回國。1928年,艾思奇返鄉並於《雲南民眾日報》任職,翌年再次前往日本,入福岡高等工業專門學校學習冶金,並開始與中共接觸。九一八事變後,艾思奇返抵上海活動,以教師、翻譯為業,1935年時正式加入中共;後於上海創辦《讀書生活》雜誌。
抗戰爆發後,艾思奇轉赴延安,在抗日軍政大學鄧校任教,並擔任中共中央文委秘書長、延安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解放日報》編輯等,主持馬克思主義的教學與宣傳。中共建政後,艾思奇曾當選為中國哲學會副會長、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哲學教研室主任等,1955年時成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被視為毛澤東的御用學者之一。反右運動期間,艾思奇遭到批判並下放河南,兩年後又以人大代表身分重返北京。1966年3月22日,艾思奇病逝於北京。著有《大眾哲學》、《辯證唯物主義綱要》、《哲學與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