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戴戟
戴戟
1895-1973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戴
名字
戟
生日
1895
卒日
1973年02月21日
籍貫
安徽省旌德縣
組織
粵軍(李濟深派)、中國國民黨(民革)
學歷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
相關事件
高興墟戰鬥
、
淞滬停戰協定
、
上海停戰協定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戴戟,原名光祖,字孝悃,安徽旌德人,民國時期軍事人物,粵軍將領,國軍中將。
戴戟出身於商賈之家,小學畢業後因家道中落而失學,在蘇州當學徒維生。辛亥革命時,戴戟於上海投軍;民國成立後進入保定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就讀,畢業後被分發回安徽,隨即又南下加入護國軍。1921年,戴戟自駐粵滇軍轉入粵軍第一師,後升任該師第四團團長、西江陸海軍講武堂堂長等。國民革命軍成立後,戴戟就任第四軍第十師第三十團團長,與該師副師長蔣光鼐、第二十八團團長蔡廷鍇結為至交。北伐期間,戴戟部編為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但因不滿清黨而辭職,後改任第十一軍參謀長。
北伐結束後,戴戟轉任第六十一師副師長,在中原大戰期間升任師長,後率部投入剿共。九一八事變後,戴戟調任淞滬警備司令,在一二八事變期間隨第十九路軍的蔣光鼐、蔡廷鍇投入作戰,以戰功獲得青天白日勳章。1933年,戴戟辭去淞滬警備司令之職,轉任福建省民政廳長,與第十九路軍的舊部會合,發動閩變。閩變失敗後,戴戟避居香港,後移居蘇州,1937年時出任安徽省政府委員。抗戰爆發後,戴戟又出任第三戰區司令部總參議、皖南行營主任等,負責收容難民,並與盤據皖南的中共新四軍協調。
戴戟於1945年出任東南補給區司令,戰後以少將銜自請退役(1947年時又授為中將),移居上海,並暗中與中共接觸,協助在國軍中安插間諜。中共建政後,戴戟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後曾擔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副省長等。1973年2月21日,戴戟病逝於合肥。
Top
中外雜誌 265
‧
嚙臂盟與三字經(上)
中外雜誌 363
‧
才女冒死救情郎--細說毛澤東之十四
中外雜誌 364
‧
中外名人傳(二十七)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