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人物
-> 巴克禮
巴克禮
1849-1935
圖片來源:網路
姓氏
Barclay
名字
Thomas
生日
1849年11月21日
卒日
1935年10月05日
籍貫
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
組織
長老教會
學歷
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
相關事件
臺南神學院
、
南神
生平
期刊
專書
照片
年表
其它
巴克禮,全名湯瑪斯‧巴克禮(Thomas Barclay),蘇格蘭傳教士、學者,在清末抵臺灣南部傳教、興學,在臺灣居住長達六十年。
巴克禮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一布商家庭,其家人皆為虔誠基督徒。巴克禮於1864年即進入格拉斯哥大學(University of Glasgow)就讀,主修電學,並已有獻身傳教之志。巴克禮在校內以優異表現而名列「格拉斯哥三傑」(Glasgow Three)之一,並與另二人吉布森(John Campbell Gibson)、麥吉臣(Dugald Mackichan)一同進入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Free Church College)學習;1873年時再赴德國萊比錫大學(Universität Leipzig)進修。
1874年,巴克禮自英國出發,於年底抵達廈門學習中文與閩南語;次年前往臺灣,為長老教會在臺灣的第5位傳教士,自1877年起開始在臺南(安平)展開傳教,也接掌馬雅各(James Maxwell)、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成立的傳教士養成班(今臺南神學院),並創立〈臺灣府城教會報〉,為臺灣民間最早的非官方刊物。1895年乙未戰爭爆發,劉永福退守臺南,最終仍被迫撤離,臺南仕紳推舉巴克禮與與牧師宋忠堅(Duncan Ferguson)與日軍進行交涉,使臺南城倖免於戰火。
其後,巴克禮仍繼續在臺灣主持教會事務,先後完成《聖經》的白話文翻譯本,與傳教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的遺著《廈門音英漢大辭典》等。1935年10月5日,巴克禮病逝於臺南。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