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健出身農家,幼時舉家赴中國謀生,於吉林寧安(今屬黑龍江)成長,期間已加入共產主義組織及赤衛隊。1934年,姜健響應周保中組織的抗日武裝,開始在鄉間進行游擊戰;翌年,周保中就任東北反日聯軍(後稱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軍長,姜健擔任軍部警衛連指導員,1936年時加入中共。中日戰爭開始後,姜健升任第九團政委,但所部在虎林、饒河等地的戰鬥中損失過重,所部被併入抗日聯軍第二路軍,任第二支隊政委。
1940年,姜健率部越過烏蘇里江,進入蘇聯境內接受整編,但仍不時在邊界地區活動。1942年,退入蘇聯的抗日聯軍各部被編為紅軍遠東方面軍第八十八旅,姜健任第四營營長,後隨蘇聯紅軍在1945年攻入朝鮮半島,並出任紅軍駐延邊副司令,在當地朝鮮居民中擴張勢力。同年,姜健又被任命為中共東北人民自治軍延邊軍分區(後稱吉東軍區)司令員。姜健於1946年回到朝鮮,後曾任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並授為中將。
韓戰開始後,姜健出任北韓軍前線總指揮部總參謀長,以指揮作戰有功而晉升為大將。1950年9月8日,姜健在沙里院因誤觸地雷(一說遭遇空襲)而陣亡;北韓今仍有「姜健軍官綜合學校」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