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人物年表 -> 毛澤東
人物年表
毛澤東年表 (1893-1976)
1973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893 年
12月26日
※毛澤東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的一個中農家庭中。韶山毛氏祖籍在浙江省江山市石門鎮清漾村。
1908 年
是年
※其父毛順生為他配婚與羅氏(羅一秀),但毛澤東始終不承認這樁婚事。
1911 年
※到湖南長沙湘鄉駐省中學求學。在這裡毛澤東首次接觸到反滿思想,毛是該學校最早剪掉辮子的學生之一。
1912 年
是年
※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今長沙市第一中學),半年後因不滿學校教學方式而退學。
1913 年
※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次年春學校併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
1918 年
4月
※與蔡和森等人創建新民學會。
※卒業湖南第一師範學校。
1919 年
※到上海送蔡和森出國留學,得到章士釗2萬大洋贊助,然後回湖南。
7月
※他主編的《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隨後由於雜誌社破產而失業。
12月
※參加驅張運動代表團,再赴北京。
1920 年
5月
※從北京去上海,送蕭三等出國留學。在上海結識陳獨秀,陳給毛提供了一個工作的機會,即在長沙賣由陳主編的新青年。同時受此影響,毛開始注意共產主義。同年他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他在上海《國民日報》和長沙大公報上發表系列文章,鼓吹「湖南的門羅主義」、湖南獨立,主張建設「湖南共和國」、將中國「分為二十七國」
1921 年
7月
※與何叔衡一起代表湖南共產主義學習小組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毛和劉仁靜是會議書記員。
8月
※毛澤東參加中共「一大」後返湘,擇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為湖南建黨據點之一
10月
※親臨三師演講,發展黨員,建立起衡陽地區第一個黨小組。
10月10日
※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任書記。
※與楊昌濟之女楊開慧結婚。
1922 年
5月
※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成立,任書記。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
7月
※赴上海參加黨的二大,因沒有找到會議地址,未能出席會議。後來毛對斯諾笑稱自己和奇數有緣,黨的一、三、五大他都得到重用。二大未參加,四大則被維經斯基排斥。
9月
※參與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的籌備,但沒有親自指揮。
10月24日
※長子毛岸英在長沙出生。
1923 年
4月
※離開長沙到達上海,在中共中央工作,任陳獨秀秘書。
6月
※在廣州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局五個委員之一,並任秘書(是陳獨秀的主要助手)。在一大、二大擔任秘書的張國燾因反對和國民黨合作,被排除出中央局。
1924 年
1月
※在廣州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
2月
※到上海,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委員、組織部秘書等職,被人戲稱為「胡漢民的秘書」。
6月
※接妻子楊開慧和孩子到上海。年底,攜妻帶子回湖南「養病」。
1925 年
1月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舉行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替換馬林,強調階級路線,中共政策左轉。毛在會前離開上海,沒有參加會議,他因熱衷於與國民黨的合作,落選中央局委員,原反對與國民黨合作的張國燾東山再起,再次取得黨內第二把手地位。
9月
※到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工作。
10月
※毛澤東代理中國國民黨宣傳部部長。
12月5日
※毛澤東主編的《政治周報》在廣州出版。這是在國共兩黨合作的情況下,由國民黨宣傳部主辦的一個刊物。
12月
※在《革命》半月刊上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
1926 年
1月
※在國民黨二大再次當選中央候補執行委員。
5月3日
※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開學。
9月11日
※結業。毛澤東任所長,招收來自全國20個省區的300餘名學員,為北伐戰爭中全國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準備了幹部。前五屆農講所主任有彭湃、阮嘯仙、羅綺園、譚植棠等。
9月
※毛澤東發表《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一文,指出:「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
1927 年
3月
※在《戰士》周報上公開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反駁了黨內外懷疑和指責農民運動的論調,總結了湖南農民運動的豐富經驗,提出了解決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在武昌同鄧演達等創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8月7 日
※出席了中共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八七會議),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臨時常委會作報告。毛澤東批評黨中央在國共合作中沒有積極去實現無產階級的領導。他指出,今後黨的「上級機關應盡心聽下級的報告」,「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即槍桿子裡出政權)」會並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議派遣毛到群眾基礎較好的湖南組織秋收起義。
9月
※毛澤東作為中共中央特派員被派到湖南,和中共湖南省委一起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9月29日
※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毛澤東召開前委擴大會議,提出「支部建在連上」、「黨指揮槍」的原則,稱「三灣改編」。三灣改編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政治、軍事雙重的領導標誌著新型人民軍隊的誕生。
1928 年
4月
※與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受挫餘部在寧岡礱市會師。部隊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為前委書記兼黨代表。朱德部編為第10師,毛部編為第11師,湘南農軍編為第12師。紅4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正規紅軍。
6月
※紅四軍在朱德於永新、寧岡兩縣交界的龍源口殲滅統治江西的滇軍千餘人。此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入全盛時期。
6月下旬
※毛澤東與永新縣革命委員會主席賀敏學的妹妹(賀子珍)結婚。(與楊開慧並未離婚,楊開慧於1930年11月14日被何鍵殺害)。
1929 年
12月
※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毛再次當選前委書記,古田決議明確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階級性質、任務:「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紅軍建設的根本原則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1930 年
1月
※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林彪給毛澤東寫了《新年賀信》。5日,毛澤東針對林彪「紅旗還可以打多久」的疑問給他寫了覆信(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主張。
5月
※贛西南特委領導開展了所謂肅清「AB團」的運動,此次肅反運動展開迅速。
6月下旬
※在中央蘇區已相當普遍。
9月
※進入高潮。毛澤東對此十分支持,認為贛西南蘇維埃政府與地方軍隊中有大批AB團分子,肅反運動有加強的必要,需要對行委「來一番根本改造」((《毛澤東致中共中央的信》,一九三○年十月十四日)。但反AB團的運動很快招致了反對。
12月12日
※紅二十軍在12月12日發動了富田事變,喊出了「打倒毛澤東」的口號。當時李立三派到中央蘇區領導當地工作的項英將富田事變定性為內部矛盾,但是不久王明擊敗李立三奪取中共中央政權,派遣任弼時等人前來中央蘇區,推翻了項英的結論,並以此為由撤銷了項英的領導職務,幫助毛澤東成為當時蘇區黨和軍的一把手。
1931 年
11月1日-5日
※在江西瑞金召開的中央蘇區第一次黨代會贛南會議上,毛澤東關於紅軍作戰、建軍和蘇區工作中的觀點和主張,被會議認定為是政治上的「非無產階級觀點」,軍事上的「單純防禦」、「游擊主義」,實際工作中的「狹隘經驗論」、「富農路線」及「極嚴重的一貫右傾機會主義」。主持會議並批判毛的是項英為首的蘇區中央局,開始排擠毛澤東在中央蘇區對黨和紅軍的領導。
11月27日
※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1934 年
10月10日
※晚,黨中央和紅軍總部從瑞金出發,率領紅軍主力及後方機關86000餘人向湘西進軍,開始戰略轉移,毛率中央政府隨軍行動。在到達甘肅南部哈達鋪時,毛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首次把這次戰略轉移命名為長征。
12月11日
※湖南通道會議,毛澤東提出放棄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計劃,主張向敵軍力量比較薄弱的貴州方向前進。
1935 年
1月初
※中央紅軍強渡烏江。
1月7日
※占領遵義。
1月15-17日
※在遵義會議增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軍事三人團成員(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最後負總責的仍是周恩來),進入中共最高層,重新取得軍事前敵指揮權。
11月
※毛澤東親自指揮直羅鎮戰役,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合力消滅東北軍牛元峰第109師及第106師1個團,為中央把革命大本營設在陝北舉行了奠基禮。
1936 年
12月7日
※統一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保安縣組成,毛澤東任主席。
1937 年
1月13日
※毛率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由保安遷到延安。
7、8月
※毛澤東在延安抗大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撰寫了《實踐論》和《矛盾論》。
9月
※針對八路軍內部主張八路軍要集中兵力打大仗、硬仗、打運動戰的想法,毛澤東又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發出了《關於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原則》的指示,要求八路軍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1],指示林彪的115師向晉察冀山區,賀龍的120師向晉西北山區,劉伯承的129師向魯冀平原,進入這些敵後地區發展根據地。
1938 年
5月
※毛澤東發表《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和《論持久戰》,全面地分析中日戰爭所處的時代以及敵我雙方的基本特點,闡明持久抗戰的總方針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地位以及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對抗日戰爭的發展過程作出預測,反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以及輕視游擊戰爭的錯誤思想。這兩篇著作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軍事科學。《論持久戰》得到國軍副總長白崇禧的肯定,並用於指導武漢會戰。
11月19日
※毛澤東與江青結婚。
1939 年
5月26日
※毛澤東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成立3周年發表文章指出,「抗大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這三句話和毛以前的題詞「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字,後來被林彪稱為三八作風。在這個時期,毛澤東代表中共從蘇俄處秘密接收大約每個月三十萬美元的活動經費。
1941 年
5月19日
※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號召全黨樹立理論和實際相統一的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作風。
1942 年
2月1日
※毛澤東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會上作《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開始了延安整風運動。
2月8日
※在延安幹部會上作《反對黨八股》的報告。
4月3日
※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關於在延安討論中央決定及毛澤東同志整頓三風報告的決定》。
5月2日
※在延安楊家嶺召開的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毛澤東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文藝為人民大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該講話成為共產黨指導文藝創作的指導綱領。
5月下旬
※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中央總學習委員會,領導整風運動。
6月8日
※中宣部又發出《關於在全党進行整頓三風學習運動的指示》。通過延安整風運動,中國共產黨在思想上組織上完全統一到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面了。這為奪取中國大陸政權及以後推行左的一套,奠定了基礎。
1945 年
6月19日
※中共中央舉行七屆一中全會,毛澤東被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書記處主席。
8月9日
※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號召「八路軍、新四軍及其它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
8月28日
※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國民黨代表張治中、美國大使赫爾利的陪同下從延安抵重慶。
10月10日
※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在《會談紀要》中,國民黨表示同意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迅速結束國民政府的訓政;承認各黨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權利;最重要的一項,是雙方確定將召集各黨派及無黨派人士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但民國政府不承認共產黨在當時其聲稱解放區的政權;國民大會問題也未達成協議;中共所領導的軍隊整編的問題,實際上也沒有解決。從重慶回到延安後,毛因病休整了一段時間。
1948 年
3月23日
※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黨中央領導機關在陝北吳堡縣川口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前往晉察冀解放區。
4、5月
※相繼到達西柏坡,中央工委隨之與中央合併。
年底至隔年初
※毛澤東領導指揮解放軍在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史稱三大戰役)中戰勝國軍,取得內戰決定性勝利。
1949 年
2月24日
※毛澤東、周恩來在西柏坡與受李宗仁派遣、以私人資格來訪的顏惠慶、邵力子、章士釗等,達成關於國共和平談判的非正式協定八點,主要內容為「談判以中共1月14日聲明及所提八點為基礎」。
4月20日
※渡江戰役發起時,解放軍和長江中的英國戰艦發生激烈炮戰,英艦「紫石英」號中彈擱淺。
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4月22日
※毛澤東親自起草了新華社社論《抗議英艦暴行》,指責「英帝國主義的海軍竟敢如此橫行無忌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在一起,向中國人民和人民解放軍挑釁,闖入人民解放軍防區發炮攻擊,英帝國主義必須擔負全部責任」。是為「紫石英號事件」。
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民主革命28年的經驗,闡明即將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性質,各階級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指出我們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政權。
9月21日至30日
※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主持制定具有憲法意義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0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由毛澤東主持舉行第一次會議。同日,首都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2月16日
※毛澤東首次出國訪問蘇聯,出行目的有兩個,第一力圖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第二是給史達林的七十歲生日祝壽,此次出行毛認為受到了蘇聯方面的冷遇,在很多問題上進行了爭吵,毛澤東對此次訪問大為不滿,印象很差。
1950 年
6月6日至9日
※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上,毛澤東作了《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書面報告,並作了《不要四面出擊》的講話。
10月8日
※毛澤東發出《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派遣解放軍第13兵團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參加韓戰,戰事達三年之久,最後戰線穩定在北緯38度(三八線)附近。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署。韓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對戰雙方都各自有數十萬計的軍民喪生。毛澤東指令肖勁光分別組建人民海軍。
11月25日
※長子毛岸英在朝鮮戰場上陣亡。
1951 年
10月12日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出版發行。此後,在全國掀起了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
1952 年
4月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出版發行。
1953 年
2月19日-24日
※毛澤東首次視察海軍艦艇部隊,先後乘坐「長江」艦、「洛陽」艦航行4天3夜,並為5艘軍艦題詞,先後5次寫下了「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設強大的海軍」。
4月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出版發行。
1954 年
是年
※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並主持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7月31日
※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雪夫乘機秘密北京,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畔穿著游泳褲頭歡迎和會見赫魯雪夫。
8月4日
※北京和莫斯科同時發表《毛澤東和赫魯雪夫會談公報》
1956 年
1月
※中共中央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提議,在北京召開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會議,會議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
2月
※國務院成立了科學規劃委員會,700多名科學家共同參與,年底編成《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規劃》本著「重點發展,迎頭趕上」的方針,提出有全局性意義的12項重點任務,在人力、物力上優先予以保證。
4月
※發表《論十大關係》,論述了共產黨在經濟、國防、民族、外交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思想。
同年
※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鼓勵知識分子和民主黨派對中共提出意見。
1957 年
是年
※發動「反右派」運動,55萬在雙百中提意見的知識分子(包括黨員和非黨員)被中共打成「右派」,遭到批判和勞動改造。(官方統計當時有500萬知識分子)
11月2日
※毛澤東率領中國代表團乘專機離開北京,去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40周年的慶祝典禮,赫魯雪夫、布爾加寧、米高揚等蘇共最高領導集體都親自前往機場迎接,讓毛澤東甚為感動,這是毛澤東第二次出國訪問(也是最後一次)。
1958 年
是年
※發動大躍進運動,希望能在短期內「跑步進入共產主義」。全國各地土法煉鋼,誓言二十五年內超英趕美(後來又被縮減為二十年、十年甚至五年)。又實施人民公社制度。大躍進、「總路線」和人民公社被合稱為三面紅旗。
同年
※因毛澤東和赫魯雪夫在很多重大關係上產生分歧,中蘇關係惡化,蘇聯停止援助。
8月20日
※毛親自指揮金門炮戰,雖被蔣中正、中華民國國軍和美國(外交與軍事援助)予以還擊並粉碎其武力犯台的決心,但砲戰後期中共與美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
11月至次年7月
※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一度著手糾正「大躍進」中「左」的偏差,強調要壓縮空氣、反對浮誇,務求讓國民經濟回歸正軌。
同年
※軍委擴大會議,毛批判劉伯承、葉劍英、肖克為首的軍事教條主義。解放軍的正規化建設被衝擊,正規化被政治工作至上所取代。
1959 年
7月
※廬山會議中,因不接受彭德懷所上萬言書中的批評,發動批判「彭德懷反黨集團」的運動。會議後,「反右傾」運動再次展開,「左傾」恢復為經濟工作的「思想方針」。廬山會議後,毛支持林彪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朱德、彭德懷均被排斥。
1960 年
※回應中共黨內壓力,從形式上中止大躍進運動,但並未根本停止。
1962 年
是年
※七千人大會,劉少奇和鄧小平認為毛澤東主導的1958年以來的經濟、社會的建設方針存在問題。劉少奇糾正施政錯誤,鄧小平、鄧子恢支持農民「三自一包」。
※毛澤東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重申階級鬥爭的必要性,提出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同年
※發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到1964年發展成為「清政治、清經濟、清思想、清組織」的「四清運動」,並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毛指示周恩來領導尖端科技的中共中央專門委員會的工作。
1963 年
3月
※首都各大報紙發表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雷鋒好榜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道德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1966 年
是年
※發動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批鬥中共幹部、知識份子、地富反壞右,並展開大規模毀壞文物和書籍的「破四舊」運動。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批鬥致死,總書記鄧小平也遭免職。
8月5日
※毛澤東用鉛筆在一張報紙的邊角上寫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
8月7日
※毛澤東在謄清稿上修訂後加標題,由當日會議印發。
8月18日
※毛澤東、林彪在天安門廣場接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紅衛兵。此後毛澤東於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1日和11月25、26日,共八次九天接見了超過1100萬人次的紅衛兵。
1968 年
12月22日
※在《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的號召後,上山下鄉運動開始高潮。
1969 年
是年
※中國共產黨「九大」,他選的第二個接班人林彪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
11月12日
※去長沙。
10月14日
※毛澤東「戰備疏散」到武漢開始。
1970 年
04月11日
※毛澤東「戰備疏散」到武漢結束。
1972 年
1月10日
※參加陳毅的追悼會。
2月21日
※下午,毛澤東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會晤。
1974 年
7月18日
※毛澤東在南方的武漢(7月18日至10月12日)、長沙(10月13日至次年2月3日)和杭州(2月6日至4月13日)長時間休養。
1976 年
4月
※北京群眾自發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附近出現大量紀念周恩來的花圈,詩抄。毛澤東將其定性為四五反革命事件,並撤銷鄧小平一切職務,指定華國鋒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國務院總理。
9月9日
※0時10分(一說為1976年9月8日9點45分),毛澤東在北京去世。他逝世後國內各地城市都舉行了大規模的追悼會。部分其他國家和地區也舉行了追悼會並設立了9天到10天的哀悼日。聯合國以及53個國家降半旗致哀。雖然毛澤東在生前主張火化,但他的遺體被注射福馬林進行保存,而且後來在天安門廣場建了毛主席紀念堂來存放他的遺體並開館對民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