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於浙江富陽出生。
是年
※父親郁企曾殁。
是年
※入羅氏私塾接受啟蒙教育,塾師葛寶哉。
是年
※入規模較大的魁星閣私塾,塾師張惠卿。
春
※入公立書塾「春江書院」,開始接觸古典文學作品。
春
※春江書院改為富陽縣高等小學堂,郁達夫成為最早新式學堂學生。
是年
※因成績優異,跳升一級。
春
※從富陽縣高等小學堂畢業。在此期間,接觸了中國古典文學、英文、科學書籍、生活規律。
2月
※離開富陽到杭州。考入杭州府中學,因繕費不足,改入嘉興府中學。
9月
※轉入杭府中學,與徐志摩同班。
10月
※辛亥革命爆發,因學校停課而回鄉。
9月
※轉入美國長老會辦的之江大學(原育英書院)預料,不到半年,因參加學生反抗校長壓迫的風潮而被開除。
春
※轉入浸禮會辦的蕙蘭中學。三個月,後因對教會教育感到失望,返鄉自學。
9月
※其兄郁曼陀奉命赴日本考察司法制度,郁達夫隨兄長到日本。
11月
※進神田正則學校補習中學功課,晚上至夜校學習日語。
7月
※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料,獲官費留學資格。原入第一部(文科),後聽從兄長建議轉入第三部(醫科)。
9月
※搬入學校開始獨立生活。
6月
※開始在上海《神州日報》上以“郁達夫”和“達夫”署名發表舊體詩作,如《東渡留別同人》、《有寄》等。
7月
※畢業於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料。
9月
※被分發到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第三部學習。
春
※參加日本著名詩人服部擔風主持的詩社「佩蘭吟社」定期聚會,並開始在《新愛知新聞》漢詩欄發表舊體詩。
9月
※因與長兄發生齟齬,放棄就讀醫科,由第三部改為第一部文科,並從一年級開始,專攻法學部政治學科。
6月
※離開名古屋回中國省親,期間創作的代表作《沉淪》,轟動文壇。
8月
※由母親作主,與富陽大戶孫家小姐孫蘭坡(孫荃)訂婚。
5、6月
※中國留學生為反對中日軍協約,引發抗爭。郁達夫積極響應,也參加罷課鬥爭。
5月4日
※五四運動。
5月5日
※郁達夫在日記上寫著:「故國曰削,予復何顏再生於斯世!今與日人約:二十年後必須還我河山,否則余將哭訴秦庭求報復也!」以志國恥。
7月
※自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畢業後,同月考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經濟學科。
10月
※應上海《申報》之聘,為該報特約撰稿人。
春
※受國內「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鼓舞,積極與郭沫若、張資平、成仿吾、田漢、等聯繫,計畫組織新文學團體、創辦刊物,此為創造社的萌芽階段。
7月
※回國與孫荃結婚。
是年
※寫成第一篇小說《銀灰色的死》。
5月9日
※改作短篇小說《沉淪》。
6月8日
※與郭沫若、張資平等人在東京成立創造社,並議決出版刊物,定名為《創造》。
7月
※短篇小說《銀灰色的死》於上海《時事新報‧學燈》發表,署名T.D.Y.。
7月30日
※作短篇小說集《沉淪》自序。
9月
※回上海籌辦創造社機關刊物《創造季刊》的出版編輯工作。
10月
※經友人介紹,任安徽公立法政專門學校英文科主任。
10月15日
※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沉淪》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此書列為「創造社叢書第三種」,是中國現代新文學的第一本個人短篇小說集。
3月
※回日本參加東京帝國大學卒業考試,並獲經濟學士學位。
4月28日
※作短篇小說〈懷鄉病者〉。
5月1日
※主編的《創造季刊》第一期出刊。
7月20日
※結束近十年的留學生活,主持創造社工作。改作短篇小說〈風鈴〉,後收集時改名〈空虛〉。
8月5日
※在一品香旅社集會,紀念郭沫若的詩集《女神》出版一週年;邀請沈雁冰、鄭振鐸等人參加,希望消除文學研究會與創造社之間的誤會。
9月
※創造社與胡適論戰。
10月31日
※作獨幕劇〈孤獨的悲哀〉,後收集時改名〈孤獨〉,此為郁達夫唯一的劇本。
11月20日
※作短篇歷史小說〈采石磯〉。
2月
※辭去安慶教職。前往北京,認識魯迅。
4月
※回上海專任創造社刊物的編輯。
5月
※《創造週報》創刊。
7月
※《創造日》創刊。
7月15日
※作短篇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描寫工人形象的小說之一。
11月2日
※《創造日》停刊,共出101期。
2月
※《創造季刊》停刊,共出2卷6期。
5月
※《創造週報》停刊,共出52期。
8月20日
※《洪水》周刊創刊,只出1期。
2月
※應武昌師範大學校長石瑛之邀,任該校文科教授。期間指導國文系學生(劉大杰、胡雲翼、賀揚靈等人)組成的文學團體「藝林社」編輯《藝林旬刊》。
5月
※成仿吾到武昌與郁達夫等人商議成立創造社出版部。
9月
※《洪水》副刊改半月刊。
11月
※因受國家主義派和守舊派排擠,離職回到上海,與郭沫若等計畫設立出版部。
年底
※肺病復發,回杭州養病。
2月
※參加編輯《創造月刊》。
3月
※創造社出版部成立。
3月18日
※與郭沫若、王獨清同往廣州,任廣東大學(今中山大學)英文系主任兼教授。
6月
※長子龍兒患腦膜炎夭折。
11月
※因不滿廣州種種腐敗黑暗現象,加之要回上海整頓創造社出版部,辭去中山大學教授及出版部主任。
12月
※回上海主持創造社出版部事務,先後主編《創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及《新消息》週刊。
4月
※作政論〈在方向轉換的途中〉,反對蔣介石的獨裁高壓政策。
5月底
※國民黨到創造社出版社出版部搜查,逮捕幾名職工。
6月5日
※與孫荃分居,並與王映霞訂婚同居。
8月15日
※在上海《申報》和《民國日報》發表啟事,聲明與創造社脫離關係。
1月
※與王映霞結婚。
4月
※與魯迅共同創辦合編《奔流》月刊。
10月
※加入「中國革命互濟會」,與阿英(錢杏邨)合編革命刊物《白樺》半月刊。
11月
※離開上海至無錫、揚州等地避難。
2月7日
※創造社出版社被查封,創造社徹底解體。
8月23日
※魯迅擬停編《奔流》,並向北新書局提出法律訴訟,郁達夫出面調解。
9月
※應聘去安慶擔任安徽大學文科教授,一週後遭安徽省教育廳長攻擊,並被列入赤化份子名單。因而逃回上海,繼續從事文藝創作活動。
12月
※《奔流》停刊。
2月
※「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在上海成立,郁達夫與魯迅等人聯名發表宣言,為同盟發起人之一。
3月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成立,由魯迅提名列為發起人之一。
3月19日
※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呈請國民黨中央通緝「墮落文人」魯迅,郁達夫亦遭警告。
11月16日
※「左聯」第四次全體會議作出「肅清一切投機份子和反動份子──並當場表決開除郁達夫」的決定。
12月
※參加周建人、胡愈之等發起之「上海文化界反帝抗日大聯盟」。
2月
※與魯迅、茅盾等聯名發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書〉,強烈譴責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一二八戰爭」
2月8日
※與戈公振、陳望道等組織「中國著作家抗日會」。
10月
※因肺病復發去杭州作短期休養。
12月
※開始為《申報‧自由談》撰稿,發表許多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政論、雜感。
3月
※參加宋慶齡、蔡元培、魯迅、楊杏佛等主持「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並被選為上海分會執行委員。
5月23日
※與蔡元培、楊杏佛等聯名致電南京國民黨政府,抗議逮捕作家丁玲、潘梓年
7月11日
※應鄭振鐸邀請,準備出任上海暨南大學文學院日本史教授,後因國民黨教育部長,以所謂「生活浪漫,不足以為人師」理由,加以批駁。
11月
※反映1927年大革命的中篇小說〈出奔〉在《文學》雜誌發表,為郁達夫最後一篇小說。
6月
※加入上海成立的「中國文藝家協會」。
6月9日
※返福州,途經上海走訪魯迅,為兩人最後一次見面。
10月19日
※魯迅逝世。
10月20日
※郁達夫由福州趕至上海參加喪禮,並發表〈懷魯迅〉表示沉痛哀悼。
11月11日
※以福建省政府採購影印機和講學為名,赴日本講演。
11月29日-12月1日
※在東京《讀賣新聞》發表《今日的中華文學》,對魯迅和左翼文藝運動做了高度評價。
12月17日
※離開東京到京都,期間會見武者小路實篤、秋田雨雀、佐藤春夫、金子光晴、新居格、小田嶽夫等日本作家,與日本文藝界進行廣泛的接觸。
12月19日
※自神戶搭船離日。
12月22日
※抵基隆訪臺。
12月23日
※在臺北出席臺灣新民報社舉辦的文藝座談會。
12月30日
※抵達廈門。
1月4日
※回到福州。
7月
※盧溝橋事變爆發,郭沫若由日本回國參加抗戰,郁達夫專程自福建赴上海迎接。
1月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在武漢成立。郭沫若任廳長,郁達夫應郭之邀任第三廳設計委員。
7月
※與王映霞的矛盾白熱化。王映霞離家出走,郁達夫登出尋人啟事。之後王映霞要郁達夫登報澄清並簽訂「協議書」,事件始告平息。
12月
※決心到海外從事抗日宣傳活動。年底應《星洲日報》之邀,與家人搭乘英商郵輪離開福州赴新加坡。
1月
※任《星洲日報》副刊《晨星》主編,王映霞則編輯婦女版。期間郁達夫與王映霞二人嫌隙增大。
4月
※重慶召開「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當選理事。
11月
※長兄郁華為抗拒日偽特務機關的威脅,於上海遭暗殺。郁達夫得悉寄輓,表示「好憑血債索遼東」。
3月
※郁達夫與王映霞離婚。
3月
※領銜發表〈星華文藝工作者致僑胞書〉,要求團結抗日。
12月13日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馬來亞登陸。郁達夫領銜發表《星華文藝工作者為保衛馬來亞告僑胞書》號召各界華僑向日本法西斯展開無情的鬥爭。
2月
※郁達夫與胡愈之、王任叔一同撤離新加坡,渡海至石叻班讓。
4月
※郁達夫化名趙廉,輾轉到日軍佔領下的蘇門答臘開設「趙豫記酒廠」,以酒廠老闆的身分祕密從事抗日宣傳活動。
7月
※因精通日語而被迫至五吉丁宜至日本憲兵部當翻譯。期間暗中保護及營救不少抗日華僑及印尼群眾,並獲悉日本憲兵部許多罪行及祕密。
2-3月
※以肺病為理由,擺脫日本憲兵部的控制。此後,為幫助流亡華僑的生活,又集資開設造紙廠及肥皂廠。
9月
※與當地一名華籍女子何麗結婚。
2月
※日本憲兵得知郁達夫的真正身分,加強對他的監視與控制。
8月16日
※日本無條件宣布投降。
8月29日
※在印尼的日本憲兵為掩飾罪行,將熟知內情的郁達夫逮捕。
9月17日
※郁達夫遭祕密槍殺於丹戎革岱,終年5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