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人物年表 -> 孫立人
人物年表
孫立人年表 (1900-1990)
1950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00 年
12月8日
※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山南
1905 年
是年
※生母方氏病去
1907 年
是年
※孫立人開始入學,拜宋執中為師
1909 年
是年
※時入德文小學學習。
1912 年
是年
※隨父親到北京後,因找不到學校,停學在家。
1913 年
※適逢清華學校招生,孫立人回到安慶報考,在近千人的考試中,名列榜首。
1914 年
是年
※以安徽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
1920 年
是年
※他任清華籃球隊隊長,率隊擊敗當時稱霸京津籃壇的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獲得華北大學聯賽冠軍。
1921 年
是年
※入選中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身高1米85的孫立人當時擔任球隊的主力後衛。
1923 年
是年
※畢業
同年
※赴美留學。因其在清華學校已習基礎工程多門,故直入普渡大學三年級加修土木工程學
1925 年
是年
※取得學士學位畢業。
1926 年
是年
※孫立人進入維吉尼亞軍校,接受嚴格之軍事教育,因其已有學士學位,故直入三年級習文史
1927 年
是年
※以文學士畢業,遊歷歐洲,參觀英、法、德等國軍事。
1928 年
是年
※孫立人回國,在國民黨中央黨務學校(今國立政治大學),任中尉軍訓隊長。
1930 年
是年
※入陸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任上校副總隊長。
1932 年
是年
※調財政部稅警總團任第二支隊上校司令兼第四團團長。
同年
※“一·二八”抗戰的時候稅警總團以第88師獨立旅的身份參戰
1933 年
是年
※隨稅警總團調往江西剿共,他以一個團接下一個師的防地:在永豐、丁毛山、七琴等地以寡擊眾,大破共產黨軍隊。
1937 年
是年
※全面抗戰爆發
10月
※孫立人率稅警總團第四團參加淞滬會戰,與日軍血戰兩周,在周家橋破壞日軍機械化橡皮橋,七次擊退強渡蘇州河的日軍,使該地成為淞滬會戰中日軍傷亡最重之處,日軍久留米師團稱孫團為其在華遭遇戰力最強之部隊。但此役孫立人為奪回友軍失去陣地,遭迫擊砲彈攻擊身受十三處創傷,由其部屬李鴻營長指揮號長甦醒與機槍連長胡讓梨背負救出,昏厥三天後宋子文派弟弟宋子安立即送往香港接受完整治療,以免日軍發現被俘。
1938 年
是年
※傷癒後,孫立人返回武漢加入財政部重組之緝私總隊擔任少將總團長,又參加了保衛武漢的戰鬥,之後率部遷移到貴州都勻練兵。
1941 年
12月
※財政部被迫交出部分緝私總隊半數兵力給國民革命軍重組為新編第三十八師,作為交換條件由原本財政部體系的孫立人晉任少將師長,隸屬於第六十六軍,這支部隊成為中華民國當時的主力部隊之一。
1942 年
2月
※中華民國組成遠征軍,下轄第五軍、第六軍和第六十六軍。
4月
※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於進駐緬甸曼德勒,兼任衛戍司令,參加曼德勒會戰。
4月14日
※西線英帝國緬甸軍步兵第一師及裝甲第七旅被日軍包圍於仁安羌,糧盡彈缺,水源斷絕,陷於絕境。孫將軍奉羅卓英之命,派113團星夜馳援
4月16日
※劉放吾團長下午四時率部趕到巧克伯當
4月17日
※英緬甸軍司令斯利姆將軍親往會晤
4月18日
※凌晨113團會同安提司准將之戰車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至午即攻克日軍陣地,殲敵一個大隊,解除了七千英軍之圍,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美國傳教士、各國新聞記者及婦女五百餘人。
5月27日
※走出林區,抵達印度,軍容整肅,銳氣不減。
8月
※先後到達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進駐印度蘭姆珈訓練基地,番號改為中國駐印軍,開始裝備美械和訓練。
10月
※中國駐印軍改編成新一軍,鄭洞國任軍長,下轄孫立人新三十八師和廖耀湘新二十二師。
1943 年
10月
※中國駐印軍開始向緬北反攻。
10月29日
※占領新平洋
12月29日
※攻佔於邦
1944 年
2月1日
※攻克太白加
3月4日
※與廖耀湘新二十二師兩路夾擊攻克孟關
3月9日
※新三十八師113團與美軍麥瑞爾突擊隊聯手攻佔瓦魯班。
3月14日
※乘勝向孟拱河谷進攻。新三十八師113團從左翼翻山越嶺迂迴到堅布山後方,和新二十二師兩面夾擊
3月29日
※攻佔堅布山天險,叩開了孟拱河谷的大門。別向孟拱和加邁攻擊前進
4月24日
※按史迪威的計劃,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分別向孟拱和加邁攻擊前進。
5月
※孫立人將軍從繳獲的日軍信件中獲知:由於日軍第18師團主力在索卡道被新二十二師包圍,加邁城內兵力極為空虛,師團長田中新一坐守空城,驚恐萬狀。孫立人見機而行,不拘泥於原定計劃,以112團祕密渡過南高江,向加邁南面的西通迂迴,切斷加邁日軍的後路;以113團向西進取加邁;以114團向南對孟拱實施大縱深穿插。
6月16日
※113團與新二十二師會師加邁,日第18師團團長田中新一率1,500餘殘兵倉皇南逃
6月25日
※孫師114團攻克孟拱。
10月
※反攻緬北的第二期戰鬥開始。中國駐印軍由密支那、孟拱分兩路繼續向南進攻。孫立人率新一軍為東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進攻,連續攻取緬甸八莫、中國南坎。
1945 年
1月27日
※新一軍與滇西中國遠征軍聯合攻克中國境內的芒友,打通了中印公路,次日兩軍於芒友舉行會師,作為在越南河內(時稱東京)會師的前哨。隨後,孫立人指揮新一軍各師團繼續猛進
3月8日
※攻佔臘戌
3月23日
※占領南圖
3月24日
※占領西保
3月27日
※攻克猛岩,消滅中緬印邊界所有的日軍部隊,第二次中緬印戰役以勝利告終。孫立人因戰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5月
※孫立人率新一軍返抵廣西南寧,準備反攻廣州
同月
※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是中國唯一被邀請的高級軍官。
8月15日
※侵華日軍投降
9月7日
※新一軍進入廣州,接受日軍第二十三軍投降,並建造新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1946 年
3月
※新編第一軍乘美艦在秦皇島登陸,同時孫立人被派往美國參加聯合國軍事參謀團會議,由於抗戰後國共關係迅速惡化,國共兩黨爭奪中國東北戰事受阻
4月
※國共雙方在東北戰略重鎮吉林省四平開始了第一次主力決戰。
5月15日
※孫立人趕到新一軍軍部,連夜制定攻擊計畫。
5月16日
※新編第五十師從正面攻擊,新編第三十師和新編第三十八師從側翼攻擊,孫立人親到各師前沿,新一軍官兵見軍長回來了,士氣大振,奮勇猛撲林彪部防線。
5月17日
※新五十師第一五〇團首先突破,攻克四平東南制高點五頂山,林彪指揮部隊連續反擊,始終無法奪回
同日
※當戰事持久拉鋸不下,雙方攻守最激烈的時刻,蔣介石派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飛赴東北督戰。白崇禧一到東北,即召開軍事作戰會議,重新調整作戰部署,國軍士氣大振。
5月18日
※白崇禧偕杜聿明赴前線指揮所督戰,指揮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第七十一軍這些中央軍精銳,分三路向四平林彪共軍進逼包抄。
5月19日
※孫立人等新軍將領只用3天便徹底就攻克了,瓦解了杜聿明5個月來與共產黨東北民主聯軍林彪對峙的僵局
6月5日
※攻占陶賴昭車站。此時哈爾濱中共黨軍及各類機關是一片混亂﹐正在往佳木斯方向潰散。
6月6日
※蔣介石下第二次停戰令;國共停戰。
1947 年
1月5日
※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1個營被東北民主聯軍第3師包圍,孫立人命第一一三團主力解圍,結果在其塔木被全殲,但孫立人卻一直堅守松花江南岸,沒有給林彪以更大的戰果。
4月26日
※新編第一軍軍長孫立人改任東北保安副司令官,潘裕昆繼任軍長。
6月16日
※蔣介石接見東北保安副司令孫立人,聽取對東北戰況之報告;蔣經國飛四平、公主嶺等地視察。
7月
※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負責全國國防新軍訓練的重任。此消息一傳到哈爾濱後,毛澤東開慶祝會道:「我們唯一的敵人被杜聿明趕走了,東北將是我們的天下了。」
8月4日
※國民政府特派孫立人代理陸軍總司令兼陸軍總司令部陸軍訓練司令。
8月31日
※陸軍副總司令兼訓練司令孫立人,自南京飛抵台北,籌劃國軍新軍訓練事。
11月
※孫立人將陸軍訓練司令部遷到臺灣的高雄縣鳳山鎮,並從新一軍調去幾百名他在稅警總團和在緬甸作戰時期的幹部,一同前往臺灣訓練新兵,在臺灣建立新軍。
1948 年
10月19日
※在吉林省長春市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降。
1949 年
1月21日
※蔣介石發布「引退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任代理總統與共產黨進行和談。
2月
※青年軍第二零一師調臺灣受訓。
2月11日
※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派一名中將特使到台灣,以專機邀請孫立人到東京會談。
6月
※中旬,解放軍東北軍區根據這些人的志願,釋放了新7軍、新38師的李鴻、陳鳴人、彭克立、潘德輝等40餘高級軍官,開具了返鄉證明書並資遣路費。
7月
※新7軍軍長李鴻等回到湖南省長沙等地的家鄉。時任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兼台灣防衛總司令的孫立人,派少校諜報參謀葛士珩持孫立人的親筆信到湖南湘陰李鴻家中,請其串聯舊部署赴台。
9月1日
※孫立人正式就職臺灣防衛司令
10月
※在金門參加金門戰役
11月
※蔣中正在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第二分會中提議孫立人再兼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國防部亦隨之發表新職。
1950 年
2月3日
※李鴻攜妻女乘火車經廣州到香港。
3月1日
※蔣宣布復行視事,重新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並發表文告
3月1日
※蔣宣布復行視事,重新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並發表文告。蔣核定國防機構系統,撤銷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蔣以孫為陸軍總司令。孫兼任臺灣防衛總司令(當時陸軍總司令部與臺灣防衛總司令部址乃同一駐所)。
3月23日
※孫立人的女部屬,英文秘書黃正,與組長黃玨,兩個姐妹同時遭到逮捕,被誣告為匪諜,遭監禁10年。
5月
※孫立人派原新1軍副軍長賈幼慧赴港接李鴻一行人到台北
6月
※發生李鴻匪諜案,中將李鴻等人遭逮捕。此外,孫立人舊有部屬如田世藩等人,也陸續遭指控為匪諜而入獄。
10月
※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參戰。美方對蔣中正的態度轉變。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為了減緩在韓戰的壓力,立即制定一份中華民國國軍行動綱領,希望中華民國國軍進行在中國邊境進行游擊戰,奪回並控制廣西、雲南等西南省分,來達到削弱甚至推翻中共的目的。孫立人曾向蔣中正提出反攻計畫,遭蔣中正拒絕。
12月
※孫立人召開「新年第一次年終擴大良心會」時,致詞說:「現在社會黑暗,人心不古,不但做事騙人,說話也騙人,所以社會動盪不安,就是彼此不能開誠相見,埋沒了良心之故。」因此也與蔣經國的政工系統埋下衝突之因。蔣經國向蔣介石構陷孫立人,認為孫立人希望藉由反攻大陸計劃,獲得更多軍事力量,會威脅到蔣中正的權力,主張拔除他所有軍權。
1951 年
3月
※這批案犯移押台北延平南路保密局看守所。李鴻、陳鳴人、彭克立、曾長雲4人以「匪諜罪」立案,馬真一(李鴻夫人)、陳高揚、黎俊傑、吳頌揚、潘東初、潘德輝以「知情不舉」連坐。
5月
※孫立人晉升陸軍二級上將,但卻只掛二星在肩頭,他堅持第三顆星要在反攻大陸時掛上。
7月
※一份代號為「三七五」的反攻總計畫,擬定以閩南與海南島作為反攻登陸地點,此後數月裡,美方不斷向臺北推銷反攻海南島的方案,孫立人也持贊同立場,然而蔣中正卻並不熱衷
1952 年
4月
※孫立人連任陸軍總司令
※移押桃園縣南嵌保密局「別館」監獄。
1953 年
6月
※孫立人在稅警總團的老長官黃杰領三萬軍隊,自越南富國島到台灣。
8月
※黃杰任台北衛戍司令
9月
※晉升陸軍二級上將。
1954 年
是年
※接受美聯社記者訪問時他承認反攻大陸是一個極危險的賭博;不過認為延遲反攻並不會減少危險性(當時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正熾)。他表示:「局勢將因中共在華南沿海增強防務而告揭曉。共黨於完成增強防務後便能向中美在臺灣海峽的空中與海面優勢挑戰。一旦失去海空控制權後便很難守住任何島嶼。」「共黨的力量外看似乎要比實際上強大;但中華民國軍隊反攻後,大陸上的匪軍將普遍起來反正,被奴役的人民將起來幫助我們。」「進攻總是一樁冒險的事,不過我們非做此冒險不可——我們在這裏除此之外還為了什麼?」
6月24日
※蔣中正任命黃杰為陸軍總司令,將孫立人調任至無實權之總統府參軍長
12月3日
※中華民國與美國雙方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蔣氏政權在獲得美國充分保障後,已不再須要依靠孫立人來維繫臺美關係。
1955 年
5月25日
※孫立人舊部屬郭廷亮被捕,遭嚴刑拷問,軍統局長毛人鳳逼迫孫立人舊部屬郭廷亮自誣為匪諜,引發「郭廷亮匪諜案」。
5月28日
※蔣介石召見孫立人,說他打仗不行,解除了他的職務,將他軟禁在家,派人監視。
6月
※政府當局以其部屬少校郭廷亮預謀發動兵變為由,對孫實施看管偵訊。
7月14日
※因郭廷亮在刑求之下,仍然堅持不肯指控孫立人,保密局特勤室主任毛惕園,向保密局毛人鳳提出建議,由毛人鳳親自審問郭廷亮。毛人鳳向郭廷亮給予肯定與鼓勵,並跟他說,只要承認自己是匪諜,就不會牽連到孫立人。郭廷亮寫下自白書,承認自己是匪諜。
8月3日
※寫親筆信給蔣介石,請辭總統府參軍長一職。
8月20日
※孫立人兵變事件公開化,政府以「縱容」部屬武裝叛亂,「窩藏共匪」,「密謀犯上」等罪名,公開革除孫總統府參軍長職務。總統府參軍長孫立人因『匪』諜郭廷亮案引咎辭職,蔣介石指定陳誠為主任等9人組織調查委員會澈查。
10月
※孫立人案調查委員會提出調查報告,蔣介石以孫立人抗戰有功,特准予自新,毋庸議處
1975 年
是年
※蔣介石過世,郭廷亮被減刑為15年,刑滿出獄。
7月8日
※警備總部總司令鄭為元下令,以郭廷亮有英文專長,準備聘用他為英文教師為由,將他移送到綠島。之後被指派擔任綠指部的後勤組工作,再改為圖書館管理員,將他長期軟禁。在這期間,國防部長期照顧其家屬。
7月14日
※李鴻被釋放。
1988 年
1月13日
※蔣經國病逝
5月
※李登輝繼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下令解除孫立人的軟禁,恢復其自由。
1990 年
11月19日
※孫立人在台中寓所病逝。
1991 年
是年
※郭廷亮假釋自綠島返臺,至臺北奔走,希望平反孫立人罪名。卻在桃園縣中壢車站,自火車摔至月臺上後身亡。司法調查以意外或自殺結案,但學者認為可能是遭謀殺。
1998 年
是年
※孫案涉案人及家屬要求監察院公布「五人小組」報告並還原真相。
2001 年
1月8日
※監察院通過決議,稱孫案乃「被陰謀設局的假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浤源教授獲政府新臺幣六十萬元經費補助,就孫立人兵變案進行專門研究。朱浤源認為找不到任何證據證明孫立人有軍事叛變行為。
2014 年
7月
※監察委員李炳南、趙榮耀、馬秀如等人公布對當初「九人小組」調查檔案的報告。在檔案中,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曾向蔣中正建議拔除孫立人兵權,以防他叛變。調查結果認為,蔣中正曾直接對孫案下達許多指示,這個案件是利用美國麥卡錫主義興起,反共意識抬頭的機會,設局將孫立人軟禁,以免蔣中正權力遭威脅。美國政府在本案發生後,曾私下對台灣當局表示關切,因此事件才未擴大。這個報告中,同時對郭廷亮進行平反,認為他係遭構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