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人物年表 -> 張作霖
人物年表
張作霖年表 (1875-1928)
1875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884
1885
1875 年
3月19日
※生於奉天海城駕掌寺村(今遼寧省盤錦市大窪縣東風鎮葉家村下屬「張家窩堡」自然村。)
1887 年
是年
※從私塾先生楊景鎮學習三個月。
1888 年
是年
※其父張有財被賭徒打死,他與二哥前去報仇,槍走火誤傷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
1889 年
是年
※父張有財亡,兄妹4人隨母前往廣寧縣二道溝鄉(今黑山縣繞陽河鎮)生活。
1892 年
是年
※在營口高坎鎮一帶謀生。
1894 年
是年
※中日甲午戰爭,張作霖在營口應募投清朝宋慶毅軍。當過宋慶的衛兵。
1895 年
3月
※甲午戰爭清軍敗,離部隊回家鄉。建立一支聯村保險隊(保安隊),投身綠林
1901 年
2月
※張作霖遭匪首金壽山勾結俄軍馬隊偷襲,損失慘重
4月17日
※其長子張學良出生於台安縣張家窩堡村。
1902 年
11月9日
※張作霖率200餘人被東邊兵備道張錫鑾和新置新民府知府曾韞招安收編,編為新民府巡警營馬隊幫帶
1906 年
是年
※張作霖被提升為統帶先後剿除、招安遼西徐翰武、侯占山、金壽山等各路匪徒。
1907 年
是年
※張作霖晉升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
同年
※按年齡為序,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8人結拜為盟兄弟。
1909 年
4月
※張作霖被調往吉林省鄭家屯、洮南一帶,追剿蒙匪,晉升為洮南鎮守使。
1911 年
10月10日
※辛亥革命爆發,張作霖以「率兵勤王」為由,搶先由洮南入奉天。
1912 年
是年
※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任命張作霖為27師中將師長。
1915 年
是年
※袁世凱洪憲帝制時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
同年
※為支持袁世凱洪憲帝制,鎮壓遊行的學生的領導者
1916 年
4月22日
※袁世凱發表命令,任命廿七師師長張作霖為盛京將軍,督理奉天軍務。袁死後,張作霖任奉天督軍兼省長。
1918 年
是年
※張作霖任東三省巡閱使。
1919 年
是年
※五四運動,張作霖發布命令:「對肇事之徒,嚴加懲處。」學生不准自由活動,且有警察干涉。
1920 年
是年
※直皖戰爭爆發。奉軍支持直軍,勝利後共同控制北京。
1922 年
是年
※籌建東北大學
4月
※第一次直奉戰爭。奉軍戰敗,張作霖挾「東三省議會」推舉自己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並宣布東北自治。
1923 年
4月
※東北大學成立
1924 年
是年
※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勝,段祺瑞任臨時執政,惟張作霖實際控制北洋政府。
1925 年
11月
※反奉戰爭
1926 年
4月
※反奉戰爭失敗
12月
※合謀孫傳芳、閻錫山等人就任安國軍總司令。
1927 年
4月
※逮捕處決李大釗等20名國共人士
6月18日
※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北洋政府國家元首
1928 年
是年
※張作霖將三女張懷瞳許配趙爾巽之子趙天賜(趙世輝)博士。
4月
※蔣介石為首,加上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的四大集團軍的攻擊下,奉軍戰場失利。
5月30日
※宣布奉軍撤退
6月3日
※張作霖眼見大勢已去,乘火車由北京返回奉天
6月4日
※張作霖所乘專列途經瀋陽南滿路與京奉路交叉路「三孔橋」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因在皇姑屯以東,史稱皇姑屯事件。張作霖身受重傷,送回瀋陽後,於當日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