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人物年表 -> 溥儀
人物年表
溥儀年表 (1906-1967)
1906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06 年
2月7日
※出生在北京醇亲王府。
1908 年
是年
※光绪帝载湉病重,慈禧太后下令将溥儀養育在宫中。
11月14日
※光绪帝去世,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皇统,過繼于同治帝载淳,同時兼承光绪帝之祧,一人祧兩房 。
12月2日
※溥儀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
1909 年
是年
※改年號為“宣统”。
1月
※設置呼倫貝爾沿邊卡倫。重整海軍,命肅親王善耆、鎮國公載澤、尚書鐵良、提督薩鎮冰籌畫重整海軍的事宜,命慶親王奕劻總司稽查事務。罷免鐵良專司訓練禁衛軍大臣。
2月
※下詔成預備立憲,避免部臣、封疆大吏因循敷衍,逃避責任。命前内閣學士陳寶琛總理禮學館。
3月
※再次裁撤奉天巡警道。增設洮昌等處兵被道,臨長海等處分巡兵備道。改奉锦山海關道為錦新等處兵備道兼山海關監督,東邊道為興夙等處兵備道。
6月
※免去慶親王奕劻管理陸軍部事務之權。吕海寰被罷,以徐世昌充督辦津鋪鐵路大臣,沈雲沛為副職。
8月
※考察憲政大臣李家駿進日本司法制度考等書。
1910 年
1月
※同盟會發動廣州新軍起義,失敗。
2月
※下昭讓新噶勒丹池巴羅布藏丹巴代理前藏的事務。葛寶華死後,調榮慶為禮部尚書,以唐景崇為學部尚書。
3月
※王士珍因病被罷免,命雷震春署江北提督。革命黨人汪兆铭(汪精衛)、黄複生、羅世勳密謀以炸藥刺殺攝政王,被發覺後逮捕下獄。
7月
※貝勒載濤上奏考察各國軍政的结果。以毓朗、徐世昌為軍機大臣。
9月
※資政院舉行開院典禮,監國攝政王載灃親自前去並且頒布訓詞。
10月
※下紹改於宣统五年開國會,並且命溥倫、載澤充纂憲法大臣。
11月14日
※慶親王奕劻上奏請求免去軍機大臣及總理外務部的職務,皇帝下紹挽留。資政院請求下達剪髮易服的上諭。
1911 年
10月10日
※爆發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消息傳來,朝庭一片恐慌。溥儀下《罪己紹》。
11月2日
※袁世凱令兵攻下漢口,及按兵不動,而後帶兵隊抵京。
11月16日
※组成責任内閣,迫使載灃辭去監國攝政王職務,袁世凱總攬政府大權,接著便下令北洋軍猛攻漢陽,炮擊武昌。
1912 年
2月12日
※隆裕皇太后臨朝稱制,以太后名義頒佈《退位詔書》,溥儀退位。
9月10日
※隆裕太后為六歲的溥儀請了師傅,開始讀書。
1913 年
1月1日
※袁世凱派人给溥儀拜年,對小朝廷仍然效忠。
2月22日
※隆裕太后去世,袁世凱通電吊唁,全國下半旗致哀,謚號孝定景皇后。
1914 年
11月
※民國参政院提出“维持國體建議案”,要求政府對遜清小朝廷予以管制。袁世凱不得不派人向溥儀提出七條“善后辦法”
1917 年
6月14日
※前清遺臣張勳以調解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與黎元洪代表的總统府之間的矛盾為名,率定武軍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趕下台。
7月1日
※北洋軍隊將領張勳協同康有為等保皇人士發動政變,宣佈清朝復闢。張勳復闢的舉動遭到共和勢力的反對與襲擊。張勳在各界壓力之下,僅12天便宣告失敗,溥儀也再次遜位。
1922 年
是年
※婉容跟溥儀結婚,為皇后。
同年
※文繡與溥儀結婚,冊封為淑妃
1924 年
11月5日
※馮玉祥的軍隊包圍紫禁城。鹿鍾麟奉代理大總統黃郛之命,帶著《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與李石曾、張璧率眾進入紫禁城,威脅以景山排炮轟擊紫禁城,強逼溥儀簽字,取消皇帝尊號並且限二天內趕走溥儀
1925 年
2月24日
※在鄭孝胥和日本人的策劃下,經東交民巷日本使館,溥儀化裝成商人,由前門車站乘火車匆匆逃往天津,先後居住於天津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
1931 年
是年
※文繡與溥儀離婚
9月18日
※熙洽密信清朝遜帝溥儀,請溥儀到祖宗發祥地,復闢大清
11月8日
※土肥原賢二製造了「天津事件」,將溥儀從其在天津日租界的住所秘密帶出,後經大沽口、營口、旅順,接至撫順
1932 年
2月16日
※關東軍召集張景惠、熙洽、馬占山、臧式毅,及謝介石、於衝漢、趙欣伯、袁金鎧等人在瀋陽大和旅館召開「東北政務會議」,會議由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主持。會議決定迎接溥儀為滿洲國執政
2月18日
※發佈《獨立宣言》:「從即日起宣佈滿蒙地區同中國中央政府脫離關係,根據滿蒙居民的自由選擇與呼籲,滿蒙地區從此實行完全獨立,成立完全獨立自主之政府。
2月23日
※板垣在撫順與溥儀會面,告知溥儀出任滿洲國執政。原本以為能夠重登帝位的溥儀儘管對於「執政」的安排甚為失望,但只能接受。
3月1日
※成立滿洲國
3月9日
※溥儀在長春吉長道尹公署舊址大堂舉行就任儀式,宣布就任執政
1934 年
3月1日
※溥儀正式登基稱帝,年號康德,又被稱為康德皇帝,為有名無實之傀儡皇帝
1935 年
4月6日
※訪問日本
1937 年
是年
※譚玉齡經貝勒毓朗之女介紹下與溥儀結婚,封為「祥貴人」。
1940 年
是年
※溥儀秘密聯繫上一個薩爾瓦多代表團,希望能把他一家人接去薩爾瓦多,以擺脫日本控制。薩爾瓦多外交官回國後,將溥儀的意願報告給總統
1941 年
10月
※逃出計畫失敗,關東軍派人到皇宮興師問罪,毫無自衛能力的溥儀只得屈服,繼續充當日本人的橡皮圖章
1943 年
是年
※李玉琴被日本官員挑選入宮,封為福貴人
1945 年
8月9日
※蘇聯開始進行八月風暴行動。蘇聯軍隊迅速打垮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
8月11日
※夜,溥儀一行在日本高官監護下在新京東站登上火車出逃。
8月13日
※到達通化臨江縣大栗子溝,停留數日觀看局勢是否要過鴨綠江逃入日本吞併的朝鮮境內
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投降
8月17日
※溥儀在大栗子溝宣讀滿洲國皇帝退位詔書,宣告滿洲國正式解體,溥儀一行乘火車轉到通化市,換乘飛機飛往瀋陽準備出逃日本本土
8月19日
※溥儀和弟弟溥傑在瀋陽東塔機場候機,準備前往日本時,為蘇聯紅軍空降逮捕,留在通遼
8月21日
※儀被一架雙引擎杜格拉斯載到蘇聯赤塔一號軍用機場,被囚於莫洛可夫卡三十號特別監獄
11月
※被拘押在伯力四十五號特別監獄,直至1946年春
1950 年
8月1日
※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此時,他的編號是981。
1957 年
5月
※李玉琴正式與溥儀離婚
1959 年
12月4日
※溥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國家主席劉少奇的特赦令予以釋放。從此,溥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1960 年
3月
※儀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擔任園丁及賣門票的工作。
1962 年
是年
※李淑賢在周恩來的安排下與溥儀結婚。
1964 年
是年
※調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資料專員,並擔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6 年
是年
※文化大革命時期,因周恩來將溥儀列為保護對象之一,當時並未遭到文革衝擊。
1967 年
10月17日
※溥儀因腎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