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
※生於廣東三水縣。
是年
※北京發生拳匪之亂,八國聯軍入京,該事情皆在年少的汪精衛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是年
※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得知他的文名,延請他回家為孩子做家庭教師,那是他第一份工作。
是年
※參加科舉考試,以廣州府第一名考取秀才。
是年
※與家鄉較親近的青年朋友組織了「群智社」,共同研究實學。
同年
※汪精衛考取官費留學日本,很快獲得出色的辯論家美譽。
是年
※孫中山來到東京,汪精衛與朱執信等人與孫見面,加入同盟會。
11月10日
※第一次以「精衛」為署名發表〈民族的國民(其一)(其二)〉宣揚自由平等與民族意識,是《民報》第一期的第一篇文章。
是年
※汪精衛隨孫中山到南洋各地宣揚革命,凝聚了許多華僑的支持,成立了一百多個黨部。
1907-1910
※除了同盟會黨內糾紛之外,幾次革命起義相繼失敗;結果幾位領導人物被捕處決,造成黨人精神渙散,失去向心力。
4月16日
※因事跡暴露被捕入獄。
10月10日
※武昌起義,滿清與武漢革命黨人談和,條件之一是立刻釋放汪精衛。
11月6日
※出獄不久,汪精衛在天津寓所創辦《民意報》出版發刊辭。
是年
※民國成立之後,曾經不顧生死獻身革命的汪精衛成了知識份子心中的理想總統人選,汪拒。
同年
※獲孫同意後,與新婚妻子陳璧君赴法留學。
同年
※汪精衛與蔡元培、李石曾、吳稚暉、張繼等同盟會友人在上海發起進德會,目的在改變社會腐敗的風氣。
同年
※也與吳稚暉、李石曾、張靜江、張繼、褚民誼等發起留法儉學會,並在北京設立預備學校。
12月
※袁世凱稱帝後,回國參加「護法運動」。
是年
※在法國的汪精衛、蔡元培、李石曾、吳稚暉等人成立華法教育會。
是年
※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軍政府,汪精衛奉召回國。
是年
※歐戰終止,中國南北雙方同意派代表出席巴黎和會,舉汪精衛為代表團團員。
是年
※孫文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出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
是年
※汪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並任宣傳部部長。
同年
※國民黨改組時,所有的政綱及宣言,皆出自汪精衛之手。
是年
※孫中山因肝病臥病不起時,由汪精衛起草遺囑兩份。
7月1日
※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
11月23日
※中國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等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兆銘左傾。
3月20日
※蔣介石接到左右報告,共產黨在海軍中山艦上有不利於他的舉動,於是下令戒嚴與扣留中山艦。
7月25日
※〈夾攻中之奮鬥〉一文中指出他堅持反對腐化,反對軍人割據。
12月
※廣州發生大規模暴動,為對此負政治責任,汪精衛引退政壇,與陳璧君赴法。
4月7日
※〈覆駐法總支部函〉及同年4-5月所寫〈一個根本觀念〉兩篇文章大意在說明武漢分共與自己去國的原因。
3月12日
※〈本黨總理孫中山逝世四周年紀念日感言〉認為現時總理改組的目的和精神已被毀滅。
9月20日
※〈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監委員會最近時局宣言〉列舉蔣介石十大罪狀,並提出五項反蔣目標。
10月24日
※發出通電,一時南北響應,紛起反蔣。
是年
※因黨統問題掀起中原大戰,汪精衛結合北方軍閥勢力聯合反蔣,召集擴大會議。
1月
※在天津發表下野聲明。
5月
※終於在廣州成立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為國民黨的領導機關。
5月28日
※廣州國民政府成立。
1月16日
※汪精衛扶病到杭州與蔣介石會商,以當時政府負責無人,協議由汪主政治,蔣掌軍事。
1月28日
※赴上海的日本海軍發動「一二八事變」。
1月29日
※中政會臨時會議通過由汪精衛就任行政院長。
2月15日
※在徐州發表演講。
4月10日
※在洛陽國難會議中汪精衛發表〈軍事外交方針〉演講。
5月
※中日簽訂上海停戰協定。
3月12日
※汪精衛在總理逝世九周年紀念會作國情報告。
7月24日
※在外交部紀念周發表演講〈破落戶與暴發戶〉。
10月10日
※發表〈充實與犧牲〉。
1月1日
※發表〈救亡圖存之方針〉。
1月23日
※日本外相廣田發表〈中日親善,經濟提攜〉演說。
2月20日
※汪精衛在中央政治會議的〈關於中日外交方針之報告〉作出回應。
3月2日
※蔣介石來電,對這演講表示贊成,一時外交界也表示歡迎。
6月
※汪精衛肝臟病發,到上海進入醫院療養。
11月1日
※在南京國民黨六中全會會場,汪精衛被主張抗日的激進份子孫鳳鳴所傷,身中三槍。醫生認為背部那顆子彈暫時無礙,同時也因部位較危險,不敢輕易觸動,故一直沒有取出。
10月19日
※仍在歐的汪精衛為1935年12月為與日本周旋交涉而在上海火車站遇刺斃命的外交部長唐有壬撰寫墓表。
12月
※西安事變發生。汪精衛立刻自歐返國,與蔣介石共赴國難。
1月18日
※發表〈論民主政治〉。
2月1日
※發表演說〈安內與攘外〉。
3月17日
※在綏遠發表〈關於最近時局之談話〉。
同年
※國難中正逢結婚二十五週年紀念,汪精衛寫給愛妻〈二十五年結婚紀念日賦示冰如〉。
7月7日
※蘆溝橋事變,中共全面抗戰開始。
7月28日
※北京淪陷。
7月30日
※天津淪陷。
8月4日
※汪精衛在〈大家要說老實話 大家要負責任〉提及中國這樣的弱國不能仰賴他國愛和平的志願。
11月12日
※日軍佔領上海。
11月17日
※國民政府遷至武漢。
11月21日
※正式遷至重慶。
12月13日
※日軍佔領南京,並進行「南京大屠殺」。
1月16日
※日本近衛內閣宣佈不以蔣介石之國民政府為交涉對象。
11月3日
※日本再聲明只要國民政府拋棄以前政策,變更人事組織,他方不會拒絕與中方交涉。
12月12日
※日相近衛文麿發表對華聲明。
12月28日
※發出給蔣介石的致中央常務委員會國防最高會議書。
12月29日
※林柏生在香港發表致中央常務委員會國防最高會議書,為著名「艷電」。
1月1日
※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臨時會議決議永遠開除汪精衛的黨籍,並撤除一切職務。
1月17日
※林柏生因在《南華日報》登載「艷電」,在香港遭狙擊。
1月30日
※汪精衛在香港《南華日報》發表〈答問〉。
2月4日
※汪精衛致書日本近衛文麿表達此意。
2月中
※蔣介石派中央委員谷正鼎來河內帶給汪精衛赴歐護照及錢,勸他出國放棄對日和談。
3月20日
※暗殺事件發生,兇手誤殺曾仲鳴。
3月21日
※下午,曾仲鳴去世。
3月27日
※悲痛的汪精衛發表〈舉一個例〉。
4月25日
※離開河內,汪精衛在〈舟夜〉此詩中記錄過程中的心情及行程。
5月28日
※向日本政府當局提出和平運動發展的具體辦法。
6月15日
※向日本政府提出〈對日本實行尊重中國主權原則之希望〉。
7月9日
※在上海發表〈我對於中日關係之根本觀念及前進目標〉。
7月22日
※發表〈兩種懷疑心理之解釋〉。
8月9日
※發表廣播〈怎樣實現和平〉。
8月15日
※在上海發表〈問答(一)〉。
8月21日
※發表〈問答(二)〉。
8月25日
※汪精衛甥沈崧在香港被刺身亡。
8月28日
※在上海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提出和平反共建國的口號。
9月1日
※發表〈致海內外諸同志東電〉。
9月5日
※發表〈歐戰與中國之前途〉。
9月17日
※〈致重慶諸同志篠電〉。
9月24日
※致日本近衛公爵函。
10月30日
※收到日方擬訂〈中日關係調整方案〉,發覺內容與近衛聲明宗旨有相當差異。
11月1日
※致信給影佐禎昭表示遺憾,但仍同意以此方案作為基礎,再行談判。自11月1日開始至12月底共召開七次協議會。
12月18日
※陳公博應召由香港抵達上海。
12月25日
※在中央軍官訓練團演講〈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之解釋〉。
12月29日
※發表〈艷電書後〉。
12月30日
※與日本簽訂〈中日新關係調整鋼要〉。
1月1日
※發表〈和平運動之前途〉廣播演講詞和〈共同前進〉一文。
1月15日
※致電蔣介石(銑電)謂和平基礎已具備,中國的獨立自由可保,抗戰必無最後勝利之望。
1月24日
※在青島召開青島會議,出席者有王克敏、梁鴻志等人,會議決定中央政府樹立大綱、政綱及政策,並決定政府為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2月1日
※日本首相米內在日議會發表講話,謂現由汪精衛為中心的中國新政府即將成立,日本當不惜予全面的支持與協助。
3月12日
※總理逝世紀念,發表〈『和平奮鬥救中國』的心理建設〉。
3月13日
※發表〈和平宣言〉。
3月20日
※召開中央政治會議,議決授權汪精衛決定中日新關係調整方針,通過成立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3月23日
※發表〈國民政府還都的重大使命〉廣播演講。
3月30日
※上午舉行還都典禮,發表國民政府還都宣言。
4月9日
※發表廣播〈和平反共〉。
4月13日
※發表〈和平反共建國運動之心階段〉。
4月17日
※視察武漢,發表廣播〈實現和平實施憲政〉。
4月26日
※發表〈罪己的精神〉。
7月7日
※發表〈對於事變三週年之感想及期望〉。
8月13日
※發表〈因紀念「八一三」而展望全面和平〉。
8月25日
※汪精衛向美國記者闡明國府之施政綱要與中、日、美三國友好關係確立之重要性。
8月27日
※發表〈紀念孔子的意義〉一文。
8月31日
※〈調整中日國交會議閉幕後重要談話〉中稱:中日新關係奠定基石,同時作為樣本,使一般懷疑和平運動的人有一個明顯的證據,可以懷疑。
11月12日
※發表〈民族主義與大亞洲主義〉。
1月1日
※發表〈所望於民國三十年者〉。
7月1日
※德國及義大利大使相繼表示兩國政府承認國民政府。
8月4日
※出席東亞新聞記者大會,致訓詞。
8月6日
※發表廣播演講〈怎樣拓展和平〉。
12月7日
※日本偷襲珍珠港。
12月8日
※美國對日本宣戰。
12月18日
※汪精衛在全國廣播〈東亞戰爭之意義與我們的任務〉。
1月1日
※提出「新國民運動綱要」。
1月13日
※日本新任大使重光葵到南京呈遞國書,舉行多次會談,論及大東亞戰爭和對重慶工作等問題。
1月17日
※特派陳璧君、林柏生、陳君慧、陳耀祖等前往香港撫慰滯留在港的國民黨軍政及各界人員。
1月18日
※〈政工會議開幕訓詞〉中一再強調「救中國,即所以救東亞,救東亞,即所以救中國…東亞若亡,中國不能獨存」的信念。
1月25日
※重光大使來談交還天津租界及廣州沙面英租界行政事項。
3月17日
※派褚民誼、陳春圃分赴天津、廣州接受日軍移交之英租界。
9月23日至9月26日
※在南京〈致日本政府備忘錄〉。
1月9日
※與日本簽訂了「租界返還和廢除治外法權」,將英法租界和日租界返還中國。
2月2日
※汪精衛發出主席令,撤除國旗上「和平、反共、建國」字樣的黃色三角巾,恢復原來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模樣。
3月23日
※汪精衛赴中山紀念堂演講,在年前為紀念曾仲鳴及沈崧設立的鳴崧紀念學校植樹,並作詩一首。
5月
※日方將平、津、滬、漢口、廣州等地租界交還。
7月
※收回上海法租界。
8月
※收回上海英租界。
秋
※健康衰退時寫最後一首〈朝中措重九等北極閣〉表達其一片蒼茫及胸中萬般悲愴。
10月30日
※和日本重新簽訂了「華日同盟條約」,改善了1941年的「華日基本條約」中的主權喪失部分。
12月19日
※在台城日軍第一病院動手術終於將子彈取出。
1月1日
※發表完元旦談話後,汪精衛高燒不退,傷口疼痛,雙腳無力無法下床。
3月3日
※赴日,住進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
3月4日
※動手術及治療。
11月10日
※下午四時,與世長辭,結束延宕起伏的一生。
8月15日
※日皇無條件投降。
8月16日
※南京政府解散。
9月
※陳璧君等16人在廣州被收押。
是年
※汪精衛身邊其餘最親近的陳公博、褚民誼、林柏生等一一被處死刑。
1月
※汪精衛的墓在一夜之間被國民黨炸成灰燼,屍骨無存。
2月
※汪精衛逝世將近二十年,香港發現題為〈最後之心情〉的汪氏的國事遺書,引起國人以至日本各方面的注視,也惹起了真偽的論爭,聚訟紛紜,始終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