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人物年表 -> 梅蘭芳
人物年表
梅蘭芳年表 (1894-1961)
1894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894 年
10月22日
※梅蘭芳出生於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的梅姓梨園世家。
1897 年
是年
※梅蘭芳父親梅竹芬病故,終年 二十六歲。
1900 年
是年
※因家道中落,梅家遷至百順胡同,與楊小樓為鄰。幼年梅蘭芳在胡同附近的私塾就讀。
1901 年
是年
※師從朱小霞學戲。
1902 年
是年
※師從吳菱仙學青衣戲。
1904 年
8月17日
※梅蘭芳首次在北京「廣和樓」戲院登臺演「織女」。
1907 年
是年
※梅家移居蘆草園。梅蘭芳正式搭班「喜連成」。
1908 年
是年
※梅蘭芳母親楊長玉病逝。梅家遷居鞭子巷頭條。
1910 年
是年
※梅蘭芳與名武生王毓樓的妹妹王明華結婚,並利用業餘時間養鴿子,鍛煉眼力。
1911 年
是年
※第一次在北京「文明茶園」演出新腔《玉堂春》大獲成功。
1913 年
是年
※梅蘭芳首赴上海演出。
11月16日
※首次唱大軸戲。梅蘭芳長女五十出生。
1914 年
是年
※初排時裝新戲《孽海波瀾》,並對化妝、頭飾進行部分改革。
1915 年
是年
※1915年4月至1916年九月集中創排了新戲《牢獄鴛鴦》、《宦海潮》、《鄧霞姑》、《一縷麻》、《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千金一笑》,在《嫦娥奔月》裡首次使用「追光」。梅蘭芳開始學畫。長子大永早夭。
1916 年
是年
※參加「桐馨社」。與楊小樓首次合作《春秋配》。長女五十早夭。
1917 年
是年
※創排《木蘭從軍》、《天女散花》。
1918 年
是年
※創排《麻姑獻壽》、《紅線盜盒》、《童女斬蛇》。
1919 年
是年
※首次赴日本演出。程硯秋拜在梅蘭芳門下執弟子禮。首次赴南通演出,並結識歐陽予倩以及實業家張謇。
1920 年
是年
※創排《上元夫人》。首次拍攝無聲電影《春香鬧學》(崑曲)和《天女散花》(京劇)。與齊白石相識,並向他學畫。
1921 年
是年
※與楊小樓合組「崇林社」。創排《霸王別姬》。與福芝芳結婚。
1922 年
正月
※在北京第一舞臺首演《霸王別姬》。
10月
※率「承華社」赴港演出。
1924 年
5月
※與印度作家泰戈爾相聚。第二次赴日本演出,並拍攝無聲電影《虹霓關》、《廉錦楓》片段。祖母病故。
1925 年
是年
※創排頭、二本《太真外傳》。
11月
※與美國舞蹈家肖恩夫婦在北京同台獻藝。
1926 年
1月
※長子葆琛出生。在北京無量大人胡同的寓所接待了大量外國賓客,包括瑞典王儲夫婦。創排三、四本《太真外傳》。
1927 年
是年
※創排新戲《俊襲人》。
6月
※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五大名伶新劇奪魁投票活動」,《太真外傳》得票最多。
1928 年
1月
※次子葆珍(又名紹武)出生。首演全本《鳳還巢》。編演全本《宇宙鋒》、《春燈謎》。第二次赴香港演出。
1930 年
是年
※赴美國演出,歷時七十二天,榮獲「文學博士」榮譽頭銜。女兒葆玥出生。
1931 年
是年
※與余叔岩、齊如山、張伯駒等人創辦「國劇學會」。第三次赴香港演出。上海的《戲劇月刊》舉辦「現代四大名旦之比較」的活動,榮登首席。
1932 年
是年
※從北京遷居上海。先後排演《抗金兵》、《生死恨》。
1934 年
3月
※小兒子葆玖出生。
1935 年
是年
※首次赴蘇聯演出,先後結識高爾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荷德、愛森斯坦、布萊希特等文藝界知名人士。赴歐洲進行戲劇考察。
1936 年
是年
※梅蘭芳收李世芳為徒。
1938 年
年初
※梅蘭芳率團赴香港演出後,獨自留在香港,閒居干德道八號寓所,從此暫別舞臺。
1941 年
是年
※香港淪陷,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演出,並蓄須明志。
1942 年
是年
※由香港返回上海,閉門謝客,專心習畫。後因暫別舞臺造成生活困難,曾一度靠典賣度日。
1945 年
是年
※梅蘭芳為抗戰勝利剃去鬍鬚,重返舞臺。復出後的第一齣戲是與俞振飛合作的崑曲《斷橋》。
1946 年
是年
※梅蘭芳弟子李世芳(京劇四小名旦之一)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
1948 年
是年
※由費穆導演,梅蘭芳主演彩色影片《生死恨》。
1949 年
是年
※梅蘭芳赴京參加全國第一次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出席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並當選為政協委員。
10月1日
※十月一日參加開國大典。
1950 年
是年
※梅蘭芳赴天津演出,發表了著名的﹁移步不換形﹂的京劇改革理論。
1951 年
是年
※梅蘭芳被任命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全家從上海遷回北京,住護國寺街一號(現「梅蘭芳紀念館」)。
1952 年
是年
※率團赴朝鮮戰場,慰問志願軍。赴維也納參加世界和平大會。
1953 年
10月
※梅蘭芳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1954 年
9月
※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並出席第一屆全國人大會議。中國劇協出版,《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
1955 年
1月
※被任命為中國京劇院院長。
4月
※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聯合為梅蘭芳、周信芳舉辦了舞臺生活五十年紀念活動。由吳祖光導演的戲曲片《梅蘭芳舞臺藝術》拍攝完成。
1956 年
3月
※返故鄉江蘇泰州祭掃祖墓。
5月
※第三次赴日本演出。
9月
※被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到中南海懷仁堂演出,被毛澤東接見。
1957 年
6月
※被國際舞蹈協會主席海爾格授予榮譽獎章,周恩來參加了授獎儀式。
11月
※參加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赴蘇聯紀念十月革命四十週年。
1958 年
是年
※全國各地巡迴演出,並赴前線慰問子弟兵。
1959 年
3月
※加入中國共產黨。創排《穆桂英掛帥》。被周恩來邀請赴中南海做客並座談。
1960 年
1月
※彩色影片《遊園驚夢》拍攝完成。
2月
※第四次赴蘇,慶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十周年。
4月
※被北京市人民委員會任命為「梅劇團」團長。
10月
※全國第三次文代會期間,又一次被毛澤東接見。先後當選為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1961 年
5月31日
※在中國科學院為科學家們演出《穆桂英掛帥》,這是梅蘭芳的最後一場演出。
7月9日
※被任命為中國戲曲學院院長。
7月底
※因心絞痛入住北京阜外醫院。
8月4日
※周恩來親自去醫院探望。
8月8日
※淩晨,梅蘭芳病逝,被安葬在北京西郊萬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