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人物年表 -> 譚人鳳
人物年表
譚人鳳年表 (1860-1920)
1860
1860
1861
1862
186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60 年
9月20日
※出生
1876 年
是年
※中秀才
1890 年
是年
※教書為業,同時在鄉中開設山堂「臥龍山」。
1895 年
是年
※他仿照“泰西教法”,創辦福田小學堂,接觸新學,眼界漸開, 對時局日益關心。
1900 年
是年
※義和團運動前後,他與會黨秘密聯絡,進行反清活動。
1904 年
是年
※得知黃興、宋教仁聯絡哥老會首領馬福益在長沙發難,便在會黨中加緊活動,先後奔走湘西和廣西,伺機響應。後聞寶慶會黨起事,由桂返湘相助。寶慶事敗,為避免官府追捕
1906 年
※離開縣境,赴長沙,任新化駐省中學監督。
※被迫流亡日本東京,後在黃興介紹下加入中國同盟會
12月
※萍、瀏、醴起義爆發,他與周震麟、洪春岩、寧調元、胡璞等受同盟會委派,回國密謀響應。事敗
1907 年
是年
※復返東京,入法政學校學習
11月
※同盟會發起鎮南關(今友誼關)起義,他得知起義軍佔領鎮南關,回國將兒子一鴻的官費折抵百金,前往參戰。
1910 年
是年
※與宋教仁等醞釀並於次年成產同盟會中部總部,設機關於上海,他負責黨務兼軍事聯絡工作。奔走於長沙、武昌、九江間,準備在長江流域發動起義,為中部總部黃興的聯絡人。
1911 年
是年
※武昌起義爆發後,譚前往武昌協助軍政府工作
7月
※與宋教仁等人發起成立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被推舉為總務幹事、總務會議議長。
12月
※北洋軍兵臨武昌城下,軍政府領導人黎元洪和黃興先後逃離武昌,
12月6日
※被推舉為戰時總司令,率軍堅守武昌。黃興讚譽他「能爭漢上為先著,此復神州第一功。」
1913 年
7月
※孫中山等發動以討伐袁世凱為目標的“二次革命”, 堅決主張聯絡各省“同興問罪之師,以至仁伐至不仁”。
9月
※袁世凱下令通緝孫中山、黃興、譚人鳳等9人,將譚列為“湘省之亂”的“首魁”。他再次被逃亡日本,隱居在九州福岡縣,更名為林泉逸。
1915 年
是年
※回國參與護國戰爭
1917 年
是年
※追隨孫中山在發起的護法戰爭。
2月9日
※譚人鳳和章炳麟致電北京政府,反對段祺瑞對德絕交和加入協約國,主張嚴守中立。
4月
※黃興國葬於長沙岳麓山,譚人鳳專程返湘,參加國葬儀式。
1920 年
4月24日
※病逝於上海,歸葬家鄉譚家山。
1935 年
7月15日
※南京國民政府下令追贈譚人鳳陸軍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