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人物年表 -> 韓復榘
人物年表
韓復榘年表 (1890-1938)
1921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891 年
2月13日
※出生於直隸霸州東台山村。
2月13日
※出生於直隸霸州東台山村。
1898 年
是年
※隨父在村中“代用學堂”(初等小學堂)束髮開蒙。
是年
※隨父在村中“代用學堂”(初等小學堂)束髮開蒙。
1908 年
※在縣衙戶房謀到一份差事,職司“貼寫”。
11月
※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在“斷國孝”期間,娶妻高藝珍女士。
※在縣衙戶房謀到一份差事,職司“貼寫”。
11月
※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在“斷國孝”期間,娶妻高藝珍女士。
1909 年
歲末
※離家出走“闖關東”。
是年
※離家出走“闖關東”。
1910 年
5月
※患“傷寒病”困在遼陽一家小客店裡,經店主夫婦救助得以生還。拜店主夫婦為義父義母。
6月
※赴新民府應募,在北洋新軍第二十鎮四十協八十標第三營補副兵,該營管帶即馮玉祥。
9月
※入“隨營學堂”學習軍事。
5月
※患“傷寒病”困在遼陽一家小客店裡,經店主夫婦救助得以生還。拜店主夫婦為義父義母。
6月
※赴新民府應募,在北洋新軍第二十鎮四十協八十標第三營補副兵,該營管帶即馮玉祥。
9月
※入“隨營學堂”學習軍事。
1911 年
1月
※加入以馮玉祥等為首的軍中革命組織“武學研究會”,以研究軍事為名,秘密團結同志,鼓吹革命。
6月
※升正兵。
7月
※升副目。
8月
※越級升任營部司書,常侍馮玉祥左右。
10月初
※清廷擬於16日舉行“永平秋操”,第二十鎮奉調入關。
10月10日
※爆發武昌新軍起義,第二十鎮抵達灤州。武學研究會同仁秘密策劃武裝暴動。負編寫、刻印、分發宣傳品之責。
是年
※武學研究會同仁為表示“扶漢排滿”決心,毅然剪去髮辮。馮玉祥日記:“列兵之中毅然剪去髮辮者,韓氏為列兵中之第一人。”
1月
※加入以馮玉祥等為首的軍中革命組織“武學研究會”,以研究軍事為名,秘密團結同志,鼓吹革命。
6月
※升正兵。
7月
※升副目。
8月
※越級升任營部司書,常侍馮玉祥左右。
10月初
※清廷擬於16日舉行“永平秋操”,第二十鎮奉調入關。
10月10日
※爆發武昌新軍起義,第二十鎮抵達灤州。武學研究會同仁秘密策劃武裝暴動。負編寫、刻印、分發宣傳品之責。
同年
※武學研究會同仁為表示“扶漢排滿”決心,毅然剪去髮辮。馮玉祥日記:“列兵之中毅然剪去髮辮者,韓氏為列兵中之第一人。”
1912 年
1月3日
※為響應武昌起義,清新軍第二十鎮四十協部分官兵在王金銘、施從雲、馮玉祥領導下,於灤州舉義旗,興義師,宣布“中華民國北洋軍政府”正式成立,當日即進軍北京。馮玉祥就任中華民國北洋軍政府北軍參謀總長,韓復榘就任左路軍司令。清廷急派重兵彈壓,義軍寡不敵眾,功敗垂成,王、施壯烈犧牲,馮與韓被捕,原擬斬首,後因事件很快平息,清廷不願再將事態擴大,乃改判“撤職除名、遞解回籍”。
1月6日晨
※馮玉祥與韓復榘被拘禁4天后,分別被遞解回籍。
2月12日
※清帝傅儀宣布退位。
3月
※馮玉祥被陸建章委以左路備補軍第二營營長,駐紮京西郊三家店。
6月初
※離家投奔馮營,再赴戎行,任營部司書。
1月3日
※為響應武昌起義,清新軍第二十鎮四十協部分官兵在王金銘、施從雲、馮玉祥領導下,於灤州舉義旗,興義師,宣布“中華民國北洋軍政府”正式成立,當日即進軍北京。馮玉祥就任中華民國北洋軍政府北軍參謀總長,韓復榘就任左路軍司令。清廷急派重兵彈壓,義軍寡不敵眾,功敗垂成,王、施壯烈犧牲,馮與韓被捕,原擬斬首,後因事件很快平息,清廷不願再將事態擴大,乃改判“撤職除名、遞解回籍”。
1月6日
※晨,馮玉祥與韓復榘被拘禁4天后,分別被遞解回籍。
2月12日
※清帝傅儀宣布退位。
3月
※馮玉祥被陸建章委以左路備補軍第二營營長,駐紮京西郊三家店。
6月初
※離家投奔馮營,再赴戎行,任營部司書。
1913 年
9月
※左路備補軍改編為“京衛軍”,馮玉祥營擴編為左翼第二團,任團長。韓復榘調任二團二營六連排長。
9月
※左路備補軍改編為“京衛軍”,馮玉祥營擴編為左翼第二團,任團長。韓復榘調任二團二營六連排長。
1914 年
3月
※京衛軍擴編為兩旅,馮玉祥任左翼第一旅旅長兼左翼第一團團長。
4月初
※馮旅入陝,追剿白朗軍。
4月中旬
※京衛軍改編為中央陸軍第七師,馮任第十四旅旅長。韓復榘調任十四旅二十七團二營七連排長。
※馮旅建“模範連”,李鳴鐘任連長,韓復榘任三排排長。
9月18日
※第十四旅擴編為第十六混成旅,旋翻越秦嶺,開赴漢中。
11月
※在漢中補授陸軍步兵少尉銜。
3月
※京衛軍擴編為兩旅,馮玉祥任左翼第一旅旅長兼左翼第一團團長。
4月初
※馮旅入陝,追剿白朗軍。
4月中旬
※京衛軍改編為中央陸軍第七師,馮任第十四旅旅長。韓復榘調任十四旅二十七團二營七連排長。
※馮旅建“模範連”,李鳴鐘任連長,韓復榘任三排排長。
9月18日
※第十四旅擴編為第十六混成旅,旋翻越秦嶺,開赴漢中。
11月
※在漢中補授陸軍步兵少尉銜。
1915 年
6月
※第十六混成旅随陈宧入川。
12月12日
※袁世凱宣布實行帝制。
12月25日
※雲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討袁。
6月
※第十六混成旅隨陳宧入川。
12月12日
※袁世凱宣布實行帝制。
12月25日
※雲南宣布獨立,組織護國軍討袁。
1916 年
1月2日
※第十六混成旅奉調南下進攻敘府(今宜賓),旋與護國軍達成諒解。
2月
※補授陸軍步兵中尉銜。
3月
※升任補充團三營十一連連長。
5月中旬
※第十六混成旅番號一度改為“護國軍第五師”,進至距成都50里之龍泉驛,對陳宧實行兵諫。
5月22日
※陳宣布四川獨立。
6月末
※第十六混成旅返回漢中,旋經安康、襄樊、漢口,到達直隸廊坊。
8月
※調任第十六混成旅一團二營七連連長。
1月2日
※第十六混成旅奉調南下進攻敘府(今宜賓),旋與護國軍達成諒解。
2月
※補授陸軍步兵中尉銜。
3月
※升任補充團三營十一連連長。
5月中旬
※第十六混成旅番號一度改為“護國軍第五師”,進至距成都50里之龍泉驛,對陳宧實行兵諫。
5月22日
※陳宣布四川獨立。
6月末
※第十六混成旅返回漢中,旋經安康、襄樊、漢口,到達直隸廊坊。
8月
※調任第十六混成旅一團二營七連連長。
1917 年
4月
※韓復榘與孫良誠、孫連仲、劉汝明、過之綱、韓占元、聞承烈、李長清、石友三、佟麟閣、葛金章、韓多峰共12名連級軍官結拜為把兄弟。
6月
※張勛進京並策動復辟。
7月9日
※第十六混成旅加入“討逆軍”序列,進攻北京“辮軍”。
7月12日拂曉
※谷良友與韓分別率二營第六、七兩連士兵,首先攀雲梯登上城樓,打開城門,大隊人馬自右安門魚貫而入。
7月12日下午
※全城肅清,戰事一結束,韓復榘補授陸軍步兵上尉銜。
10月
※調任砲兵團第一營營副。
11月
※調任步一團二營營副。
11月中旬
※第十六混成旅奉命南下對南軍作戰,軍次江蘇浦口。
4月
※韓復榘與孫良誠、孫連仲、劉汝明、過之綱、韓占元、聞承烈、李長清、石友三、佟麟閣、葛金章、韓多峰共12名連級軍官結拜為把兄弟。
6月
※張勛進京並策動復辟。
7月9日
※第十六混成旅加入“討逆軍”序列,進攻北京“辮軍”。
7月12日
※拂曉,谷良友與韓分別率二營第六、七兩連士兵,首先攀雲梯登上城樓,打開城門,大隊人馬自右安門魚貫而入。下午,全城肅清,戰事一結束,韓復榘補授陸軍步兵上尉銜。
10月
※調任砲兵團第一營營副。
11月
※調任步一團二營營副。中旬,第十六混成旅奉命南下對南軍作戰,軍次江蘇浦口。
1918 年
6月14日
※第十六混成旅經湖北武穴,進據湖南常德。
12月
※升任砲兵團團副。
6月14日
※第十六混成旅經湖北武穴,進據湖南常德。
12月
※升任砲兵團團副。
1919 年
9月
※調任三團一營營長。
9月
※調任三團一營營長。
1920 年
7月6日
※第十六混成旅撤離常德北上,進駐距漢口不遠之諶家磯,直皖戰爭結束。
11月上旬
※第十六混成旅移駐豫南信陽。
7月6日
※第十六混成旅撤離常德北上,進駐距漢口不遠之諶家磯,直皖戰爭結束。
11月上旬
※第十六混成旅移駐豫南信陽。
1921 年
2月10日
※駐馬店之宏威軍一部與豫南巡緝營一部因賭博而火拼。韓復榘為維護地方治安,打出紅十字會旗,冒險為雙方調停。宏威軍首先向韓營開火,韓營斷然反擊,雙方發生戰鬥。
4月14日
※宏威軍李鵬舉部假“剿匪”為名,首先向駐確山之韓復榘營開火。韓營應戰;張之江率第二團自信陽馳援韓營。宏威軍被包圍繳械,繳獲一千多支嶄新的漢陽造步槍,李鵬舉被擊斃。
5月29日
※第十六混成旅奉命離豫赴陝,武力驅逐陝督陳樹藩。
8月5日
※第十六混成旅擴編為中央陸軍第十一師,馮玉祥任師長。
9月初
※馮就任陝西督軍;韓昇任騎兵團團長。
2月10日
※駐馬店之宏威軍一部與豫南巡緝營一部因賭博而火拼。韓復榘為維護地方治安,打出紅十字會旗,冒險為雙方調停。宏威軍首先向韓營開火,韓營斷然反擊,雙方發生戰鬥。
4月14日
※宏威軍李鵬舉部假“剿匪”為名,首先向駐確山之韓復榘營開火。韓營應戰;張之江率第二團自信陽馳援韓營。宏威軍被包圍繳械,繳獲一千多支嶄新的漢陽造步槍,李鵬舉被擊斃。
5月29日
※第十六混成旅奉命離豫赴陝,武力驅逐陝督陳樹藩。
8月5日
※第十六混成旅擴編為中央陸軍第十一師,馮玉祥任師長。
9月初
※馮就任陝西督軍;韓昇任騎兵團團長。
1922 年
4月中旬
※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第十一師入豫對豫督趙倜作戰,韓隨馮幕參贊戎機。
10月31日
※北京政府任命馮玉祥為陸軍檢閱使,所部移駐北京。韓復榘調任第十一師二十二旅四十三團團長。
4月中旬
※第一次直奉大戰爆發。第十一師入豫對豫督趙倜作戰,韓隨馮幕參贊戎機。
10月31日
※北京政府任命馮玉祥為陸軍檢閱使,所部移駐北京。韓復榘調任第十一師二十二旅四十三團團長。
1923 年
4月至6月
※為防水患,疏浚永定河,韓復榘率部挖河。
是年
※7月26日至次年11月24日,韓復榘與孫連仲、石友三、梁冠英等入“高級戰術教導團”第一期學習。
4至6月
※為防水患,疏浚永定河,韓復榘率部挖河。
1923/7/26至1924/11/24
※韓復榘與孫連仲、石友三、梁冠英等入“高級戰術教導團”第一期學習。
1924 年
9月15日
※第二次直奉大戰拉開序幕。
10月22日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韓所隸之第二十二旅首先經安定門入城,控制市內各主要交通路口。曹錕政權結束。
11月5日
※馮玉祥將清遜帝溥儀驅逐出宮,韓復榘參與行動。
11月中旬
※升任國民一軍第一師第一旅旅長,駐軍京東通州。
9月15日
※第二次直奉大戰拉開序幕。
10月22日
※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韓所隸之第二十二旅首先經安定門入城,控制市內各主要交通路口。曹錕政權結束。
11月5日
※馮玉祥將清遜帝溥儀驅逐出宮,韓復榘參與行動。中旬,升任國民一軍第一師第一旅旅長,駐軍京東通州。
1925 年
10月6日
※隨中國軍事代表團東渡日本。下榻東京帝國飯店。韓復榘為國民軍首席代表;郭松齡為奉軍首席代表。
是日
※郭氏夤夜密訪韓復榘,意欲與國民軍聯手反奉。
11月5日
※隨中國軍事代表團回國,立即赴包頭向馮玉祥報告。
12月初
※國民軍與李景林軍爆發天津戰役。
12月7日
※韓旅整裝待發之際,其父韓世澤病故於北京毛家灣寓所。
12月22日
※率敢死隊夜襲敵後,攻克李軍北倉陣地,馮玉祥電話任命韓復榘為第一師師長。
12月24日
※上午10時韓師功佔天津火車總站。
10月6日
※隨中國軍事代表團東渡日本。下榻東京帝國飯店。韓復榘為國民軍首席代表;郭松齡為奉軍首席代表。某日,郭氏夤夜密訪韓復榘,意欲與國民軍聯手反奉。
11月5日
※隨中國軍事代表團回國,立即赴包頭向馮玉祥報告。
12月初
※國民軍與李景林軍爆發天津戰役。
12月7日
※旅整裝待發之際,其父韓世澤病故於北京毛家灣寓所。
12月22日
※率敢死隊夜襲敵後,攻克李軍北倉陣地,馮玉祥電話任命韓復榘為第一師師長。
12月24日
※上午10時,韓師功佔天津火車總站。
1926 年
2月中旬
※直魯聯軍沿津浦線北上反攻。
2月下旬
※韓復榘任津浦線防務總司令,率部在陳官屯以南迎戰直魯聯軍,連戰皆捷。
3月13日
※指揮國民一軍直薄滄州。
3月19日
※國民軍總司令部下達總退卻令,韓復榘擔任津浦線掩護司令,掩護國民軍各部北撤。
3月22日
※為拱衛京畿,任京東南方面總指揮,負責防堵沿京津路進犯之直魯聯軍。
4月3日
※北京政府授予陸軍中將銜。
4月15日
※張之江下令國民軍撤出北京,韓復榘引軍退往南口,扼守昌平之關公嶺。
4月21日
※就任國民軍第八軍司令官兼第一師師長。
5月初
※晉閻出兵晉北,控制京綏鐵路,切斷國民軍補給線。改任第六軍司令官兼第一師師長,加入西路軍序列,任前敵總指揮,所部西開綏東。
5月18日
※國民軍西路軍對雁北晉軍發起全線總攻擊。指揮西路軍一路攻城掠地,將晉軍壓迫至雁門關下。
8月14日
※國民軍總司令部下達全線總退卻令,東路國民軍撤離南口陣地。率部撤往大同。
8月末
※投奔商震,被委以晉軍第十三師師長。
9月17日
※馮玉祥從蘇聯回國,在五原舉行誓師大會。
10月14日
※與馮玉祥在包頭會面,承諾將率部歸隊。
10月下旬
※就任國民聯軍“援陝軍”第六路司令官兼國民聯軍駐綏軍總司令。
11月上旬
※韓部三萬大軍離開綏遠,開赴包頭。
11月21日
※韓軍撤離包頭,途經五原、臨河、磴口、平羅,於1927年元旦前一周到達銀川。
2月中旬
※直魯聯軍沿津浦線北上反攻。
2月下旬
※韓復榘任津浦線防務總司令,率部在陳官屯以南迎戰直魯聯軍,連戰皆捷。
3月13日
※指揮國民一軍直薄滄州。
3月19日
※國民軍總司令部下達總退卻令,韓復榘擔任津浦線掩護司令,掩護國民軍各部北撤。
3月22日
※為拱衛京畿,任京東南方面總指揮,負責防堵沿京津路進犯之直魯聯軍。
4月3日
※北京政府授予陸軍中將銜。
4月15日
※張之江下令國民軍撤出北京,韓復榘引軍退往南口,扼守昌平之關公嶺。
4月21日
※就任國民軍第八軍司令官兼第一師師長。
5月初
※晉閻出兵晉北,控制京綏鐵路,切斷國民軍補給線。改任第六軍司令官兼第一師師長,加入西路軍序列,任前敵總指揮,所部西開綏東。
5月18日
※國民軍西路軍對雁北晉軍發起全線總攻擊。指揮西路軍一路攻城掠地,將晉軍壓迫至雁門關下。
8月14日
※國民軍總司令部下達全線總退卻令,東路國民軍撤離南口陣地。率部撤往大同。
8月末
※投奔商震,被委以晉軍第十三師師長。
9月17日
※馮玉祥從蘇聯回國,在五原舉行誓師大會。
10月14日
※與馮玉祥在包頭會面,承諾將率部歸隊。
10月下旬
※就任國民聯軍“援陝軍”第六路司令官兼國民聯軍駐綏軍總司令。
11月上旬
※韓部三萬大軍離開綏遠,開赴包頭。
11月21日
※韓軍撤離包頭,途經五原、臨河、磴口、平羅,於1927年元旦前一周到達銀川。
1927 年
1月初
※韓軍行抵甘肅平涼。
是年
※2月上旬至3月中旬在隴東平叛。
4月中旬
※接替方振武軍攻打同州。
4月20日
※國民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馮玉祥任總司令,宣佈出師北伐。
4月末
※韓軍移師潼關。
5月中旬
※韓軍陸續東出潼關。
5月27日
※接管洛陽。
6月12日
※第二集團軍所屬各部改“路”為“軍”,第六路改第六軍,奉命在豫西清鄉。
7月8日
※就任第二集團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下轄第六軍、第三十八軍。
9月5日
※參加討靳(雲鶚)之役,圍殲“李老末”部2萬人於禹州。
10月21日
※第一次蘭封大戰爆發。
10月30日拂曉
※韓、石(友三)兩軍向敵後抄襲,與正面孫良誠軍配合,大獲全勝,俘直魯軍3萬餘人,獲槍兩萬餘支,大砲40餘尊,鋼甲車4列,堪稱空前大捷。
戰後
※馮玉祥急調韓部增援豫北,與孫連仲軍並肩作戰,痛擊自彰德​​南下之敵,連戰皆捷。
11月16日
※第二次蘭封大戰爆發。韓軍與石友三軍共為中路,與友軍配合,大破敵軍,至11月末以完胜結束戰鬥。
11月30日
※馮玉祥因錯誤情報誤導,發動第一次攻徐(州)之役。
12月1日
※韓部孤軍深入,直薄徐州城下,旋被優勢之張宗昌、孫傳芳聯軍包圍,血戰4日突圍而出。
12月12日
※馮玉祥第二集團軍與蔣介石第一集團軍會攻徐州,第六軍與石友三軍擔任第二集團軍攻徐主力。
12月16日
※韓軍與第一集團軍顧祝同軍勝利會師徐州。
12月25日
※韓軍移駐豫南漯河,休整補充。
1月初
※韓軍行抵甘肅平涼。
2月上旬至3月中旬
※在隴東平叛。
4月中旬
※接替方振武軍攻打同州。
4月20日
※國民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馮玉祥任總司令,宣佈出師北伐。
4月底
※韓軍移師潼關。
5月中旬
※韓軍陸續東出潼關。
5月27日
※接管洛陽。
6月12日
※第二集團軍所屬各部改“路”為“軍”,第六路改第六軍,奉命在豫西清鄉。
7月8日
※就任第二集團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下轄第六軍、第三十八軍。
9月5日
※參加討靳(雲鶚)之役,圍殲“李老末”部2萬人於禹州。
10月21日
※第一次蘭封大戰爆發。
10月30日
※拂曉,韓、石(友三)兩軍向敵後抄襲,與正面孫良誠軍配合,大獲全勝,俘直魯軍3萬餘人,獲槍兩萬餘支,大砲40餘尊,鋼甲車4列,堪稱空前大捷。
戰後,馮玉祥急調韓部增援豫北,與孫連仲軍並肩作戰,痛擊自彰德​​南下之敵,連戰皆捷。
11月16日
※第二次蘭封大戰爆發。韓軍與石友三軍共為中路,與友軍配合,大破敵軍,至11月末以完胜結束戰鬥。
11月30日
※馮玉祥因錯誤情報誤導,發動第一次攻徐(州)之役。
12月1日
※韓部孤軍深入,直薄徐州城下,旋被優勢之張宗昌、孫傳芳聯軍包圍,血戰4日突圍而出。
12月12日
※馮玉祥第二集團軍與蔣介石第一集團軍會攻徐州,第六軍與石友三軍擔任第二集團軍攻徐主力。
12月16日
※韓軍與第一集團軍顧祝同軍勝利會師徐州。
12月25日
※韓軍移駐豫南漯河,休整補充。
1928 年
4月5日
※第二集團軍北路軍與奉軍主力決戰彰德(今河南安陽)
4月16日
※第三方面軍奉命北上彰德參戰,任北路軍前敵總指揮。
4月17日
※韓軍一天之內連下30餘村、堡,重挫奉軍,韓軍亦傷亡官兵數千人,其中包括三位師長及兩位旅長。
5月1日
※第二集團軍北路軍在彰德擊潰奉軍,乘勝追擊。
5月12日
※韓軍進抵石家莊,與閻錫山第三集團軍會師。
6月6日下午4時
※韓軍李漢章旅進抵北京南苑,為北伐軍第一支到達北京的部隊,“飛將軍”之名不脛而走。
6月8日
※奉命將準備撤離北京之奉軍鮑毓麟旅繳械,引發“鮑旅事件”。
6月13日
※奉命率部撤出北京南苑軍營,移駐河北省望都縣。
6月26日
※任河北省政府委員(主席商震)。
8月初
※奉命率部參加東征,進至軍糧城(在今天津市東麗區),停兵待命。
8月24日
※命班師返豫,與鹿鍾麟軍在豫南合擊岳維俊軍與樊鍾秀軍,大敗之。
8月28日
※因全國軍隊編遣,韓軍縮編為暫編第一師,任師長,所部駐紮陝州。
10月2日
※暫編第一師改為全國統一番號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師,仍任師長,所部移駐潼關。
12月12日
※國民政府任命為河南省政府主席。
12月21日
※在開封正式就職。
4月5日
※第二集團軍北路軍與奉軍主力決戰彰德(今河南安陽)。
4月16日
※第三方面軍奉命北上彰德參戰,任北路軍前敵總指揮。
4月17日
※韓軍一天之內連下30餘村、堡,重挫奉軍,韓軍亦傷亡官兵數千人,其中包括三位師長及兩位旅長。
5月1日
※第二集團軍北路軍在彰德擊潰奉軍,乘勝追擊。
5月12日
※韓軍進抵石家莊,與閻錫山第三集團軍會師。
6月6日
※下午4時,韓軍李漢章旅進抵北京南苑,為北伐軍第一支到達北京的部隊,“飛將軍”之名不脛而走。
6月8日
※奉命將準備撤離北京之奉軍鮑毓麟旅繳械,引發“鮑旅事件”。
6月13日
※奉命率部撤出北京南苑軍營,移駐河北省望都縣。
6月26日
※任河北省政府委員(主席商震)。
8月初
※奉命率部參加東征,進至軍糧城(在今天津市東麗區),停兵待命。
8月24日
※奉命班師返豫,與鹿鍾麟軍在豫南合擊岳維俊軍與樊鍾秀軍,大敗之。
8月28日
※因全國軍隊編遣,韓軍縮編為暫編第一師,任師長,所部駐紮陝州。
10月2日
※暫編第一師改為全國統一番號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師,仍任師長,所部移駐潼關。
12月12日
※國民政府任命為河南省政府主席。
12月21日
※在開封正式就職。
1929 年
是月
※府名義頒布《民國十八年行政計劃大綱》,規定新一年行政大綱凡8章180節。
11日
※馮玉祥免去韓第二十師師長職,由石敬亭接任。
3月28日
※蔣、桂開戰,馮玉祥命韓率6個師助蔣攻桂。
3月30日
※韓在鄭州正式就任“討逆軍”第三路總指揮。
4月6日
※赴信陽督師,攻占武勝關。桂軍將領李明瑞倒戈降蔣,蔣軍不戰而克武漢。
4月9日
※馮玉祥電飭:“有事直接請示蔣氏。”
4月10日晚
※應蔣電召抵達漢口述職。
4月11日
※蔣宴請“討逆軍”諸將領,應邀赴宴,受到蔣之隆重禮遇。
4月24日
※馮玉祥在潼關召集所部高級軍政官員開會,宣布“聯閻打蔣”、“後退決戰”之大軍略。當場表示異議,受馮之斥責。會後馮軍陸續西撤潼關;蔣軍集結兵力於平漢、隴海路沿線,以為應對。韓復榘與孫良誠奉命炸毀平漢、隴海路沿線部分隧道、橋樑。
4月末
※蔣介石製定《國軍對馮警備計劃》及戰鬥序列。
5月14日
※馮玉祥任韓為鄭州及信陽警備司令;孫良誠為開封及蘭封警備司令。
5月16日
※馮軍將領劉郁芬、宋哲元、韓復榘、孫良誠等30餘名師長聯名通電,促蔣下野,擁馮為“護黨救國軍”西北軍總司令,統50萬大軍與蔣周旋。
5月17日
※蔣介石電斥韓復榘破壞武勝關隧​​道及扣留機車、車輛之行為。
5月18日
※馮玉祥在華山玉泉院召開軍事會議。韓復榘力主退守洛陽、南陽一線,被馮氏罰跪,當眾摑面。
5月19日
※憤而返回陝州,決計脫離馮軍。
5月20日
※秘密佈置第二十師東開。
5月22日
※與石友三等將領聯名通電“主張和平,擁護中央”。
5月26日
※在洛陽集合部隊,開往鄭州,發動“甘棠東進”。當晚,第二十師於黑石關遭遇龐炳勳部據險阻擊,部隊損失慘重,乃化整為零,分途向鄭州集中。
5月27日
※馮玉祥通電下野。
5月29日
※馬鴻逵到達鄭州,發表通電,聲明擁護中央,與韓復榘一致行動。
5月31日
※到達鄭州,分途而進之第二十師各部亦陸續到達鄭州,完成“甘棠東進”。是日,馮軍騎兵第二師師長席液池親赴鄭州,請將所部歸韓節制。 “河南人民自衛團”總團團長韓多峰旋即在開封宣布接受韓節制,被委以民團旅旅長。
6月1日
※石友三師由南陽開至許昌,石就第十三路軍總指揮職。
6月12日
※曹福林率第二十九師從駐馬店開到漯河,宣布加入韓軍。
至6月中旬
※韓部第三路軍經兼併與補充已初具規模,下轄2步兵師、1騎兵師、1民團旅、1砲兵團、1迫擊砲團、​​1手槍團及1鋼甲車隊,約5萬餘人。
6月21日
※馮玉祥同妻女自華陰到達山西運城。
6月23日
※韓軍沿隴海線以北漸次向豫東移動,表示“決不與馮軍作戰”
7月2日
※國民政府任命新一屆河南省政府,韓復榘第二次出任省政府主席。
10月10日
※西北軍將領宋哲元、孫良誠等27人,在閻錫山、馮玉祥策動下自西安發出反蔣通電,分三路出兵討蔣。
11月16日
※蔣馮豫西之戰以馮軍慘敗結束。韓軍未參戰。是月末,梁漱溟自北平南來晤韓,籌備河南村治學院。
12月1日
※唐生智、宋哲元、徐源泉等75人聯名通電,擁汪(精衛)反蔣。
12月2日晚
※石友三部在浦口隔江炮轟南京。
12月5日
※發表“徵電”,對唐、石表示“同情”。
12月8日
※劉峙、顧祝同等將領17人聯名通電聲討馮、唐、韓、石。
12月10日
※宋哲元、孫良誠等通電宣布即日東出潼關討蔣。
12月20日
※閻錫山突然變卦,與張學良、馬鴻逵等十人通電,聲明擁護中央,消滅改組派,反對唐生智。
次日(12月21日)
※韓復榘等4人追加列名聯合通電。蔣介石任命閻錫山為“討逆軍”北路軍總司令,韓復榘為北路軍前敵總指揮。
年末
※鹿鍾麟派人與韓復榘聯絡馮軍與韓、石兩軍聯合討閻事宜。
3月11日
※馮玉祥免去韓第二十師師長職,由石敬亭接任。
3月28日
※蔣、桂開戰,馮玉祥命韓率6個師助蔣攻桂。
3月30日
※韓在鄭州正式就任“討逆軍”第三路總指揮。
4月6日
※赴信陽督師,攻占武勝關。桂軍將領李明瑞倒戈降蔣,蔣軍不戰而克武漢。
6月9日
※馮玉祥電飭:“有事直接請示蔣氏。”
4月10日
※晚,應蔣電召抵達漢口述職。
4月11日
※蔣宴請“討逆軍”諸將領,應邀赴宴,受到蔣之隆重禮遇。
4月24日
※馮玉祥在潼關召集所部高級軍政官員開會,宣布“聯閻打蔣”、“後退決戰”之大軍略。當場表示異議,受馮之斥責。會後馮軍陸續西撤潼關;蔣軍集結兵力於平漢、隴海路沿線,以為應對。韓復榘與孫良誠奉命炸毀平漢、隴海路沿線部分隧道、橋樑。
4月底
※蔣介石製定《國軍對馮警備計劃》及戰鬥序列。
5月14日
※馮玉祥任韓為鄭州及信陽警備司令;孫良誠為開封及蘭封警備司令。
5月16日
※馮軍將領劉郁芬、宋哲元、韓復榘、孫良誠等30餘名師長聯名通電,促蔣下野,擁馮為“護黨救國軍”西北軍總司令,統50萬大軍與蔣周旋。
5月17日
※蔣介石電斥韓復榘破壞武勝關隧​​道及扣留機車、車輛之行為。
5月18日
※馮玉祥在華山玉泉院召開軍事會議。韓復榘力主退守洛陽、南陽一線,被馮氏罰跪,當眾摑面。
5月19日
※憤而返回陝州,決計脫離馮軍。
5月20日
※秘密佈置第二十師東開。
5月22日
※與石友三等將領聯名通電“主張和平,擁護中央”。
5月26日
※在洛陽集合部隊,開往鄭州,發動“甘棠東進”。當晚,第二十師於黑石關遭遇龐炳勳部據險阻擊,部隊損失慘重,乃化整為零,分途向鄭州集中。
5月27日
※馮玉祥通電下野。
5月29日
※馬鴻逵到達鄭州,發表通電,聲明擁護中央,與韓復榘一致行動。
5月31日
※到達鄭州,分途而進之第二十師各部亦陸續到達鄭州,完成“甘棠東進”。是日,馮軍騎兵第二師師長席液池親赴鄭州,請將所部歸韓節制。 “河南人民自衛團”總團團長韓多峰旋即在開封宣布接受韓節制,被委以民團旅旅長。
6月1日
※石友三師由南陽開至許昌,石就第十三路軍總指揮職。
6月12日
※曹福林率第二十九師從駐馬店開到漯河,宣布加入韓軍。至6月中旬,韓部第三路軍經兼併與補充已初具規模,下轄2步兵師、1騎兵師、1民團旅、1砲兵團、1迫擊砲團、​​1手槍團及1鋼甲車隊,約5萬餘人。
6月21日
※馮玉祥同妻女自華陰到達山西運城。
6月23日
※韓軍沿隴海線以北漸次向豫東移動,表示“決不與馮軍作戰”
7月2日
※國民政府任命新一屆河南省政府,韓復榘第二次出任省政府主席。
10月10日
※西北軍將領宋哲元、孫良誠等27人,在閻錫山、馮玉祥策動下自西安發出反蔣通電,分三路出兵討蔣。
11月16日
※蔣馮豫西之戰以馮軍慘敗結束。韓軍未參戰。是月末,梁漱溟自北平南來晤韓,籌備河南村治學院。
12月1日
※唐生智、宋哲元、徐源泉等75人聯名通電,擁汪(精衛)反蔣。
12月2日
※晚,石友三部在浦口隔江炮轟南京。
12月5日
※發表“徵電”,對唐、石表示“同情”。
12月8日
※劉峙、顧祝同等將領17人聯名通電聲討馮、唐、韓、石。
12月10日
※宋哲元、孫良誠等通電宣布即日東出潼關討蔣。
12月20日
※閻錫山突然變卦,與張學良、馬鴻逵等十人通電,聲明擁護中央,消滅改組派,反對唐生智。次日,韓復榘等4人追加列名聯合通電。蔣介石任命閻錫山為“討逆軍”北路軍總司令,韓復榘為北路軍前敵總指揮。
12月底
※鹿鍾麟派人與韓復榘聯絡馮軍與韓、石兩軍聯合討閻事宜。
1930 年
1月3日
※閻錫山以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身份抵達鄭州。
1月13日
※唐生智兵敗下野。
1月14日晚12時
※閻偵知韓欲扣之為質,逼其釋馮,乃離鄭而去。
3月中旬
※西北軍開始動員。
3月26日
※閻馮聯軍萬選才部進窺開封,爆發中原大戰。
3月28日
※韓軍奉命撤離開封,全部開往魯西南。
4月1日
※閻錫山在太原通電討蔣,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分任副總司令。蔣介石自任“討逆軍”總司令,任命韓為第一軍團總指揮兼第三路軍總指揮。
4月23日
※閻、馮聯軍下達總攻擊令。晉軍傅作義率12師、2保安縱隊及3砲兵團沿津浦路大舉南下。韓軍僅3師又1騎兵旅,寡不敵眾,退守黃河南岸。
6月12日
※晉軍突破韓軍黃河防線。
6月25日
※晉軍攻占濟南。韓軍沿膠濟路東撤,與晉軍夾淄河對峙。韓軍與三至五倍之晉軍周旋,難以為繼;蔣軍在豫自顧不暇,亦無力支援。
6月28日
※韓復榘通電下野,所部退守濰河東岸。
7月上旬
※蔣軍在津浦線北段發起反攻,另派李韞珩師由海運輸送至青島登陸,支援膠濟線戰事。
8月1日
※韓打消辭意。
8月7日
※韓軍在李師配合下大舉反攻。
8月15日晨
※蔣軍第十九路軍蔣光鼐、蔡廷鍇部率先進入濟南。
8月17日
※韓軍進抵濟南。
9月5日
※國民政府改組山東省政府,任命韓復榘為山東省政府主席。
9月9日
※接任視事。
9月11日下午3時
※在濟南珍珠泉省政府禮堂宣誓就職。
9月18日
※張學良發出“和平息爭”之擁蔣“巧”電,並出兵入關,佔據平津。
9月22日
※津浦線晉軍總退卻。
9月26日
※全部撤出山東省境。
10月8日
※閻錫山、馮玉祥在石家莊通電下野。中原大戰以閻、馮慘敗宣告結束。
10月15日
※佈告全省,公佈治魯之四項“行政計劃”。
是月
※山東組建5路民團軍。
11月5日
※任山東全省民團軍總司令。
是月
※與南京中央研究院聯合組建“山東古蹟研究會”。
是年秋
※恢復“山東省國術館”。 1932年8月,原館長離去,自兼山東省國術館館長。
1月3日
※閻錫山以陸海空軍副總司令身份抵達鄭州。
1月13日
※唐生智兵敗下野。
1月14日
※晚12時,閻偵知韓欲扣之為質,逼其釋馮,乃離鄭而去。
3月中旬
※西北軍開始動員。
3月26日
※閻馮聯軍萬選才部進窺開封,爆發中原大戰。
3月28日
※韓軍奉命撤離開封,全部開往魯西南。
4月1日
※閻錫山在太原通電討蔣,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
仁分任副總司令。
蔣介石自任“討逆軍”總司令,任命韓為第一軍團總指揮兼第三路軍總指揮。
4月23日
※閻、馮聯軍下達總攻擊令。晉軍傅作義率12師、2保安縱隊及3砲兵團沿津浦路大舉南下。韓軍僅3師又1騎兵旅,寡不敵眾,退守黃河南岸。
6月12日
※晉軍突破韓軍黃河防線。
6月25日
※晉軍攻占濟南。韓軍沿膠濟路東撤,與晉軍夾淄河對峙。韓軍與三至五倍之晉軍周旋,難以為繼;蔣軍在豫自顧不暇,亦無力支援。
6月28日
※韓復榘通電下野,所部退守濰河東岸。
7月上旬
※蔣軍在津浦線北段發起反攻,另派李韞珩師由海運輸送至青島登陸,支援膠濟線戰事。
8月1日
※韓打消辭意。
8月7日
※韓軍在李師配合下大舉反攻。
8月15日
※晨,蔣軍第十九路軍蔣光鼐、蔡廷鍇部率先進入濟南。
8月17日
※韓軍進抵濟南。
9月5日
※國民政府改組山東省政府,任命韓復榘為山東省政府主席。
9月9日
※接任視事。
9月11日
※下午3時,在濟南珍珠泉省政府禮堂宣誓就職。
9月18日
※張學良發出“和平息爭”之擁蔣“巧”電,並出兵入關,佔據平津。
9月22日
※津浦線晉軍總退卻。
9月26日
※全部撤出山東省境。
10月8日
※閻錫山、馮玉祥在石家莊通電下野。中原大戰以閻、馮慘敗宣告結束。
10月15日
※佈告全省,公佈治魯之四項“行政計劃”。
是月
※山東組建5路民團軍。
11月5日
※任山東全省民團軍總司令。
11月
※與南京中央研究院聯合組建“山東古蹟研究會”。
※恢復“山東省國術館”。
1931 年
是年初
※撥款10萬元,請梁漱溟在山東省鄒平縣籌建“鄉村建設研究院”。
1月
※命令重新恢復“山東省立第一公共體育場”, 並添置設備,擴充場地,佔地達100多畝。
3月22日
※下令分路進剿,先解決蒙山土匪,再掃蕩抱犢崮老巢。
4月
※為搶救山東掖縣福慶禪院藏全部明版《大藏經》,派員將該書運至濟南,交省圖書館保存。
5月5日
※當選國民會議軍隊特黨部代表。
是月
※濰縣高氏將所藏秦磚漢瓦之精品運至青島,擬裝箱外運,私售日本。得報後,一面致電青島當局扣禁,一面飭教育廳派員赴青島,將文物沒收,運回濟南,交省圖書館保存。
6月20日
※任魯豫清鄉督辦。
是月
※當選國民政府委員。張學良調東北軍一部開赴河北,兵臨魯境。韓針鋒相對,急調所部第三路軍至魯北布防。
是月
※下令全面整修泰山,是為晚清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全面整修。
7月18日
※石友三受兩廣軍人及馮玉祥策動,對張學良用兵。韓拒絕與石一致行動。
7月31日
※石兵敗,部隊星散。韓將石保護在山東省政府內。
8月22日
※由濟南抵達北平參加張學良召集之北方將領會議。
8月27日
※與張互換蘭譜,結拜兄弟。張將北平東絨線胡同47號房產贈送。
9月20日
※發布魯南剿匪令,掃蕩殘匪。
是月
※為搶救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批准山東省政府出半價30萬元收購全部藏書,存入山東省圖書館。
10月28日
※因軍政部積欠第三路軍軍費100萬元,下令接管中央魯稅機關,後經財政部長宋子文協調,乃於30日收回成命。
11月12日
※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
12月25日
※任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
是年
※齊如山與梅蘭芳、余叔岩、張伯駒、陳半丁等在北平創立“北平​​國劇學會”,後因經費問題而一度停辦。韓復榘在濟南聞訊後,鼓勵齊“務必把‘國劇學會’再恢復起來”並贊助他4000元的開辦費及每月400元的經常費。北平國劇院很快又重新開展工作,直到抗戰爆發。
不久,齊又擬籌辦“國劇陳列館”,但苦於沒有合適的館址,韓將北京東絨線胡同大宅無償提供使用。
年初
※撥款10萬元,請梁漱溟在山東省鄒平縣籌建“鄉村建設研究院”。
1月
※命令重新恢復“山東省立第一公共體育場”, 並添置設備,擴充場地,佔地達100多畝。
3月22日
※下令分路進剿,先解決蒙山土匪,再掃蕩抱犢崮老巢。
4月
※為搶救山東掖縣福慶禪院藏全部明版《大藏經》,派員將該書運至濟南,交省圖書館保存。
5月5日
※當選國民會議軍隊特黨部代表。
5月
※濰縣高氏將所藏秦磚漢瓦之精品運至青島,擬裝箱外運,私售日本。得報後,一面致電青島當局扣禁,一面飭教育廳派員赴青島,將文物沒收,運回濟南,交省圖書館保存。
6月20日
※任魯豫清鄉督辦。
6月
※當選國民政府委員。張學良調東北軍一部開赴河北,兵臨魯境。韓針鋒相對,急調所部第三路軍至魯北布防。下令全面整修泰山,是為晚清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全面整修。
7月18日
※石友三受兩廣軍人及馮玉祥策動,對張學良用兵。韓拒絕與石一致行動。
7月31日
※石兵敗,部隊星散。韓將石保護在山東省政府內。
8月22日
※由濟南抵達北平參加張學良召集之北方將領會議。
8月27日
※與張互換蘭譜,結拜兄弟。張將北平東絨線胡同47號房產贈送。
9月20日
※發布魯南剿匪令,掃蕩殘匪。
9月
※為搶救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批准山東省政府出半價30萬元收購全部藏書,存入山東省圖書館。
10月28日
※因軍政部積欠第三路軍軍費100萬元,下令接管中央魯稅機關,後經財政部長宋子文協調,乃於30日收回成命。
11月12日
※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
12月25日
※任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
同年
※齊如山與梅蘭芳、余叔岩、張伯駒、陳半丁等在北平創立“北平​​國劇學會”,後因經費問題而一度停辦。韓復榘在濟南聞訊後,鼓勵齊“務必把‘國劇學會’再恢復起來”並贊助他4000元的開辦費及每月400元的經常費。北平國劇院很快又重新開展工作,直到抗戰爆發。
不久,齊又擬籌辦“國劇陳列館”,但苦於沒有合適的館址,韓將北京東絨線胡同大宅無償提供使用。
1932 年
1月
※任北平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北平軍事整理委員會理事。
3月14日
※兼任山東省清鄉總局局長。
3月23日
※派鋼甲車至徐州迎接馮玉祥赴魯,蟄居泰山。
7月
※在濟南正式設立官辦的“山東民生銀行”,另在濟南、煙台設立分行。
8月18日
※為提倡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健康的娛樂活動,“進德會”在濟南正式成立。
8月19日
※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
9月3日
※張宗昌在濟南火車站被刺身亡。
9月17日
※發動“驅劉(珍年)之役”。
10月6日
※派鋼甲車送馮一行赴察哈爾,組建抗日武裝。
是月
※在濟南設立山東省勸業商場(1934年易名國貨商場),場內一律出售國貨。
11月22日
※劉珍年軍全體撤離山東。
是年
※在濟南設立官辦“裕魯當”,兼任當舖監督。
1月
※任北平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北平軍事整理委員會理事。
3月14日
※兼任山東省清鄉總局局長。
3月23日
※派鋼甲車至徐州迎接馮玉祥赴魯,蟄居泰山。
7月
※在濟南正式設立官辦的“山東民生銀行”,另在濟南、煙台設立分行。
8月
※山東省國術館原館長離去,自兼山東省國術館館長。
8月18日
※為提倡中國傳統文化,開展健康的娛樂活動,“進德會”在濟南正式成立。
8月19日
※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
9月3日
※張宗昌在濟南火車站被刺身亡。
9月17日
※發動“驅劉(珍年)之役”。
10月6日
※派鋼甲車送馮一行赴察哈爾,組建抗日武裝。
10月
※在濟南設立山東省勸業商場(1934年易名國貨商場),場內一律出售國貨。
11月22日
※劉珍年軍全體撤離山東。
同年
※在濟南設立官辦“裕魯當”,兼任當舖監督。
1933 年
5月
※任行政院駐北平分會委員。
8月
※馮玉祥組建之“綏察抗日同盟軍”解體。
8月14日
※再次派鋼甲車迎馮至泰山。
12月
※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常務委員。
5月
※任行政院駐北平分會委員。
8月
※馮玉祥組建之“綏察抗日同盟軍”解體。
8月14日
※再次派鋼甲車迎馮至泰山。
12月
※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常務委員。
1934 年
9月20日
※成立“山東全省聯莊會員訓練會”。
11月
※恢復並擴建“山東省立劇院”。
9月20日
※成立“山東全省聯莊會員訓練會”。
11月
※恢復並擴建“山東省立劇院”。
1935 年
1月2日
※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主任委員張葦村遇刺身亡,韓復榘指省黨部“調查統計室”主任諶峻岑為凶手,將其秘密處決。
4月3日
※授二級陸軍上將銜。
7月1日
※黃河在山東鄄城、董莊決口,魯西十餘縣盡成澤國,災民達五六百萬人。為全力救災,把災民全部疏散到濟南及未受災的各縣“代養”一個冬季,將自家在省府內的寓所“東大樓”騰出兩層供災民居​​住。馮玉祥日記:“山東水災,把難民移往各縣就食,各辦法極有道理。至於把省府大樓讓給災民住之事,尤為難得。”
9月
※山東公路里程達6640公里,長度居全國第二位(廣東第一),與1930年相比,增加1418公里。
10月30日
※馮玉祥應蔣介石之邀赴南京。
是月
※為山東省圖書館建成新書樓,定名“奎虛書藏”。
11月
※當選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
是年
※山東匪患基本肅清。
1月2日
※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主任委員張葦村遇刺身亡,韓復榘指省黨部“調查統計室”主任諶峻岑為凶手,將其秘密處決。
4月3日
※授二級陸軍上將銜。
7月1日
※黃河在山東鄄城、董莊決口,魯西十餘縣盡成澤國,災民達五六百萬人。為全力救災,把災民全部疏散到濟南及未受災的各縣“代養”一個冬季,將自家在省府內的寓所“東大樓”騰出兩層供災民居​​住。馮玉祥日記:“山東水災,把難民移往各縣就食,各辦法極有道理。至於把省府大樓讓給災民住之事,尤為難得。”
9月
※山東公路里程達6640公里,長度居全國第二位(廣東第一),與1930年相比,增加1418公里。
10月30日
※馮玉祥應蔣介石之邀赴南京。
10月
※為山東省圖書館建成新書樓,定名“奎虛書藏”。
11月
※當選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
同年
※山東匪患基本肅清。
1936 年
3月18日
兼任山東省保安司令。
6月21日
※與宋哲元就“兩廣事變”聯署發出“馬電”,呼籲和平,反對內戰。
6月25日
※對《山東民國日報》等9家報社的社長談話時說:“比如有妄想壓迫山東者,我山東亦絕不示弱。”
是月
※日本駐濟南領事西田耕一在領事館宴請韓,迫其接受“華北五省自治”方案。韓復榘事先吩咐參謀長:“把十五門重迫擊砲拉來,我若中午12點不回來,你們就往領事館裡打炮,不要管我。”
12月12日
※爆發西安事變。
12月21日
※發出“馬電”,支持張學良、楊虎城。
12月23日
※與宋哲元聯署發表“漾電”,反對訴諸武力,主張政治解決。
是年
※任國防會議議員、山東全省聯莊會員訓練處處長。
3月18日
※兼任山東省保安司令。
6月21日
※與宋哲元就“兩廣事變”聯署發出“馬電”,呼籲和平,反對內戰。
6月25日
※對《山東民國日報》等9家報社的社長談話時說:“比如有妄想壓迫山東者,我山東亦絕不示弱。”是月,日本駐濟南領事西田耕一在領事館宴請韓,迫其接受“華北五省自治”方案。韓復榘事先吩咐參謀長:“把十五門重迫擊砲拉來,我若中午12點不回來,你們就往領事館裡打炮,不要管我。”
12月12日
※爆發西安事變。
12月21日
※發出“馬電”,支持張學良、楊虎城。
12月23日
※與宋哲元聯署發表“漾電”,反對訴諸武力,主張政治解決。
同年
※任國防會議議員、山東全省聯莊會員訓練處處長。
1937 年
2月
※日本華北駐屯軍師團長板垣偕參謀花谷來濟南,力促韓復榘擔任“華北五省三市自治”頭領,遭拒,花谷惱羞成怒,意欲剖腹自殺。
3月30日
※應蔣介石電召赴杭州晤面,受到蔣方隆重接待及嚴密保護。
7月7日
※爆發盧溝橋事變。
7月8日
※致信蔣介石,請盡快命在廬山受訓之第三路軍將領返魯,做應戰準備;並請為第三路軍補充高射砲等防空武器。中日既已开战,韩复榘限令日本驻济领事馆人员及日侨民三天内撤离济南,并不准带走财物。
7月18日
※日駐濟武官石野到省府談判到深夜1點,旨在誘其保持“中立”。
7月28與29日
※兩次電蔣,要求國軍各路同時出擊沿津浦線南下之敵。蔣回電稱,他自有主張,自有辦法云云。
是月下旬
※中共中央軍委派張經武以軍事聯絡員身份前往濟南,轉達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關於聯絡各地方實力派一致抗日的方針及願與韓建立統一戰線的願望。韓復榘深表贊同,並同意釋放在押政治犯。
8月4日
※就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是月下旬,舉辦第三集團軍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兼任主任,餘心清任副主任。
9月下旬
※奉蔣介石電令抽調兩師到德州,接應沿津浦線撤退之第一集團軍。
10月1日
※第三集團軍第四八六團夜襲桑園。
10月3日
※南京《中央日報》以“津浦路我軍大捷”為題,報導第三集團軍夜襲桑園成功的消息。
10月2至4日
※堅守德州之第三集團軍第四八五團全體官兵為國捐軀。魯北抗戰從1937年10月1日夜襲桑園始,至11月16日第三集團軍撤至黃河南岸止,歷時一個半月,經過大小戰鬥十餘次,曹福林、李漢章、展書堂等師犧牲過半。
11月13日
※率衛士70餘人赴濟陽督戰,與由裝甲車隊和騎兵部隊組成的日軍快速突擊部隊不期而遇,旋被包圍。在眾衛士拼死保護下乘摩托車突圍而出,身邊只剩下10名衛士,餘皆陣亡。
11月28日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到濟南視察防務。韓與李在黃河防線一旦被敵突破,第三集團軍應撤往何地方面意見相左,不歡而散。
原由大本營配屬韓部守護黃河的卜福斯山炮團在蔣介石的壓力下被強行調往津浦線南段。
11月下旬
※11月16日至12月23日第三集團軍與日軍隔黃河對峙一個月零一周。
12月22日夜
※日軍步兵從濟陽、門台子、清河鎮等幾個渡口同時強渡黃河,門台子渡口首先被突破。
12月24日拂曉
※日軍2萬餘人向濟南進逼。第三集團軍在濟南郊區之濼口、千佛山口及白馬山陣地拒敵。欲請隸屬第三集團軍建制之於學忠第五十一軍暫為支援,遭李宗仁拒絕。
12月27日晨
※日军占领济南。济南失陷后,径自引军西撤。李宗仁电令第三集团军死守泰安。韩复榘不予理睬,命孙桐萱师向曹县集结。
2月
※日本華北駐屯軍師團長板垣偕參謀花谷來濟南,力促韓復榘擔任“華北五省三市自治”頭領,遭拒,花谷惱羞成怒,意欲剖腹自殺。
3月30日
※應蔣介石電召赴杭州晤面,受到蔣方隆重接待及嚴密保護。
7月7日
※爆發盧溝橋事變。
7月8日
※致信蔣介石,請盡快命在廬山受訓之第三路軍將領返魯,做應戰準備;並請為第三路軍補充高射砲等防空武器。
中日既已開戰,韓復榘限令日本駐濟領事館人員及日僑民三天內撤離濟南,並不准帶走財物。
7月18日
※日駐濟武官石野到省府談判到深夜1點,旨在誘其保持“中立”。
7月28日、29日
※兩次電蔣,要求國軍各路同時出擊沿津浦線南下之敵。蔣回電稱,他自有主張,自有辦法云云。
7月下旬
※中共中央軍委派張經武以軍事聯絡員身份前往濟南,轉達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關於聯絡各地方實力派一致抗日的方針及願與韓建立統一戰線的願望。韓復榘深表贊同,並同意釋放在押政治犯。
8月4日
※就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
8月下旬
※舉辦第三集團軍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兼任主任,餘心清任副主任。
9月下旬
※奉蔣介石電令抽調兩師到德州,接應沿津浦線撤退之第一集團軍。
10月1日
※第三集團軍第四八六團夜襲桑園。
10月3日
※南京《中央日報》以“津浦路我軍大捷”為題,報導第三集團軍夜襲桑園成功的消息。
10月2日至4日
※堅守德州之第三集團軍第四八五團全體官兵為國捐軀。
10月1日至11月16日
※魯北抗戰從1937年10月1日夜襲桑園始,至11月16日第三集團軍撤至黃河南岸止,歷時一個半月,經過大小戰鬥十餘次,曹福林、李漢章、展書堂等師犧牲過半。
11月13日
※率衛士70餘人赴濟陽督戰,與由裝甲車隊和騎兵部隊組成的日軍快速突擊部隊不期而遇,旋被包圍。在眾衛士拼死保護下乘摩托車突圍而出,身邊只剩下10名衛士,餘皆陣亡。
11月28日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到濟南視察防務。韓與李在黃河防線一旦被敵突破,第三集團軍應撤往何地方面意見相左,不歡而散。
原由大本營配屬韓部守護黃河的卜福斯山炮團在蔣介石的壓力下被強行調往津浦線南段。
11月16日至12月23日
※第三集團軍與日軍隔黃河對峙一個月零一周。
12月22日
※夜,日軍步兵從濟陽、門台子、清河鎮等幾個渡口同時強渡黃河,門台子渡口首先被突破。
12月24日
※拂曉,日軍2萬餘人向濟南進逼。第三集團軍在濟南郊區之濼口、千佛山口及白馬山
陣地拒敵。欲請隸屬第三集團軍建制之於學忠第五十一軍暫為支援,遭李宗仁拒絕。
12月27日
※晨,日軍佔領濟南。濟南失陷後,徑自引軍西撤。李宗仁電令第三集團軍死守泰安。韓復榘不予理睬,命孫桐萱師向曹縣集結。
1938 年
1月11日
※蔣介石在開封召集北方各集團軍團長以上軍官開會,韓復榘不聽部屬勸阻,應召赴會。蔣以“不聽命令,擅自撤退”為名,將其扣留,解往武昌,羈押在平閱路30號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監部一座二層花園小樓內。
1月19日
※蔣介石組織“高等軍法會審”機構,以軍政部長何應欽為審判長,軍委會執法總監鹿鍾麟、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濬為審判官。
1月24日晚間7時
※在被羈押的小樓內遭軍統特務槍殺。中央通訊社發布消息稱:韓復榘因“不聽命令,擅自撤退”,另有“ 勒派煙土、強索民捐、侵吞公款、收繳民槍”等情事,被高等軍法會審判處極刑。靈柩暫厝在豫鄂交界之雞公山。
1月11日
※蔣介石在開封召集北方各集團軍團長以上軍官開會,韓復榘不聽部屬勸阻,應召赴會。蔣以“不聽命令,擅自撤退”為名,將其扣留,解往武昌,羈押在平閱路30號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監部一座二層花園小樓內。
1月19日
※蔣介石組織“高等軍法會審”機構,以軍政部長何應欽為審判長,軍委會執法總監鹿鍾麟、武漢行營主任何成濬為審判官。
1月24日
※晚7時,在被羈押的小樓內遭軍統特務槍殺。
中央通訊社發布消息稱:韓復榘因“不聽命令,擅自撤退”,另有“ 勒派煙土、強索民捐、侵吞公款、收繳民槍”等情事,被高等軍法會審判處極刑。
靈柩暫厝在豫鄂交界之雞公山。
1954 年
是年
※由其家人遷葬至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的萬安公墓。
是年
※由其家人遷葬至北京西郊香山腳下的萬安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