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海珠慘案(海珠事變)
海珠慘案(海珠事變)
時間
1916年04月12日
地點
廣州海珠
相關人物
龍濟光
、
陸榮廷
、
梁啟超
、譚學夔、
龍濟光
、徐勤、
湯覺頓
、王廣齡、岑伯著、顏啟漢、賀文彪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又稱「海珠慘案」,是護國戰爭期間在廣東省廣州海珠島發生的一起政治殘殺事件。事件發生於1916年4月12日,支持袁世凱的粵軍統領龍濟光一派、以及支持
討袁的護國軍一派、以及廣東民軍、商圈領袖等十餘人在海珠島上召開會議,然而會議開始不久,挺袁與討袁雙方就爆發爭執,龍濟光手下忽然槍擊主席台,衛隊也進場掃射,導致與會人員多人死亡。
背景:
一、袁世凱稱帝,討袁呼聲四起
袁世凱稱帝之後,各省紛紛獨立反袁。1916年3月15日,陸榮廷宣布廣西獨立,倒向護國軍。支持袁世凱的廣東頓時孤立,廣東將軍龍濟光密切與北京聯繫,並在廣州實行戒嚴。3月31日,革命黨人以「廣東護國軍總團體」的名義發表布告,抨擊龍濟光支持袁世凱稱帝,鎮壓起義民眾,號召要推翻龍濟光。
此時廣東各地的討袁軍已接連起事,以朱執信的中華革命軍的名義佔領的城鎮共31處,軍艦2艘;以徐勤的護國軍名義佔領的城鎮有1處,軍艦2艘。龍濟光一方面與陸榮廷協商請其保持中立,一方面秘密派蔡乃煌向袁世凱求援,袁世凱即派遣駐上海的陸軍第十師盧永祥部南下支援龍濟光。
二、討袁軍威脅,廣東被迫宣布獨立
4月5日,「寶璧」、「江大」、「江固」等內河軍艦起義投向革命軍,在魏邦平的率領下駛至海珠島。徐勤司令派魏邦平為攻城司令,準備率「寶璧」等艦進攻廣州。滇、桂、黔、粵四省軍警同盟會也向龍濟光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盡速決定廣東獨立之事,限期「於24小時內,決定大計,表示態度。若逾期不報,則此後惟有自由行動。」
4月6日下午5時,停在珠江內的「寶璧」艦向越秀山開炮兩發,要求龍濟光立即宣布廣東獨立。龍濟光派人登上寶璧艦進行協商。當日下午7時,龍濟光被迫通電宣布脫離北京政府,廣東獨立,自己改稱廣東都督。
4月7日,廣州的大小店鋪紛紛放鞭炮,掛國旗五色旗。關在監獄中的國民黨人,於4月7日全部獲釋。4月9日,袁世凱所派援軍向「寶璧」、「江大」等艦開炮,「寶璧」艦進行還擊,但無進一步衝突。
Top
發生過程:
一、海珠會議
1916年4月6日,廣東將軍龍濟光被迫宣布廣東獨立之後,民軍與原有的軍隊在各地爆發衝突。廣東省會官商以及民軍司令徐勤均電告廣西,邀請陸榮廷、梁啟超來廣東商議調和辦法。在陸榮廷、梁啟超未抵達之前,由將軍府顧問譚學夔代表龍濟光邀請民軍司令徐勤先行來廣州,疏通意見。廣東警察廳長王廣齡也多次催促徐勤來廣州。
徐勤應邀來到廣州後,暫住海珠島。4月12日廣西省陸榮廷、梁啟超的代表湯覺頓抵達廣州,便於當天在海珠島上的水上警署召開善後會議,史稱「海珠會議」。到會的有民軍代表湯覺頓、徐勤、譚學夔、王廣齡,粵軍統領顏啟漢、賀文彪、潘斯凱、蔡春華及李福林的代表,廣東商團領袖岑伯著、陳子貞、李戒欺,以及呂仲明等共十餘人。
二、事變爆發
海珠會議開始,湯覺頓、徐勤居主席之位,由民軍司令徐勤主持。湯覺頓起立發言,聲明討袁護國的意義,並提出了粵桂聯合、穩定廣東省內局面等等問題。龍濟光的部將顏啟漢(警衛軍統領)、賀文彪則提出取消護國軍番號,將護國軍併入廣東警衛軍的主張。隨即因改編警衛軍的問題各方發生爭吵,會場秩序混亂。開會僅20分鐘,顏啟漢、賀文彪突然槍擊主席台,龍濟光的衛隊隨即也衝進會場亂槍掃射,湯覺頓、譚學夔當場中彈死亡,警察廳長王廣齡、南路民軍司令呂仲明、商圈領袖岑伯著等人也重傷相繼不治。民軍司令徐勤和北路民軍司令王偉則倖免。此次事件即被稱為「海珠事變」。
歷史影響:
一、廣東政局混亂,外省勢力進入
事發之後,陸榮廷得知龍濟光殺害湯覺頓等人,十分憤怒,暫時中止赴廣州。廣州居民得知陸榮廷折返廣西,十分不安,許多人赴香港避居。4月19日,陸榮廷、梁啟超、張鳴岐、岑春?等人在肇慶同龍濟光達成協議,讓龍濟光留任廣東都督,但必須盡速加入討袁。並決定在肇慶設兩廣都司令部,以岑春?為都督。
1916年5月1日,兩廣都司令部在肇慶成立,岑春?任都司令,梁啟超任都參謀,李根源任副都參謀,章士釗任秘書長。5 月5日,梁啟超、李根源、張鳴岐等人赴廣州越秀山會見龍濟光進行商談,卻遭龍濟光派部下以武力威脅。5月8日,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獨立省份為統一軍事及對外交涉,在肇慶成立中華民國軍務院,唐繼堯任撫軍長,岑春?任撫軍副長,陸榮廷、龍濟光、蔡鍔、李烈鈞、陳炳焜等任撫軍,梁啟超任政務委員長。
二、各省立場衝突,爆發戰爭
6月6日,袁世凱病逝,黎元洪以副總統代理大總統。6月9日,龍濟光致電國務院,宣布取消廣東獨立。6月21日,黎元洪特任龍濟光兼署廣東巡按使。因此龍濟光以「約法已復,獨立各省希望已償」為由,增兵驅逐廣東省境內的其他各軍,並且在韶關阻止滇軍北伐,引發戰爭。7月6日,北京政府將各省將軍改稱督軍,將各省民政長改稱省長,特任陸榮廷為廣東督軍,朱慶瀾為廣東省長。在陸榮廷到任前,由龍濟光暫代,並督辦兩廣礦務。10月5日,龍濟光龍濟光率部撤離廣州。10月14日,廣東督軍陸榮廷從佛山率桂軍進入廣州,龍濟光則率振武軍自虎門乘船赴海南島。廣東省內的滇軍、桂軍與粵軍的戰爭才告結束。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