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福建事變(閩變)
福建事變(閩變)
時間
1933年11月20日 ~ 1934年01月21日
地點
福建
相關人物
蔡廷鍇
、
蔣光鼐
、
陳銘樞
、
李濟深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福建事變,通’常簡稱閩變,發生於1933年11月,是由蔡廷鍇、蔣光鼐、陳銘樞和李濟深等人,帶領原本在福建參與剿滅中國共產黨紅軍的廣東系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所發動的反對蔣中正政府的行動,並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然而行動並未得到各方支持,次年一月即被蔣介石以優勢兵力擊敗,各高層領導人出走,十九路軍亦在繳械後被解散收編。
背景:
閩變的「主角」十九路軍最早為粵軍第一師,1926年改編為國民革命第四軍,李濟深為軍長,陳銘樞為當中第十師的師長,蔣光鼐為副師長、蔡廷鍇為屬下團長。
第四軍在北伐中屢有戰果,第十師亦擴編為第十一軍,後來第十一軍參加1930年的中原大戰,助蔣介石擊敗馮玉祥及閻錫山,改編為十九路軍。蔣光鼐為總指揮,蔡廷鍇為軍長。之後十九路軍亦參加了第三次圍剿紅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十九路軍調防上海,同時蔣介石下野,南京政府由廣東派系主持,陳銘樞任京滬戍衛司令。1932年一二八事變,日本派陸戰隊登陸上海,十九路軍奮起迎戰抵抗,因而成為聲名大噪的抗日軍隊。後來日本多番增援,但在蔣介石復出後,國軍亦派出中央軍共同作戰。最後事件以外交談判解決,第十九路軍從上海撤下,並被調到福建剿共,光鼐同時兼任福建省主席。
最初十九路軍在福建與紅軍作戰取得勝果,佔據部分的紅軍根據地,但後來與彭德懷的部隊交戰開始失利。十九路軍陷於兩難局面,蔡廷鍇等將領在前線與共黨展開和談,暫時停火。
1933年5月11日,終日簽訂《塘沽協定》,隔日蔣、蔡在福州發表通電,反對蔣介石對日妥協、出賣華北。在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的影響下和剿共失利的刺激下,放棄了抗日與剿共並行的方針,十九路軍代表陳公培和紅軍代表彭德懷在南平王台簽訂停戰協定,劃分「國界」,並於10月26日派代表至江西瑞金與中國工農紅軍簽訂《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為事變的發動埋下伏筆。
Top
發生過程:
1933年6月,陳銘樞從歐洲回到中國,聯絡桂系的李宗仁和陳濟棠等,商議另立「人民政府」對抗南京國民政府,但未得到實際支持。11月20日,在福州的「生產人民黨」及「中國第三黨」舉行「中國全國人民臨時代表大會」,決議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閩變正式爆發。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訂國旗為上紅下藍,中嵌黃色五角星,同時廢國民黨,推李濟深、陳銘樞、陳友仁、蔣光鼐、蔡廷鍇及黃琪翔等為政府委員。隨後與江西中央蘇區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簽署協定,停止軍事對抗和開始經濟合作。22日,「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宣佈成立,以李濟深為政府主席,陳友仁為外交部長,改年號為「中華共和國」元年。
閩變成立的福州政府,未能得到國民黨內其他勢力的支持。桂系對十九路軍另立中央後即與共黨和解,亦未曾明言主張抗日的立場感到不悅,即通電不表支持。陳濟棠接受蔣介石中央的收買,亦不支持閩變。宋慶齡表示事發前未聞其事,胡漢民亦大表反對。同時福州政府亦得不到中共的真誠合作,中共當時正陷入毛澤東為首的毛派及王明為首的國際派之間的權力鬥爭。
同時,蔣介石調八個師的陸軍入閩,並以空軍和海軍配合攻擊。十九路軍迅速潰散,五個軍之中的四個軍在陣前倒戈投降中央,大部份被一年前在上海一二八事變時並肩作戰的中央軍繳械。1934年1月13日中央軍進入福州,中華共和國政府成立不足兩個月即瓦解。21日,十九路軍餘部通電擁護中央,閩變正式落幕。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和李濟深等人則逃至香港,十九路軍的番號取消,部隊亦被分散收編。
歷史影響:
閩變是國民黨內反蔣勢力反撲的行動,雖然為期不長,規模有限,對局勢並未造成具體影響,然而卻成為中共的重要宣傳素材,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日後的西安事變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Top
中外雜誌 152
‧
第三黨的興亡
中外雜誌 157
‧
詩人情報員陳祖康
中外雜誌 158
‧
改組派與文職軍人
中外雜誌 179
‧
閩變、西南軍變、崑崙關戰役
中外雜誌 242
‧
閩變見聞錄
中外雜誌 265
‧
嚙臂盟與三字經(上)
中外雜誌 277
‧
熱血男兒翁照垣
中外雜誌 311
‧
楊承錦的故事
中外雜誌 315
‧
愛國僑領楊承錦
中外雜誌 316
‧
張群福州遇刺內幕
中外雜誌 364
‧
生離死別蝶戀花:戲說毛澤東之十五
中外雜誌 427
‧
中外名人傳(九十)蔡廷鎧;馬達漢;
中外雜誌 437
‧
中外名人傳(九十九)
中外雜誌 500
‧
山東抗日名將三李一王的結局
東方雜誌 513
‧
閩變經過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