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張作霖搜查北京俄使館
張作霖搜查北京俄使館
時間
1927年04月06日 ~ 1927年04月28日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張作霖
、
李大釗
資料來源:重慶青年報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1926年4月6日,當時控制北京政府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取得各國領事團同意後,派遣大批軍警進入蘇俄使館、遠東銀行和中東路辦事處,搜捕國民黨左派、共黨份子及蘇聯共黨人員70餘人,並查獲大批蘇聯對華聯繫指示文件,以及槍械彈藥等軍火。事後北京外交部根據所獲證物向俄國提出抗議,指稱其收容共產黨,紊亂治安。俄國方面亦向北京抗議,指責軍警侵入使館房屋,侵犯使館尊嚴。最後俄國召回駐京代表及館員二十餘人,北京政府與蘇俄外交關係斷絕,而被逮捕的以李大釗為首的20名共黨份子則被處死。
背景:
1926年4月,張作霖為首的奉系控制北京,成立安國政府。北京政府調查得知,與馮玉祥關係密切,又身兼中國共?黨北方負責人、蘇俄共?國際代理人的李大釗與其所屬秘密機關,從事大量軍事情報工作,並且藏匿軍火,協助蘇聯介入中國內戰,威脅北方政權。
當時李大釗藉由外交庇護,躲藏在東交民巷的蘇聯大使館原俄國兵營中。根據《辛丑條約》,使館區中國軍警不准入內,享有治外法權,然而由於李大釗將國民黨和共?黨在北京的機關一起搬進蘇聯使館,引起其他國家駐華使館懷疑,加上蘇俄革命後,便宣布廢除不平等條約,因此當張作霖函商外國領事團,要求進入使館區緝捕,領事團認為蘇聯使館已不受《辛丑條約》保護,同意張作霖派遣軍警進入使館區進行搜查。
Top
發生過程:
1927年4月6日,京師員警廳總監陳興亞取得公使團簽字批准後,率領軍警進入蘇俄使館、遠東銀行和中東路辦事處,進行9小時搜捕行動,逮捕藏匿在舊俄衛隊兵營的李大釗等60多名中國人以及15名蘇聯人,並截獲大批來不及被蘇俄武官焚毀的秘密檔案以及槍枝彈藥和旗幟印信,檔案中包括蘇聯政府和共?國際對駐中國各分支的聯繫證據和指令。
4月18日,京師警察廳公布由精通俄語的察哈爾外交特派員張國忱根據查獲文件編譯的《蘇聯陰謀文證》,其中《致駐華武官訓令》尤其引發世界矚目,這份文件指示,蘇俄下屬組織可以「為引起外國干涉,不惜搶掠和殺人,組織反歐暴亂。」政界和媒體認為,這個訓令就是同年3月在南京發生的中國軍人劫掠英美領事館人員、引發英美軍艦與北伐軍互相開火的原因,而當時國民政府則是將製造動亂的元兇指向北洋軍。
歷史影響:
此次搜查俄使館之最大發現,為查獲大批蘇俄赤化中國之軍事、政治秘密文件,達百數十箱之多。北京當局於四月十二日起,陸續公布,擇其要者譯為中文,次要者舉其目錄,後來編輯為「蘇聯陰謀文證彙編」一書,使俄國企圖赤化中國的野心暴露,也為不久之後蔣中正在上海發動的清黨行動提供合理依據。
共黨方面,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在此行動中被捕,由於他是北京大學著名教授,受到各方注意,北洋政府前高級官員和北大校長等都出面營救,但張作霖徵詢前線軍隊將領如張學良、張宗昌、孫傳芳等六位的意見之後,決定依法究辦。4月28日,李大釗與其他19名被判為情節重大的共黨份子被處以絞刑,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先烈。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