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飛虎隊
飛虎隊
時間
1941年08月01日 ~ 1942年07月04日
地點
同古、昆明、重慶、仰光
相關人物
陳納德
、羅斯福、
蔣中正
、
宋美齡
、陳一白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飛虎隊的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中華民國成立,由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因其插翅飛虎的隊徽和鯊魚頭形的戰機機首而以「飛虎隊」聞名於世。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空軍損失很大。國民政府因此向美國提案,希望美方能提供飛機、人員以支援中國作戰。幾經波折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允許美國陸、海軍的航空人員參加美國志願航空隊,納入中國空軍序列參與作戰。1941年8月1日,美國志願航空隊正式成立,由美國退役上尉、中國航空委員會顧問陳納德( Claire Lee Chennault )擔任指揮官,下轄三個戰鬥機中隊。
背景:
中華民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主要由美國退休飛官上尉陳納德所創立。應國民政府的邀請,陳納德於1937年初到中國,以其人脈和技術獲得蔣中正及宋美齡的信任,並以空軍上校的待遇被聘任為中華民國空軍顧問之職,協助發展中華民國空軍及訓練飛行員。面對日軍威脅,陳納德利用中國的戰略縱深建構出一套原始的預警網防衛重慶,同時他估計只要手上有100架驅逐機以及優秀的駕駛員就可抵抗日軍空中威脅。
1941年4月,蘇聯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蘇日雙方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對方之領土完整,不予侵犯;蘇方承認滿洲國的獨立地位及領土完整,日方則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戰爭對象,另一方應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隨後蘇聯撤走了蘇聯航空志願隊。陳納德受蔣中正所託,成立以美國飛行員組成之美國志願航空隊。陳納德到美國宣傳中國之抗戰,並且取得羅斯福總統的支持。在1940年底至1941年從租借法案替中國爭取到英國不想接收的Hawk-81A2(P-40C戰鬥機),這批戰鬥機約100架,又獲批准讓美國現役、退役及備役軍人到中國作戰。
陳納德在美國招募約一百名飛行員,當中40名來自陸軍航空隊、60名來自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其中多數為後備役軍官,也有少數為美國政府授意下自航空隊中自願退役轉往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服役之飛行員。不過這些飛官有飛過戰鬥機訓練者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是從轟炸機單位招募而來;另外亦招募了約200名地勤人員。飛行員名義上為中國「中央飛機製造廠」僱員,飛行員月薪600美元(1942年美國陸軍航空隊飛行員月薪最多347美元),小隊長月薪650美元,中隊長月薪700美元。另外擊落每架日機有500美元獎金。原來計劃的志願航空隊分三個大隊,包括兩個戰鬥機大隊及一個轟炸機大隊;但至偷襲珍珠港時只成立了一個戰鬥機大隊。
1941年秋夏之間,志願航空隊的飛行員開始抵達緬甸編訓。陳納德被飛行員稱為「老頭子」,飛行員則學習以柯蒂斯─萊特公司P-40與日機作戰的技巧,包括以團隊作戰,高度優勢攻擊日機,並且避免日機進行水平面的迴轉纏鬥。志願航空隊面對的問題並不少。部份招募的飛行員作戰經驗不多,空中射擊技術不佳,亦有人借故離隊。由於運輸困難,各項設備及戰機很遲才到達前線。志願航空隊最多時只有約62架戰機及飛行員處於作戰狀態。在陳納德的指揮下,將能力較低或者是拒絕執行戰鬥任務的飛行員轉至文職,並使其中一至兩個中隊在備戰狀態。
Top
發生過程:
1941年8月1日,美國志願航空隊在緬甸同古正式成立,由陳納德擔任指揮官,下轄三個戰鬥中隊:第一中隊稱為「亞當與夏娃」(Adam & Eves);第二中隊稱為「熊貓」(Panda Bears);第三中隊稱為「地獄天使」(Hell's Angel)。
12月20日,飛虎隊首次參與作戰。當日,空軍前敵總司令部電訊監察臺偵測到日本82中隊10架九九式輕轟炸機在毫無護衛下由越南起飛轟炸昆明,監察臺總薹長陳一白將軍急告陳納德所有戰機都升空迎擊,入侵日機10架,被飛虎隊攔擊,倉皇丟棄炸彈返回。飛虎隊號稱擊落5架,不過日本戰報確認損失的只有第二編隊的3架轟炸機,其它飛機中陣亡2名機組員,而飛虎隊1架P-40因燃料用盡在機場迫降損失。這次空戰勝利讓接下來整年西南地區再也沒有從越南攻擊的轟炸機隊。
第三中隊則在日本對英美宣戰後,保衛緬甸仰光,在12月23日至25日的日本轟炸中,聲稱擊落約90架轟炸機。之後至1942年3月,各中隊輪流駐守仰光,直至仰光陷落後撤回中國,在撤離緬甸時銷毀了維修中來不及運回的22架P-40。
由於飛虎隊於1941年12月20日的空戰中創下了自從零式戰鬥機肆虐中國戰場以來的首次空戰勝利,隨後在緬甸戰場上盟軍失利時又算是一支創下較多擊落日機戰果並且體面撤出緬甸的盟國空軍單位,因而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受到美國與中國的大力宣傳,官方說法認為有299架日軍飛機與1000名的日本飛行員在與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交手時遭到擊落或在地面上被擊毀,因此創造了18位王牌飛行員。
1942年7月4日,美國政府將在中國的美國志願航空隊納入美國陸軍正式編制,改編為第10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脫離中國空軍序列,飛虎隊正式解散。其中除少數飛行員繼續留在中國外,大部分的飛行員選擇回到美國。
歷史影響:
飛虎隊在1941年8月1日成立於緬甸,此後經過數個月的訓練,在12月20日首次參與對日作戰,至1942年7月4日即解散,存在時間不到一年,實際作戰亦僅七個多月。但由於當時蘇聯與日本達成中立協議,致使蘇聯航空隊完全撤離中國戰場,中國本身空軍僅剩約50架可升空作戰的戰機,等於喪失制空能力。飛虎隊的成立,適時填埔了中國空軍實力的不足,再加上其戰績輝煌,據估計共擊落日機二百餘架,擊斃日軍約1500人,「飛虎隊」之名因而被許多人泛指為抗戰期間在中國作戰的美籍空軍單位。後來成立的第10航空隊第23戰鬥機大隊也認為自身繼承了飛虎隊犧牲奉獻的精神。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