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南京會議
南京會議
時間
1916年05月18日 ~ 1916年05月28日
地點
南京
相關人物
南京會議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馮於1916年4月1日和16日公開致電北京政府,勸袁及早退位。各省軍閥紛紛效尤,亦先後通電勸袁世凱迅速退位,袁世凱不得不派親信阮忠樞南下向馮國璋乞情。馮國璋在阮忠樞的請求下,答應聯絡各省,擔任調停。1916年5月18日,馮國璋、倪嗣沖與張勳邀集未獨立各省在南京召開代表會議,計有十七省派來代表與會,馮國璋意圖通過南京會議逼袁下台,由他取而代之。

但馮國璋、張勳、倪嗣沖三人雖聯合發起召集南京會議,然而他們三人卻是三條心,馮想利用這次會議造成他的第三勢力地位;張勳想做這個會議的盟主,以為他達到宣統復辟的有利條件;倪嗣沖則是忠於洪憲王朝,最終會議無疾而終,馮國璋反倒惹得一身腥。

背景:

袁世凱取消帝制後,四川方面與護國軍也隨即停戰,袁世凱派阮忠樞到南京拜訪馮國璋,要馮聯絡未獨立各省軍民長官發出一個擁袁仍居總統之位的聯名電,借以表示北洋系仍有團結表現。

馮國璋認為目前正和護國軍停戰談和,不能製造過份緊張的空氣使局面惡化。他主張最好先作內部的協調,聯合未獨立各省的軍政首長,在南京舉行會議,取得本身意見和步調的一致,才能有發言權。馮國璋這個意見袁當然同意,其實這是馮的一個詭計,他由北洋系的實力派借此而達成真正的北洋領袖地位,同時利用這個時機在政治上渾水摸魚,他想仿照辛亥革命各省代表在南京組織臨時參議院的辦法,選出臨時總統,然後召集國會,產生正式總統。他以東道主和盟主資格,被推為臨時總統是有可能的。同時還可以提出懲辦洪憲禍首和大赦黨人等條件以討好護國軍和國民黨。馮國璋的如意算盤中,包括他和梁啟超、陸榮廷的關係,他相信護國軍方面會爭取他來倒袁,如果他真被推為臨時大總統,在護國軍來說,也不必再流血就可以達到反袁勝利的目的。馮根據這個假想,就打電報請張勳、倪嗣沖二人提出解決時局的具體辦法,以便作為三人的聯合意見向南京會議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