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韓國光復軍
韓國光復軍
時間
1940年09月17日 ~ 1945年11月23日
地點
上海、重慶、漢城
相關人物
韓國光復軍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韓國光復軍,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朝鮮在華流亡政府)的軍隊,1940年9月17日成立於中華民國戰時陪都重慶,主要由在華的朝鮮人組成,主要對日軍進行游擊戰。總司令由池青天(化名李青天)擔任,參謀長為李範奭。韓國臨時政府於1919年在上海成立,初期手段多以暗殺日本政要人士為主,後經蔣中正與其領導人金九商談後,改以培訓武裝部隊抵抗日本為目標。隨著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韓國臨時政府也多次遷移,1940年終於抵達當時中華民國陪都重慶,並在國民政府協助下,成立韓國光復軍,與國軍共同合作抗日。至1945年抗戰勝利後,韓國光復軍才隨韓國臨時政府遷回朝鮮半島。

背景:

1910年8月,日本強行吞併大韓帝國,建立殖民統治。此後,朝鮮半島的人民抵抗運動不斷,最著名的是1919年3月在漢城爆發的三一運動。三一運動被日本鎮壓後,韓國獨立人士紛紛流亡中國或者/蘇聯遠東地區繼續從事獨立復國運動。七個臨時性的韓國政府先後成立,其中1919年4月13日在上海霞飛路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影響最為深遠。臨時政府選舉在美國的李承晚為總統(金九後來長期擔任臨時政府主席),並派代表參加法國巴黎和會控訴日本吞併朝鮮的罪行,要求和會作出恢復朝鮮獨立的決定。

隨著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國土逐步淪陷,韓國臨時政府也幾經輾轉,最終於1940年到達陪都重慶。此時臨時政府內部的黨派鬥爭基本結束,新成立的韓國獨立黨開始執政,朝鮮獨立運動人士金九為執行委員長。但此時朝鮮獨立運動的激進派──金元鳳領導的朝鮮民族革命黨尚未加入韓國臨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