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
時間
1936年09月 ~ 1945年08月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皇民化運動
資料來源:台灣尋根網
簡介: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動員台灣的人力、物力來因應戰爭局勢,故推動了一系列改造台灣人與培養愛國心的活動。

皇民化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

但隨著戰爭結束,日人退出台灣後,這些活動對於台灣人的影響,在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後,乃至於到現代社會,都造成了國族認同的問題。

背景:

1895年清日甲午戰爭爆發,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在日本接收過程中,遭到台灣民眾的強烈抗拒,包括地主、佃農及台灣原住民族等紛紛發起對抗,要求日本當局放棄佔領台灣。台灣官紳丘逢甲等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大總統,但在日清兩國交接後而日軍尚未進入台北城之前,丘、唐等人即已逃往中國。

此後,臺灣總督府將台灣住民依據族群關係大致分為三級:在台日本人、台灣漢人及蕃民,社會地位及享受的權利依次降低和減少。

台灣日治時期分為三階段,第一段時期自1895年5月的乙未戰爭起,一直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在此約二十年內,以台灣總督府與日軍為主的日方統治,以軍事力量壓制武裝抗日運動之外,也嚴密控制住整個台灣社會。

自西來庵事件發生的1915年開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為止。日本對台灣採取同化政策的內地延長主義,也就是將台灣視為日本內地的延長,目的在於使台灣民眾成為完全之日本臣民,效忠日本朝廷,加以教化善導,以涵養其對國家之義務觀念。

而皇民化運動時期,則是日本殖民台灣第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