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兩淮保衛戰
兩淮保衛戰
時間
1946年08月21日 ~ 1946年09月22日
地點
江蘇淮陰、淮安
相關人物
張靈甫
、
陳毅
、
粟裕
、
李延年
資料來源:中華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兩淮保衛戰為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軍和中國共產黨部隊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初期,為爭奪當時江蘇省北部兩座重要的縣城淮陰、淮安而展開的戰鬥。結果國民政府獲勝。
1946年7月,張靈甫率領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在南京誓師,之後被調至蘇北前線,向蘇北新四軍進攻,國軍連占宿遷、泗陽、淮陰、淮安等城,以及寶應等重鎮和十幾座縣城。
儘管在接管該地區的過程中國軍傷亡14000餘人,卻只是滄海一粟,戰果遠更豐碩。山東共軍援軍聽聞兩淮失守,退到漣水地區,戰鬥結束。
國軍的這場勝利對共軍士氣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一些共產黨員將共軍此敗歸於共軍領導毛澤東犯了和內戰後期蔣中正一樣的以不現實的戰略目標干涉當地指揮的錯誤。
這場戰役意外的政治餘波,也成為幾十年後文化大革命期間,共軍指揮官粟裕因在此戰中的避戰作為遭到批評的理由。
事件背景:
泗縣之戰後,國民政府將整編74師和整編26師的一個旅從淮南重新部署到淮北,到1946年8月中,國民政府已奪取包括朝陽集、廟山圩在內的地區。
19日,國軍在當地的軍區司令員陳誠在徐州召開軍事會議,決定了國軍下一步的戰略:由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率四個師向東穿過湖北的津浦鐵路推進。
當時華中戰場上的形勢是,南線國軍經過蘇中數戰,被阻截於海安、如皋以南地區,它所占的海安、如皋已成孤立的據點,北線國軍,經過兩戰後,與山東野戰軍對峙在兩淮以北一線。種種跡象表明,國軍正在重整部署,調兵遣將,策劃第二期作戰,企圖南北對進,會攻兩淮。
共軍高層判斷,戰場將由華中解放區前部向縱深發展轉移。但是轉移的時機、方向和轉移後的布局,則尚待觀察和制定。
Top
發生過程:
8月21日,國軍開始向睢寧、宿遷、台兒莊推進。遵照共軍高層指揮指令,陳毅指揮的山東共軍在睢寧以東重整,試圖伏擊進軍中的國軍。但他們的計劃被老練謹慎、不給他們提供合兵機會的國軍挫敗。
因大雨,雙方都被迫中止軍事行動,8月底,陳毅部山東共軍撤退到泗陽重整並重新補給。9月初,國軍整編69師和整編74師在宿遷和睢寧地區停止進軍,第七軍的兩個師則在泗陽以北的洋河和凌河地區停止進軍。雙方被迫接受大自然的安排。
這場大雨導致的中止給了共產黨重審戰略的機會,但不幸的是,重新形成的戰略最終導致了共產黨在戰役中的失敗。9月4日,陳毅為自己的山東共軍的下一步行動提供了三種選擇:第一種,移師北面的沭陽,面對即將到來的國軍整編74師和整編69師,確保和魯南的聯繫,但這樣將只有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守淮陰,顯然不夠;第二種,攻洋河鎮,與至少有2個師的新桂系國軍作戰,但這樣不划算;第三種,等候,如果新桂系國軍來攻,則會遇伏,如果不來,則陳毅指揮的山東共軍將等候直至國軍開始向東推進,他們再北上與國軍作戰。
國軍的進攻以閃電戰開始,完全出乎敵軍意料:10日,國軍整編28師和整編74師攻打洋河鎮和倉集一帶地區,直接威脅淮陰。陳毅被迫再次重新調整軍隊部署:命蘇中的華中野戰軍第5旅、第13旅去淮陰助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沿大運河南岸建立防線,攻打海安的共軍放棄原計劃回到淮陰支援這座受到威脅的城市。
12日,國軍第七軍渡過大運河,奪泗陽,逼近淮陰。13日,國軍整編74師從第七軍右翼發起進攻,從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手中攻取袁莊和徐莊。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副司令員饒子健親自率第七十五團反攻,但沒有成果,守軍只能退守碼頭。
15日,國軍整編74師攻大運河東岸碼頭,晚上成功將由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和華中野戰軍第13旅組成的守軍逐出據點,奪取碼頭和鄰近的楊莊。第13旅旅長皮定均和本旅第一團到淮陰時,嚴重低估國軍,命令本旅的三個團各出兩個營反攻國軍。此想法受到第二團團長鍾發生的強烈反對。鍾發生較先來到淮陰城,曾與國軍交戰,更明白於敵軍的潛力。鍾發生稱第一團中午到淮陰城,對戰局和地理更明白,而第三團剛到,故最好第一團和第二團戰鬥,而第三團預備,但被皮定均駁回。結果,第13旅對剛渡過大運河的整編74師共發起9次進攻,都被擊退,傷亡600餘人,為該旅曾受到的最大損失。整編74師和整編28師共計四個旅在空中炸彈和大炮炮擊掩護下分兩撥攻城,而共軍從山東來的援軍則被第七軍成功阻止。在南邊的河邊地區,因大雨和缺乏船隻,共軍援軍徹底受阻。
共軍反攻失敗意味著當守軍被壓縮到城牆邊時,失守已指日可待。19日黎明前,國軍整編74師的兩個連匍匐通過守軍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和華中野戰軍第13旅的聯合防區,到達城門,生擒一名下級幹部後,獲取了口令。在交戰前,這兩個國軍連偽裝成城外回城重新補給的共軍,從南門入城。傍晚開戰時,城內國軍開門,攻城國軍一起湧入,守軍無奈棄城。
21日,共軍在激戰後放棄淮安,次日國軍宣布攻占淮安。儘管在接管該地區的過程中國軍傷亡14000餘人,卻只是滄海一粟,戰果遠更豐碩。山東共軍援軍聽聞兩淮失守,退到漣水地區,戰鬥結束。
歷史影響:
此戰中,共軍的蘇中解放區治所淮陰城被前進的國軍所奪,國軍的這場勝利對共軍士氣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一些共產黨員將共軍此敗歸於共軍領導毛澤東,以不現實的戰略目標干涉當地指揮的錯誤,但這是一場延續至今的辯論點。
另一方面,很多共產黨員也支持粟裕避免與國民黨交戰而撤退的決定,因儘管放棄兩淮地區的後果嚴重,農民階級的共軍在當時是不能和攻打他們的精裝國軍匹敵的,當然沒有機會殲滅對手。如果不惜代價守住該地區,可能共軍自己反被全殲。
事實上,戰後,國軍自信到了在電台通信中不加密的地步,以致每一步調動都被共軍所知,儘管共軍有此便利,因覺察到當時自己還不夠強大,仍選擇避免直接和國軍對抗。僅因這一地區是解放區的心臟和治所就誓死守衛對共產黨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這場意外的政治餘波也成為幾十年後文化大革命期間,粟裕因在此戰中的作為遭到批評的理由。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