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慶祝抗戰勝利
慶祝抗戰勝利
時間
1945年08月15日 ~ 1945年09月03日
地點
中國、同盟國
相關人物
蔣中正
、
重光葵
、
梅津美治郎
、
徐永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語:Victory over Japan Day,一般簡稱「V-J Day」)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日本投降從而戰爭結束的日期及其後每年的紀念日。由於戰事在各國終止的日期不等,此日在各國也有不同的紀念日期。美東戰時日光時間(UTC-4)1945年8月14日凌晨,美國接獲日本向《波茨坦公告》各國傳遞的投降決定,當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向全國宣布了這一消息;美國羅德島州的「勝利日」(8月第二個週一)即紀念8月14日。日本時間8月15日正午,日本昭和天皇向全國廣播了《終戰詔書》;同日重慶時間上午十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特級上將發表了《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
日本的「終戰日」、韓國的「光復節」、朝鮮的「祖國解放紀念日」即紀念8月15日。日本時間1945年9月2日上午,日本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與同盟國簽訂《降伏文書》;美國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定於9月3日,而中華民國將9月3日定為「軍人節」。1945年9月3日,日本向國民政府投降,抗戰勝利。
與「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相對的是1945年5月8日(部分國家定在5月9日)的「歐戰勝利紀念日」(Victory in Europe Day,一般簡稱「V-E Day」)。
事件背景:
1945年8月15日重慶時間早晨7時整,從當時同盟國主要四國的首都:重慶、華盛頓、倫敦、莫斯科,用華語、英語、俄語向戰場上雙方海陸空軍隊、世界各國,通過無線電廣播,播發內容一致的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無條件投降。
日本則稱此日為終戰日(日語:終戦の日)或終戰紀念日(日語:終戦記念日)。日本標準時間當天中午12時整,天皇裕仁通過電台廣播向日本民眾宣讀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的《終戰詔書》。同一天早些時候,日本政府就已經通過在華盛頓的瑞士使團,告知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日本願意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由於日本是軸心國中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因此,在歐戰勝利日後的三個月的V-J日,就被視作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誌。不過,日本正式簽字投降,還要等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時區)。當天,日本政府和軍隊的代表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艦的甲板上,簽字向同盟國投降。
V-J日有時也被稱作太平洋戰爭勝利日(V-P Day,Victory in the Pacific Day)。因為有人提出「V-E Day」這個名字,沒有把「德國」放進去,而日本的國名卻放在了「V-J Day」中。但是由於整個太平洋地區只有日本一個軸心國,因此這個命名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顯得不是十分必要。
Top
發生過程:
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代表、外務大臣重光葵及軍方代表、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海軍戰艦密蘇里號的甲板上,簽字向包括中華民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徐永昌代表中國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確認。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規定自9月3日(日本簽訂降伏文書翌日)起放假一天,懸旗慶祝三天。並通過決議,規定從次年開始,每年的9月3日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中華民國政府後來為了統一中華民國國軍各軍種節日,於1955年起將對日抗戰勝利紀念日改作為陸海空三軍的軍人節。
1949年12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制定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將8月15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但此法只推行了一年。
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通知:「本院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所公布的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曾以八月十五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查日本實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簽字於投降條約以後。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九月三日」,重新將「抗戰勝利紀念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3日。
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修訂頒布的新辦法中沿用了這一修改後的紀念日。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70號《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發布,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修訂發布)中發布的有關抗日的紀念日有「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以法規的形式確定了抗日戰爭紀念日。
1945年V-J日當天,最廣為流傳的一個經典鏡頭就是在紐約時報廣場上,一個年輕水兵抓住從身邊經過的一位女子熱吻的照片《時代廣場的V-J日》(V-J day in Times Square,又譯《勝利日之吻》)。後來,這幅由阿爾弗雷德·艾森士塔特(Alfred Eisenstaedt)拍攝的照片被生活雜誌刊登並廣為流傳。但也有人稱此照片為後來擺拍而非當天實景。不過無論如何,這幅照片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後每年的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均有情侶在時代廣場及其他地方模仿這一親吻動作。
歷史影響:
除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在1946年至今的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均將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而中華民國國防部為了統一各軍種節日,因此選擇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日作為中華民國的軍人節,該日各軍種均有慶祝活動。依據中華民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軍人節依國防部規定放假。軍人節同時也是中華民國政府舉行中樞秋祭的日子,依照慣例,總統、五院院長等中央政府要員親臨國民革命忠烈祠,向奉祀祠內的眾多殉職軍人以及對國家有功的人員表達最深的敬意。
而香港在殖民地時期稱「香港重光紀念日」(8月30日,殖民地政府重新管轄的日期),為公眾假期;1997年後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八月第三個星期一),首兩年為公眾假期,但自1999年起取消,改於每年11月第2個星期日的和平紀念日,於中環皇后像廣場的和平紀念碑舉行紀念活動。政府2015年7月立法將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訂為2015年的額外法定假日及公眾假期,該額外假日為一次過的特別安排。
日本則稱為終戰紀念日(8月15日)。南韓稱光復節(8月15日)。北韓則稱解放紀念日(8月15日)。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