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時間
1927年07月10日 ~ 1931年02月18日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林獻堂
、
蔣渭水
、李應章、
蔡培火
、黃周、蔡式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臺灣民眾黨成立於台灣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年)7月10日的台中市新富町聚英樓,是台灣人成立的第一個政黨,成立大會由蔡式穀主持。最初在臺灣總督府多方的阻撓下,林獻堂、蔣渭水等人不斷更換黨名、修改黨綱,從「台灣自治會」、「台灣民黨」,最終在有條件的允許下成立。初期主要人物有李應章、蔣渭水、林獻堂、蔡培火、黃周等人,黨旗最早為仿中國國民黨黨旗的「上青下紅中央白日」之黨旗,後改為仿中華民國國旗的三星黨旗。
臺灣民眾黨自許為改革先鋒,以「實現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由」為民眾黨三大目標[6]、以「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改廢社會之缺陷」為的三大綱要。
1931年(昭和6年)2月18日台灣民眾黨第四次全體黨員大會進行中,台北警察署長出現會場並出示「結社禁止命令」,當場聲明台灣民眾黨業已被取締,解散了台灣民眾黨。
事件背景:
自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進行時,台灣有識之士即開始籌組政治結社。昭和二年(1927年)5月29日下午三時,於台中市聚英樓宣布組成「台灣民黨」,發出宣言決議,選出蔡式穀、蔡培火、蔣渭水及邱德金為臨時中央常務委員。然而隨即在6月3日被臺灣總督府當局以妨害治安為由依《治警法》第八條第二項禁止。
禁止後,台灣民黨舊幹部計畫重新籌組政治結社。之後預定名為「台灣民眾黨」。並推謝春木與政府交涉,6月16日,當局提出禁止奉民族主義及禁止蔣渭水不能支配為條件。謝氏表示組織為合議制,並且不表明民族主義。最後定於7月10日舉行結黨式。
Top
發生過程:
7月10日下午三時,於台中市聚英樓原址舉行「台灣民眾黨」結黨式。出席黨員62人,推洪元煌為議長。通過黨則,選舉彭華英、黃周、謝春木、陳逢源、陳旺成為委員,發表綱領政策,台灣民眾黨正式成立。
臺灣民眾黨自許為改革先鋒,以「實現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由」為民眾黨三大目標、以「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改廢社會之缺陷」為的三大綱要。
在政治行動上,民眾黨曾提出市街莊議會由諮詢改為議決機關、議員由官選改為民選等要求,也曾因反對台灣總督府的鴉片吸食特許政策而向國際聯盟提出控訴。在1929年10月17日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口號中,就有「打倒阿片(鴉片)、打倒迷信、打倒惡習」。蔣渭水在《台灣民報》中也曾呼籲破除「燒金紙、吸鴉片、祈安建醮、補運謝神,以及聘金婚喪之奢靡」的惡習,甚至禁止黨員打麻將,連內容充滿中國封建思想的歌仔戲,也受到台灣民眾黨的反對。
台灣民眾黨設有地方支部,之後為尋求農工階級的支持,1928年2月在蔣渭水的領導下還成立了「台灣工友總聯盟」。但後來由於工友總聯盟組成擴大,反而可以決定民眾黨行動、思想,再加上蔣渭水對工農運動的支持,使蔡培火認定蔣為第二個連溫卿,於是雙方又開始分裂。
1928年7月26日,台灣民眾黨第6次中央常務委員會始有「黨旗」與「黨章」的制定計劃;1929年1月2日,於台北本部事務所,召開第9次中央常務委員會,會中進行了黨旗、徽誌的討論。
黨旗選定常置委員會所提供仿中國國民黨旗的圖案,由蔣渭水說明黨旗包含的意義:「上青下紅,中央白日,青即全民運動,紅即階級運動,白日即太陽,乃表示光明之意義。」
黨章制定也決定「照黨旗之圖案縮小」。決議案並經中央執行委員會,照原案通過。
1929年10月6日,蔣渭水在第11次中央常務委員會,提出修改的黨旗圖案:「黨旗左上角旗面四分之一處為藍地,意即黑夜,藍地中有三顆星,代表黨的三大綱領;而其餘四分之三的旗面為紅色,意即熱血。全體的意思即以熱血要求解放。」這次修訂,成了「台灣民眾黨」正式黨旗。
最後林獻堂等創黨元老再度出走,於1930年8月成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1930年代,隨著日本國內軍國主義高漲,終於在1931年(昭和6年)2月18日台灣民眾黨第四次全體黨員大會進行中,台北警察署長出現會場並出示「結社禁止命令」,當場聲明台灣民眾黨業已被取締,解散了台灣民眾黨,並同時逮捕蔣渭水、陳其昌、許胡、盧丙丁、梁加升、廖進平、李友三、張晴川、楊慶珍、蔡少庭、陳天順、黃江連、楊元丁、黃傅福、林火木、黃白成枝等幹部十六人(翌日釋放)。同年8月,蔣渭水逝世。
歷史影響:
台灣民眾黨是台灣人成立的第一個政黨,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其初期的運動路線是調和民族運動和階級運動。而台灣民眾黨不僅從事 政治抗爭活動,也配合其外圍組織 「台灣工友總聯盟」進行勞工運動。此外,文協時代的文化啟蒙運動仍繼 續進行,對於糾正社會上落伍敗壞的風俗,提昇民眾的生活品質,也相當注意。但在總督府 「妨害安寧秩序」的大帽子下,台灣民眾黨只維持了3年又7個月的活動。
台灣工友總聯盟和民眾黨的密切關係,當台灣民眾黨遭取締後,台灣工友總聯盟有意「弟承兄志」,於1931年在聯盟本部召開常置委員會,「為檢點過去的工作,重整此後的旗鼓」,共商大計。但由於蔣渭水的逝世,在群龍無首下,不僅未能接棒,反而也走上瓦解之路。
戰後,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有不少前台灣民眾黨員遭到政府的迫害甚至致死,包括臺灣民眾黨基隆支部黨員楊元丁及臺灣民眾黨經濟委員會委員陳炘等人。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