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台灣革命同盟會
台灣革命同盟會
時間
1941年02月09日 ~ 1945年10月25日
地點
台灣、中國
相關人物
李友邦
、張邦傑、謝南光、
李萬居
、莊希泉、
宋斐如
、
連震東
、林忠
資料來源:台灣省政府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台灣革命同盟會於民國30年(1941)成立,其前身為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而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則是台灣獨立革命黨、台灣民族革命總同盟、台灣青年革命黨、台灣國民革命黨、台灣革命黨等五團體,「為集中力量共同奮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俾早日完成革命大業」所結成。
台灣革命同盟會成立宣言:「夫台灣自隋以來即為中華領土之一部分…祖國抗日勝利,固為臺灣民眾解放之唯一要素。」成立目標:「打倒日本軍閥,擁護祖國抗戰,光復臺灣。」
台灣革命同盟會為當時最具代表性、參加人數最多的在華台籍抗日團體。台灣革命同盟會的領導機構採主席團制,下轄北方執行部與南方執行部,北方執行部由李友邦的台灣義勇隊負責,活躍於浙江金華,而南方執行部則由張邦傑的革命黨領導,活躍於福建南部,積極從事各項抗日活動。當時於大陸台籍抗日團體中,有關台灣的主權及規畫相關議題,台灣革命同盟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事件背景:
1895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後,1920年代,不少台籍青年承先人遺志,輾轉來到中國大陸。在廣東、北京、武昌、上海、南京等地組織團體,有北京臺灣青年會、韓臺革命同志會、上海臺灣青年會、廈門臺灣同志會、閩南臺灣學生聯合會、中臺同志會、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臺灣民主黨等,從事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活動。
七七事變爆發後,台籍志士前往大陸人數漸多,其中有李友邦領導的臺灣獨立革命黨,謝南光領導的臺灣民族革命總同盟,林士賢、陳友欽領導的青年革命黨,柯臺山、宋斐如領導的臺灣人民革命黨,張邦傑領導的臺灣民族革命黨等。
1940年3月29日,台灣獨立革命黨、台灣民族革命總同盟、台灣青年革命黨、台灣國民革命黨、台灣革命黨等五團體,結成台灣革命團體聯合會。此為台灣革命同盟會前身。
Top
發生過程:
1941年2月9日,臺灣獨立革命黨、臺灣民族革命總同”、臺灣青年革命黨、臺灣國民革命黨、臺灣革命黨等組織代表齊聚重慶,李友邦、李萬居、劉啟光、張邦傑、李友欽等解散臺灣革命團體聯合會及所屬各團體,成立臺灣革命同盟會。
臺灣革命同盟會的領導機構採主席團制,下轄北方執行部與南方執行部,北方執行部由李友邦的臺灣義勇隊負責,活躍於浙江金華,而南方執行部則由張邦傑的革命黨領導,活躍於福建南部,積極從事各項抗日活動。當時於大陸臺籍抗日團體中,有關臺灣的主權及規畫相關議題,臺灣革命同盟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華臺籍抗日團體臺灣革命同盟會,其中央執行委員會於民國31年(1942)1月6日依據該會南方執行部主席張邦傑向國民政府提出5點有關臺灣事宜,懇請政府宣布臺灣為中國領土,與其他失地一併收復,並針對視在華臺人為敵人、以敵產名義沒收私人財產等提出抗議,要求政府應視臺人為中國人平等對待,釋放被拘禁之善良臺灣同胞,以及歸還其被沒收的財產。
民國32年(1943)11月27日三國領袖舉行開羅會議,聯合發表「開羅宣言」,宣布戰後臺灣歸還中華民國。臺灣革命同盟會對此大為振奮,再度向行政院呈請設立臺灣省政府籌備處,以便研究計劃臺灣各種行政設施並準備光復後之復員工作,亦可為開羅會議後中國決心收復臺灣之表示,並擬訂「臺灣省政府籌備處設立要綱」及「臺灣省政府籌備處三十三年工作計畫書」,提供參考。
「開羅宣言」讓戰後臺灣歸屬議題明朗化,國民政府依據「開羅宣言」,對於收復臺灣更為積極。當臺灣革命同盟會呈請設立臺灣省政府意見後,外交部認為可設立臺灣復治籌備處,任務似應置重於擬定收復臺灣一切政治經濟計畫,並訓練接收之人材,以及擬定收復後各項施政計畫。內政部認為先交由中央設計局詳加研究,妥為計畫,以免臨時周章,似毋庸先行成立籌備處。行政院除了報請中央設計局研究外,內部認為收復臺灣,黨應為先鋒,臺灣黨務由組織部主持辦理,籌備處可暫不設立,俟軍事進展相當程度後再議。最後由蔣中正指示在中央設計局內成立「臺灣調查委員會」,以此作為規劃收復臺灣的機構。
歷史影響:
戰後,臺灣革命同盟會常務委員會決議成立協助收復臺灣工作委員會,擬設立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四組分擔辦理,推舉張邦傑為軍事組組長,陳幸西、王民寧為組員;李萬居為政治組組長,謝南光、謝掙強、林鴻鳴為組員;莊希泉為經濟組組長,王蘊玉、蘇鐵化為組員;宋斐如為文化組組長,林忠、連震東為組員。懇請國民黨中央,派遣臺籍志士參加復臺實際工作,委以大任。
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臺灣革命同盟會的成員積極參加臺灣光復工作,對戰後臺灣接收與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友邦被國民黨中央任命為三青團臺灣區部籌備處主任。王民寧等代表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參加了9月9日南京受降儀式,黃國書參加臺灣軍事接管工作。宋斐如任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副處長,連震東任臺北州接收委員會主任委員。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