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台北帝國大學
台北帝國大學
時間
1928年03月16日 ~ 1945年11月15日
地點
臺灣臺北
相關人物
幣原坦、三田定則、磯永吉、野副鐵男、荒勝文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臺北帝國大學,簡稱帝大、臺北帝大,設立於1928年3月16日,是一所位於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的舊制(大日本帝國)國立綜合大學,也是日治時期51年間,台灣僅有的一所大學。
臺北帝大為1945年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臺大)前身,以及今日國立中興大學(興大)前身的一部分(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校本部所在地為富田町47番地。
帝大籌備階段以「臺灣大學」、「臺灣帝國大學」的校名最常用,但為避免「臺灣帝國的大學」的誤解,遂定名為「臺北帝國大學」。事實上,9所帝國大學當中,就有6所是以「城市」定名的。
在2007年,帝大校史獲得臺大校方追認,臺大的起點從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前推至1928年(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舉辦80週年校慶。
事件背景:
明治19年(1886年)日本政府依據帝國大學令,將東京大學改為帝國大學(明治31年改為東京帝國大學,昭和32年改回東京大學),明治30年(1897年)京都帝國大學(今京都大學)設校,此後,東北(在仙台)、九州(在福岡)、北海道(在札幌)、大阪、名古屋等地的帝國大學也陸續設校。
相對於日本本土(內地),在殖民地(外地)方面,也陸續開始籌備帝國大學設校。在朝鮮設立地京城帝大(今首爾國立大學的基礎,),於大正十三年(1924年)首先創立。
大正十一年(1922年),臺灣總督田健治郎開始規畫成立帝國大學。
大正十四年(1925年),第十任總督伊澤多喜男開始具體籌備相關事宜,並一改原先的殖民教育政策,認為「應以真正地成為發展臺灣文化中心為創設目標」。
昭和三年(1928年)3月16日,正式創校。起初只有文政學部、理農學部(當年4月1日開課),以及附屬的農林專門學部(今國立中興大學)。
Top
發生過程:
1928年3月16日台北帝國大學依據敕令第30號成立。設置文政學部、理農學部與附屬圖書館。 在文政學部,設立哲學科、史學科、文學科、政學科等四個學科。在理農學部,設立生物學科、化學科、農學科、農藝化學科。
在文政學部,設立國語學・國文學、東洋史學、哲學・哲學史、心理學、土俗學・人種學、憲法、行政法等講座。在理農學部,設立植物學第一(植物分類及生態學)、動物學第一(水產動物學、比較生理學)、地質學第一(地質學、地史學、古生物學)、化學第一(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植物病理學等講座(敕令第33號)。
1928年4月1日文政學部與理農學部開課。在理農學部,設置附屬植物園、附屬農場。合併臺北高等農林學校,在那裡設立附屬農林專門部。 在文政學部,增設東洋倫理學・西洋倫理學、西洋文學、經濟學、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氣象學、農藝化學第一(土壤肥料學)、應用菌學、昆蟲學・養蠶學等講座。文政學部共開設12個講座、理農學部10個講座(敕令第49號)。
1928年12月26日為了準備擴充1929年度的開課講座,在文政學部增設四個講座、理農學部9個講座(敕令第287號)。 在文政學部,增設南洋史學、東洋哲學、教育學・教育史、政治學・政治史等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植物學第二(植物生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第二(有機化學)、農學・熱帶農學第一(農業經濟學)、農學・熱帶農學第二(園藝學)、農藝化學第二(農產利用學、食品製造學)、農產製造學・製糖化學、農業工學等講座。
1929年4月10日增設文政學部四個講座、理農學部一個講座,各學部擴充為20個講座(敕令第60號)。 在文政學部,增設東洋文學、國史學、法律哲學、經濟學第二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動物學第二(比較形態學、哺乳動物學)講座。
1930年2月26日為了準備擴充1930年度的開課講座,在文政學部增設四個講座、理農學部四個講座。各學部擴充為24個講座(敕令第32號)。 在文政學部,增設國語學・國文學第二、言語學、西洋史學・史學・地理學、民法・民事訴訟法第二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農學・熱帶農學第三(作物學)、農學・熱帶農學第四(育種學)、農藝化學第三(營養化學)、畜產學等講座。
1931年頒布學位令,實施學位授與制度化。1936年1月1日 設置醫學部。 醫學部由解剖學第一、解剖學第二、生理學第一、生理學第二、生化學、病理學第一、細菌學等講座所構成。
1936年3月31日醫學部開課。整合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在那裡設置附屬醫學專門部。
1937年1月1日醫學部增設五個講座,共擴充為12個講座。 增設病理學第二、寄生蟲學、藥理學、法醫學、內科學等講座。
1937年8月7日 在文政學部增設一個講座、理農學部增設兩個講座。文政學部擴充為25個講座、理農學部26個講座(敕令第409號)。文政學部增設商法講座,理農學部增設地質學第二(岩石學、礦物學、礦床地質學)、化學第三(無機化學)講座。
1938年1月11日醫學部增設臨床系8個講座,共擴充為20個講座。 增設內科學第二、外科學第一、外科學第二、產科學・婦人科學、小兒科學、眼科學、皮膚科學・泌尿器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講座。
1938年4月1日合併臺灣總督府臺北醫院,在那裡設置醫學部附屬醫院。
1939年1月1日醫學部增設四個講座,合計共24個講座。 增設衛生學、內科學第三、精神病學、齒科學講座。
1939年4月27日 附設熱帶醫學研究所。1940年3月30日 在理農學部,增設釀造學講座,將農產製造學・製糖化學講座改稱為製糖化學講座。理農學部共擴充為27個講座。
1941年4月4日 設置預科。理農學部增設家畜衛生學講座,共擴充為28個講座。
1942年預科移轉至七星郡士林街石角。1943年1月1日設置工學部。1943年3月13日 附設南方人文研究所(敕令第124號)・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敕令第125號)。
1943年4月1日 理農學部劃分為理學部與農學部(敕令第298號)。附屬農林專門部脫離並遷往台中市,改制為台灣總督府台中高等農林學校(即現在國立中興大學) 在理學部,增設植物學第三講座(植物形態學)。在農學部,增設畜產學・熱帶畜產學第二、家畜病理學講座。理學部共有12個講座、農學部共有19個講座。
1943年7月1日工學部開課。在工學部,設置機械工學第一(機械設計法、機械學、機械力學)~第二(蒸汽原動機)、電氣工學第一(電氣理論)、第二(電氣通信)、第三(電氣機械)、應用化學第一(酸鹼工業、鹽類、肥料及瓦斯等)、第二(珪酸、鹽、工業化學(水泥及玻璃))、第三(工業電氣化學)、第四(炭水化學及發酵)、土木工學第一(混凝土工學)、第二(橋梁)、第三(上水及下水)、材料強弱學、工業物理學、應用數學・力學、工業分析學,共計16個講座。
1944年4月4日理學部增設一個講座、農學部增設二個講座。理學部擴充為13個講座、農學部21個講座(敕令第229號)。 理學部增設化學第四(天然物有機化學)講座。農學部增設農學・熱帶農學第五(工藝作物學)、家畜內科學講座。
1944年7月1日工學部增設10個講座,共擴充為26個講座。 在工學部,增設機械工學第三(內燃機關)、第四(水力學及水力機械)、第五(機械工作法)、電氣工學第四(電力及應用)~第五(電氣測定法)、應用化學第五(石油及燃料)、土木工學第四(河川及港灣)~第五(鐵道及道路)、金屬材料學、工業地質學講座。工業分析學講座改稱為工業分析化學講座。
1945年4月10日農學部增設一個講座、工學部增設五個講座。農學部擴充為22個講座、工學部31個講座。 在農學部,增設家畜外科學講座。在工學部,增設機械工學第六(冷凍機冷藏法及冷房化學機械)、電氣工學第六(高周波電氣工學)、應用化學第六(脂肪油、芳香油、合成化學工業)、土木工學第六(構造力學)、建築學講座。
1945年11月15日 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改稱國立臺北大學。1946年1月正式定名為「國立臺灣大學」。
歷史影響:
台北帝國大學曾延聘許多知名專家學者前來教學,包括培育出蓬萊米的磯永吉、從阿里山特有的扁柏精油成分分析,發現「七角形芳香化合物群(Troponoid),並因而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的野副鐵男、成功再現人工原子核撞擊實驗。為亞洲第一次,世界第二次成功實驗,僅次於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荒勝文策(該加速器目前被國立臺灣大學校方展示於臺大物理文物廳,即原物理學講座原子核實驗室)。
台北帝國大學也是臺灣最早的現代綜合大學,籌設之初定位為只辦醫學和農學的實業大學,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如今校友涵蓋1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2名沃爾夫獎得主、1名圖靈獎得主及3名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的中華民國總統,是台灣最重要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