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婦女雜誌
婦女雜誌
時間
1915年01月01日 ~ 1932年01月28日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王蘊章、朱胡彬夏、張錫琛、杜就田、
葉聖陶
、楊潤、楊潤餘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婦女雜誌》1915年1月1日在上海創刊,月刊,16開本,17年共處17卷,每卷12期,出版者和發行者均為商務印書館,憑藉其發行觸角,《婦女雜誌》發行至全國各地以及海外。1932年1月28日,日軍炸彈將商務印刷館炸毀,《婦女雜誌》因此被迫停刊。
在十七年的辦刊史上,經歷了王蘊章、朱胡彬夏(女)、張錫琛、杜就田、葉聖陶、楊潤、楊潤餘(女)等六任主編,記錄了中國女性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記錄了女性的自身價值的轉變,女性在社會中地位的上升。讀者是較為固定的有中產階級背景的女學生及知識女性為主的女性群體。
事件背景:
女性主義在19世紀的歐美漸漸轉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因為當時人們越來越相信女性在一個以男性中心的社會中受到不平等對待。女性主義運動根源於西方的進步主義,尤其是19世紀的改革運動中。
女權主義運動影響了西方社會改變,包括婦女選舉權、更多的受教育權、與男性相同的更公平的工資待遇、提出離婚訴訟的權利、女性關於懷孕的自我決定權、占有財產的權利。
在20世紀之前,中國婦女被本質上地區別於男性。儘管道家認為代表陰、陽是同等重要的,但婦女仍然被認為處於較低的地位。《易經》寫道:「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婦女僅僅是男性的附庸,不被允許參與政治活動。在20世紀初,女性主義在中國萌芽,但由於封建思想依然嚴重,女權運動收效甚微。
Top
發生過程:
婦女解放思想經過清末民初時期的宣傳逐漸深入人心,在女學的發展下,出現了受過一定教育的女性,為女性雜誌提供了受眾,為這部分讀者提供服務是商務印書館出版《婦女雜誌》的初衷,同時,也是為了與 《中華婦女界》爭奪市場。
《婦女雜誌》主要欄目有:社說、論說、學藝、家政、名著、小說、譯海、國文范作、文苑、美術、雜俎、傳記、記述、女子商榷、調查、餘興、中外大事記等。
女子教育在前五卷中作為主要內容,以女學為女權的必要條件,表達了將新一代女性培養成掌握科學文化,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賢妻良母的意志;雜誌還強調了女性作為母親的身份,提倡學前教育,兒童教育,女子教育,鼓勵普通女性讀者為社會服務。這一時期出現了《警告纏胸女子》等號召婦女解放的文章。
《婦女雜誌》在涉足婦女問題領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在1916年朱胡彬夏主編期間表現明顯,所倡導新世紀女性所應有的品格和精神,強調女性在社會改造中能產生的作用,女星主編在刊物上發出女性的聲音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
1919年4月,北京大學的學生領袖羅家倫點名攻擊了商務印書館的大部分期刊,隨後商務印書館便對各個雜誌的主編進行撤換 。《婦女雜誌》立即轉變思路,由「宣揚賢妻良母」過渡到鼓吹婦女解放。不斷削減女性生活,家庭生活,育兒等方面的欄目,增加「自由論壇」、「評談」和「主張與批評「的部分,並特設「讀者俱樂部」,刊登讀者來信。倡導婦女解放和婚姻自由,抨擊封建倫理和夫權思想,針對「戀愛」和「婚姻」問題展開熱烈討論。
歷史影響:
《婦女雜誌》在1915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創刊,是一份面向女性發行的綜合性大型雜誌。至1932年1月28日商務印書館被日軍炸燬而停刊,前後長達17年。其發行地區包括國內各大城市及海外的新加坡等地。在近代中國,無論發行時間、發行區域、發行量,或是讀者群,社會影響,都是其他面向女性的刊物難以比擬的。
《婦女雜誌》的刊行期間,歷經五四醞釀、高潮、退潮期,以及國民革命期等重要歷史時期,因此《婦女雜誌》不僅為婦女研究,也為中國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具體而微的史料。
在十七年的辦刊史上,經歷了王蘊章、朱胡彬夏(女)、張錫琛、杜就田、葉聖陶、楊潤、楊潤餘(女)等六任主編,記錄了中國女性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記錄了女性的自身價值的轉變,女性在社會中地位的上升。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