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滿蒙獨立運動
滿蒙獨立運動
時間
1912 ~ 1916
地點
中國東北、蒙古
相關人物
貢桑諾爾布
、巴布扎布、
溥偉
、
載濤
、
載澤
、
鐵良
、
川島浪速
、
善耆
資料來源:互動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滿蒙獨立運動是20世紀初期日本帝國主義策動滿洲與蒙古脫離中華民國統治的運動,近代因為東北民族混合過度,加上日本撤退而式微。
滿蒙獨立運動是辛亥革命後,由日本軍部設關東都督府參與策劃並實施的旨在分裂中國的陰謀活動,是日本所謂「大陸政策」的重要步驟之一。
白1916年,袁世凱病死,黎元洪出任總統,段祺瑞出任總理。日本轉而支持段祺瑞,不再支持善耆等人。1916年,巴布扎布在林西縣被北洋政府的直系軍閥擊斃後,滿蒙獨立運動逐漸式微,善耆、貢桑諾爾布等滿蒙貴族也相繼放棄了建國夢想。
事件背景:
1911年10月爆發武昌起義,隔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剛剛成立,清廷宣布退位,大清帝國瓦解。日本浪人川島浪速等政客及在中國的日本軍人從中看到了一線曙光, 謀劃將滿蒙分離獨立,置於日本的統治之下。
川島浪速擁立清皇族肅親王組織宗社黨,以反對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挽救清王朝的滅亡。他幫助宗社黨人逃出北京,躲避進旅順關東軍都督府民政長官的宿舍內,密謀舉事。宗社黨人還組成了滿蒙獨立義勇軍政府。
同時,川島浪速積極活動,一方面試圖游說趙爾巽、張作霖起兵使滿蒙獨立; 另一方面在蒙古慫恿蒙古喀喇沁王起兵, 合併建立滿蒙王國。從日參謀本部派遣的高山公通大佐、松井清助大尉、多宗賀之少佐也參加進來,共同推動計劃。
Top
發生過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之後。當時漢人排滿情緒嚴重,滿清的大臣則試圖維持清朝統治。由滿族貴族組成的宗社黨主張向南方的革命黨開戰。但最終失敗,清朝滅亡。
當時的日本意識到中國即將動亂,計劃入侵中國。當時不少大陸浪人(前往中國活動的日本人)策劃支持滿洲、蒙古脫離中國獨立,也就是所謂的滿蒙獨立運動。其中以川島浪速最為出名。
川島浪速曾擔任清朝北京警務學堂的學長職務,並在此期間與肅親王善耆、蒙古喀喇沁王公貢桑諾爾布(善耆的妹夫)關係密切。川島浪速協助宗社黨成員秘密逃離北京,前往旅順;1912年,他得到了日本軍官貴志彌次郎、小磯國昭等人的支持,計劃擁立肅親王為主,慫恿貢桑諾爾布起兵響應,推動第一次滿蒙獨立運動,以建立滿蒙聯合王國為目標。
川島浪速試圖遊說趙爾巽、張作霖等起兵,但遭到張作霖的拒絕。最終日本政府與北洋政府達成和解後,軍部指示廢止計劃,第一次滿蒙運動以失敗告終。
1915年,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宣布廢除共和制並登基稱帝。各省紛紛起兵反袁,開展護國運動。日本的大隈重信內閣實行反袁政策,策劃第二次滿蒙獨立運動。川島浪速、肅親王善耆,以及蒙古貴族巴布扎布,在日本參謀本部、關東都督府等機關的援助下組織勤王復國軍,舉兵討袁並試圖復辟滿清。
但不久後袁世凱病死,黎元洪出任總統,段祺瑞出任總理。日本轉而支持段祺瑞,不再支持善耆等人。1916年,滿蒙獨立運動的蒙古族領袖巴布扎布,仍率部入侵內蒙古一帶。北洋政府派遣軍隊進行討伐,巴布扎布戰敗,次年在林西縣的戰鬥中被北洋直系軍閥的部隊殺死,一說被自己的部下殺死。滿蒙獨立運動逐漸式微,善耆、貢桑諾爾布等滿蒙貴族也相繼放棄了建國夢想。
歷史影響:
滿蒙獨立運動是日本帝國主義繼「二十一條」後策劃的一個陰謀。原來,日本對「二十一條」要求中的五號的保留,感到失望,便立即著手策劃新的陰謀,以圖挽回局勢。因而計劃使東北和內蒙古同中國內地分離,並建立傀儡政權,成為日本控制下的殖民地。這就是後來製造滿洲國的原始方案。
由於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勢力仍很薄弱,以及在華列強利益互有牽制,日本政府一直希望通過暗中操縱第三方力量來達到控制滿蒙等地區的目的。一方面既不得罪西方列強又不樹敵於中國民眾,另一方面能夠坐收漁利,在東北地區實行殖民統治,獲得更多利益。
滿蒙獨立運動失敗後,日本政府重新擬定了對華政策, 不 再急功冒進,而是循序漸進,積累力量。直到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才再度推出類似計畫,即扶植滿州國成立。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