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英帕爾戰役
英帕爾戰役
時間
1944年03月08日 ~ 1944年07月03日
地點
印度英帕爾
相關人物
威廉·斯利姆、牟田口廉也、佐藤幸德
英帕爾戰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日軍代號:ウ号作戦),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陸軍對英屬印度所發動的戰役之一,戰役從1944年3月開始,至同年7月結束,最後以日軍的慘敗收場,以單一作戰計畫損失規模而論;本戰役為日本帝國陸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傷最慘重的戰役。

在此役中,日軍由牟田口廉也中將統率,目標為奪取印度東北重鎮因帕爾。出征的九萬餘名士兵中,只有約1萬人生還,其中戰死3萬2千人,過半數的死者則是因為在敗退途中因飢餓與疾病而死;損失如此慘重的主因源自於指揮官牟田口廉也脫離現實且不負責任的作戰計畫與逃避指揮責任,此戰至今仍被視為一場標準的軍事災難;在日本,至今用英帕爾去形容某人去做某事已成為「有勇無謀」的代名詞。

事件背景:

1942年中南方軍成功壓制緬甸全境後,日本除了陸續在緬甸等地招募希冀利用大東亞戰爭機會達成印度獨立的支持者成立印度國民軍,南方軍也在1942年8月策劃發動對印度之攻擊行動,計畫稱為「二十一號作戰」。

二十一號作戰的最初構想,是希望利用15軍隸屬的第18師為主力,總兵力約2個師團規模的部隊向印度與緬甸接聯地帶進軍;主要任務是截斷同盟國的援蔣路線,弱化中國軍戰爭能力。

雖然早日在南洋戰線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點子很符合本土大本營的胃口,然而南方軍評估印度至少還有10個師的軍力,顯然用2個師就想擺平印度全境有些不切實際;然而當時第十五軍以緬甸戰鬥的經驗認為還勉強可以達成作戰目標。但被規劃為運用單位的第15軍或是擔任攻擊矛頭的第18師師長牟田口廉也均強烈反對這個計畫,而且前線部隊也反映印緬戰場的基礎設施不足,雨季時部隊補給開拔困難、人煙稀少也不適合現地徵集勞役等。

由於前線反彈,加上瓜達康納爾島戰役陷入膠著,大本營也抽不出足夠資源增援緬甸戰線,只好下令二十一號作戰暫緩,部隊在強化防禦的同時繼續研究如何攻擊印度。

但是盟軍並沒有浪費時間給日軍等待的機會,1942年10月起,英軍從緬甸西部沿海發動試探性攻勢,為若開邦戰役;接著是欽迪特遣隊以空降滲透緬甸中部的欽敦江東岸。雖然日軍接連擊退英軍的正規與非正規攻勢,但南方軍已經察覺英軍具備強烈的攻擊意識與手段,而身為攻擊者的日軍反而陷入被動局勢。

南太平洋戰線陷入困局的當下,大本營也缺乏資源增援緬甸戰線,原本在緬甸的陸軍航空武力也被抽調支援南太平洋戰線;為了彌補空中戰力萎縮,本土提供少量援助,讓駐緬甸的南方軍在1943年3月增編改組成緬甸方面軍。

緬甸方面軍成立時,高級參謀群多由第15軍調任而來,包括參謀長中勇太郎少將、副參謀長磯村武亮少將、作戰科科長片倉衷上校清一色是15軍系統的人馬;在此同時,15軍換上了新的軍長牟田口廉也中將。由於原高級參謀群通通升任,因此牟田口大量引進自己熟識的部下接任該軍參謀系統,15軍中唯一留任的高級參謀僅剩擔任軍防衛計劃設置的橋本洋中校。由於參謀們對緬甸戰況生疏,使得牟田口軍長可以任憑自己天馬行空的戰爭構想與直通天聽的人脈推動作戰計畫,為即將到來的災難埋下了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