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灣軍
臺灣軍
時間
1896年04月06日 ~ 1945年08月15日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明石元二郎、安藤利吉
臺灣軍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臺灣軍,是指臺灣日治時期的臺灣軍司令官轄下常駐臺灣的部隊之統稱,成立於1919年,是由1907年成立的臺灣守備隊擴充而成,而更早之前則為1896年-1897年編成的臺灣守備混成旅團。

臺灣守備混成旅團主要負責乙未戰爭後的台灣守備及「鎮壓匪徒」工作,兵力約為20000人。旅團雖名為「台灣」,但實際成員均來自日本東京、大阪等各地日籍軍人。而這類型「靜態守備」的特殊軍隊編制,不但為首創,也兼具實驗性質。

1907年8月,該旅團於廢止所屬六步兵聯隊之後,重新縮編成台灣守備隊。1919年,因應台灣總督轉為文官,台灣守備隊則再整編為臺灣軍,另派台灣軍司令官。而名稱相近的此類型台灣混成旅團,直到1930年代末期才重新出現,並於改制前後參加了中日戰爭的武漢會戰與南洋戰爭等戰爭。不過二戰期間的台灣混成旅團,在名稱、功能與編制上,均以台灣守備混成旅團大相逕庭,編成也參雜了高砂族與台籍兵員。

事件背景:

1894年的甲午戰爭,清國戰敗並簽下了馬關條約。該條約中,清國將台灣割給日本。1895年夏初,日軍在台灣北部的澳底登陸。同年秋末攻下台南。而這場稱為乙未戰爭的日臺戰事,從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到10月22日控制台灣全境,整整約略持續了5個月。這期間,日本於台北設立臺灣總督府,並任命負責攻台全權事宜的海軍大將樺山資紀擔任臺灣總督。

隨著局勢漸趨掌控,日軍從1895年11月開始抽離攻台的35000精銳部隊,首先渡船回國的是近衛師團。翌年,則陸續調離日本第二師團兵士。不過,礙於台灣島內零星游擊頻仍,日軍仍預計於台灣北、中、南三地佈置戰術兵力,以協助憲警維護治安與制止反日抗爭。而這些以守備為主,分據台北、台中、台南三地方的20000人軍隊即為台灣守備混成旅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