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太魯閣戰爭
太魯閣戰爭
時間
1914年05月14日 ~ 1914年08月28日
地點
台灣花蓮
相關人物
佐久間左馬太、那威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太魯閣戰爭,1914年5月至8月間,發生於日本台灣總督府軍隊與台灣太魯閣族之間的戰爭。在1896年後,日本台灣總督府為控制台灣花蓮一帶的原住民勢力,與當時控制太魯閣地區的太魯閣族人發生了一連串的戰役,太魯族被台灣總督視為重要敵人。
歷經長期準備,在1914年5月17日,由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擔任討伐軍司令,日軍發動大規模攻勢,派出兩萬多名軍警上山攻打,兩千多名太魯閣族人奮勇頑抗,戰勢激烈,是20世紀台灣本島最大的陸上戰役。
但由於佐久間佐馬太在此戰中負傷,並因此而去世。在8月下旬,戰事告終,最後由日軍獲勝。8月28日,日本台灣總督府宣告戰爭結束。剩餘的太魯閣族被強迫遷往平地居住,並進行日本化教育。
事件背景:
1896年陸軍少尉結城亨與其部下21人,於花蓮新城遭到太魯閣族殲滅,史稱新城事件。
1906年,因為日人製腦業主,與太魯閣族人發生糾紛,引起日商與花蓮港支廳長以下36人被殺害,16名被扣押的威利事件。
1910年(明治43年)臺灣總督府訂定「五年理蕃計畫」,編列1630萬圓經費,企以軍警聯合以武力徹底討伐原住民,迫使全臺灣的原住民歸順。
五年理蕃計畫籌劃於前兩年達成「北蕃」討伐,併全面推進隘勇線,於台灣南部則以安撫及調查為先,開闢道路以供未來鎮壓。 第三年則全力討伐「太魯閣蕃」。第四年則針對台灣南部、東部不肯歸順的原住民部落, 鋪設東西向橫貫道路。第五年將隘勇線全面改建成永久性道路。
1913年,日本台灣總督府命蕃務本署對太魯閣地區的原住民進行多次偵查任務,了解當地部落人數與地形。
Top
發生過程:
1914年討伐行動開始,討伐軍分為立霧溪討伐軍與巴托蘭方面討伐軍。西部陸軍部隊在佐久間指揮下分為4路向東部立霧溪進攻;東部由武裝警察部隊分成3路向西部夾攻。木瓜溪巴托蘭方面也一樣地,由東部警察部隊和西部陸軍從兩邊夾攻。
激戰之地包括立霧溪兩岸的沙卡亨社、西拉歐卡夫尼社、卡拉寶社和古白楊社。日軍以山砲、野砲和臼砲遠攻,也派步兵中隊用機槍掃射抗軍,焚燒部落內的房屋。佐久間總督的主力隊則從合歡山進攻。由於南投廳長率領築路隊開路,主力軍始得越過屏風山北稜進入立霧溪,設置前線指揮部於南岸西拉歐卡夫尼。
討伐軍兵力共有陸軍第一聯隊和第二聯隊(一個大隊)3108人,武裝警察隊6091人,共計9199人,加上日人職工,漢人腳伕數千人,道路作業隊工人,以及日軍向靜觀、平靜一代徵召的「蕃人隊」嚮導,總計2萬多人。
而太魯閣族以赫赫斯社頭目哈魯克.那威為首的太魯閣族戰士與日軍做殊死戰,包括內太魯閣人900人、托博闊溪主力隊300人、外太魯閣人1000人、巴托蘭群250人,總計不過是2450人,換言之,日軍是以10倍兵力的優勢,從事這場戰爭。
實際的攻擊行動從6月1日開始,到8月13日討伐軍司令佐久間總督離開前線指揮部之日止,共計2個月又13天。8月28日,日本總督府在台灣神社舉行蕃地平定奉告祭,宣告這次勝利。
據官方統計,日軍死傷人數是,警察部隊138名,陸軍官兵226名,但是軍中阿米巴痢疾和傷寒流行,木瓜溪方面恙蟲病猖獗,病患317名,其中病歿者43名。至於軍中雇員的傷亡和太魯閣抗軍的傷亡人數,則沒有統計。
此役佐久間左馬太於6月26日於砲火中弓箭密集下跌落三十餘公尺深谷受傷,8月5日過世。
歷史影響:
太魯閣戰爭之後,所有部落幾乎歸順,總督府並解除居民武裝、沒收槍械, 完成武力理蕃階段, 原住民部落政情穩定。同年7月,臺灣總督由安東貞美繼任, 掌管原住民事務、具有軍事性質的蕃務本署裁撤,原住民改由一般的警察單位管理, 結束了以武力討伐原住民的政策, 轉到偏向同化治理的政策面。
戰後日本政府以好管理為藉口,開始勸誘太魯閣當地原住民遷居平地,但於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之後,為防止族人再次團結起來抗日,自1931年起至1937年強迫族人遷居。
遷居地點包括現花蓮縣秀林鄉行政區域:和平村、崇德村、富世村、秀林村、景美村、佳民村、水源村、銅門村、文蘭村,萬榮鄉行政區域:西林村、見晴村、萬榮村、明利村、紅葉村及卓溪鄉行政區域:立山村,另外有部份族人被遷居至漢人居住區域之吉安鄉行政區域:慶豐村、福興村、南華村,在遷居時,採取混居政策,來破壞太魯閣族部落的社會結構及傳統文化。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