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灣銀行券
臺灣銀行券
時間
1899年09月29日 ~ 1946年09月01日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添田壽一、柳生一義、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臺灣銀行券為臺灣日治時期於臺灣通行的貨幣,由臺灣銀行發行,實際使用年限約從1900年代初至1946年。若除去清治時期不具「準備金」概念的銀兩與匯票,臺灣第一張紙鈔應該是1899年9月發行的臺灣銀行券之壹圓銀券。
1899年3月日本政府修改《臺灣銀行法》,日本政府以100萬元為額度認購臺灣銀行股份,同年6月正式成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同年9月26日開始營業。三日後的9月29日,臺灣總督府發行臺灣銀行券之壹圓銀券。
臺灣銀行券由「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代為承印,正面為鳳凰圖案,背面記有漢文「憑票在臺灣銀行隨時換銀壹圓;遇有將票私行假造或為改作,定按國律治罪不貸」作警語。
而此貨幣單位於1946年9月1日起與舊臺幣同等價收兌,共收兌34億4仟3佰70餘萬元;而該收回之銀行券,全數予以銷毀。
事件背景:
清朝統治台灣後,因台灣位處海外,錢糧轉運成本高;白銀流通量少,銀錢比價高。而清朝最初也不發行銀票,後因國家經濟困難,於咸豐三年(1853年)發行戶部銀票,以銀兩為單位,上書滿文、漢文兩種文字,後又發行大清寶鈔,同時,民間也發行銀票,稱「私鈔」,質量較差,且有濫發現象。
清發行的銀票由於面額複雜,很快就貶值,清政府於同治後停止使用銀票,行銅錢。在貨幣方面,因經濟流通緣故,台灣則與大陸相同。
甲午戰爭後,台灣被割讓與日本,1895年5月,日軍在澳底登陸臺灣,臺灣日治時期開始。1897年3月日本國會通過《臺灣銀行法》,11月成立「臺灣銀行創立委員會」,開始展開籌備臺灣銀行的工作,並準備改革台灣的幣制問題。
Top
發生過程:
1899年3月日本政府修改《臺灣銀行法》,日本政府以100萬元為額度認購臺灣銀行股份,同年6月正式成立「株式會社臺灣銀行」,同年9月26日開始營業。
三日後的9月29日,臺灣總督府發行臺灣銀行券之壹圓銀券(銀本位),12月25日再發行伍元銀券,1900年則發行拾元與伍拾元紙鈔。自此,台灣各地流通百餘種貨幣的紊亂金融情形得以改善。
1904年7月,臺灣銀行券又新增金券(金本位),廢銀券,而銀券兌換金券期限至1909年底。故自1910年起臺灣銀行券只有金券之流通,而無銀券。
1914年3月,臺灣銀行券之版面由直式改為橫式,正面圖案為臺灣神社,背面圖案則為鵝鑾鼻燈塔,此後臺灣銀行券的圖案也以此為主。
當時在臺灣流通的貨幣,除了臺灣銀行券以外,還有日本銀行發行的日本銀行券,1945年(昭和20年)日本戰敗前夕,日本政府由日本本土運來大量的臺灣銀行券,以及加蓋有加蓋臺灣銀行字樣,面額壹仟圓,限在臺灣流通的日本銀行券,造成通貨膨脹現象更為嚴重,並且影響了戰後臺灣經濟的復甦與重建。
而此貨幣單位於1946年9月1日起與舊臺幣同等價收兌,共收兌34億4仟3佰70餘萬元;而該收回之銀行券,全數予以銷毀。
所有的日治時期臺灣銀行券都是在地印製,除了1945年,日本東京空運之日本銀行兌換券,背面加蓋株式會社台灣銀行。日本治台時期除了券鈔由臺灣銀行發行之外,金、銀、銅、鎳等機製幣(硬輔幣)皆由日本鑄造輸入臺灣,與日本本土流通的機製幣是同樣的。
歷史影響:
台灣光復後,臺灣銀行於1946年5月20日由「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改組而成後,於5月22日開始發行舊臺幣,而依照當時的相關章程,正式名稱為「臺幣兌換券」,剛開始僅發行1元、5元、10元3種面額,以1比1的比率與臺灣銀行券進行兌換,但1946年9月1日發行50元與100元面額後,收換工作才順利進行。
若將清領時期不具存款準備金概念的大清寶鈔、銀票、匯票等証券不予列入,臺灣第一張紙鈔應該是臺灣銀行於1899年09月發行的臺灣銀行券的壹圓銀券。
成為臺灣第一張紙幣的該銀券正面為鳳凰圖案,代為承印的是「大日本帝國政府印刷局」,背面則有「憑票在臺灣銀行隨時換銀壹圓;遇有將票私行假造或改作,定按國法治罪,絕不寬貸」的說明與警語。
當時流通的貨幣尚有龍銀,但因為有銀的金屬價值,大家樂於使用留存,紙幣反而不獲青睞 ,故今存世量稀少。如今坊間一張銀券的價值可換百枚龍銀,實是當初所始料未及。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