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臺灣民報
臺灣民報
時間
1923年04月15日 ~ 1944年04月
地點
台灣
相關人物
王敏川、
張我軍
、
賴和
、
楊雲萍
、
蔣渭水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臺灣民報》,是臺灣日治時期中臺灣人所創辦影響力最大的報紙。前身為《臺灣青年》月刊(1920年創辦)、《臺灣》月刊。
《臺灣民報》橫跨1920至30年代,可說是台灣各種社會運動的機關報,同時也是研究1920至30年代台灣不可或缺的史料。《台灣民報》對自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來的政治、社會運動均熱烈支持,積極鼓吹農民、勞工、婦女爭取權益,亦支持學生運動、文化啟蒙運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呼應要求台灣自治及抨擊台灣總督府。
而對新文藝鼓吹及提倡白話文也有不少貢獻,更是台灣新文學的重要園地。此外還引進對新知識、新思想的介紹,也經常報導中國政情及世界新知,諸如中國軍閥混戰、蔣汪對立等。發行量更突破一萬份,足以與和人創立的《臺灣日日新報》相提並論。
在編輯群方面,更是高手如雲,如新文學旗手張我軍、醫生兼小說家賴和、文學家楊雲萍、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等人。而對總督府施政的批評與諷刺也使《台灣民報》在新聞檢查方面遭到百般刁難,最久一次還被扣押了44天。
事件背景:
台灣報紙的歷史從清治時期首開其端,臺灣第一家印刷店「松雲軒刻印坊」雖早出現在1821年,但業務仍以刊印佛書、詩文集為主。1885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仿北京《京報》發行臺灣最早的中文報紙2《邸抄》時,是以手抄或木刻製作,內容主載法令規章與官員動態,一般市井小民鮮少接觸。同年7月,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巴克禮創刊臺灣第一份印刷刊物《臺灣府城教會報》,以白話字作為文字媒介,雖為傳教而生,但是其中不乏社會百態及文藝創作,相較於《邸抄》更接近報紙型態。
1895年,清朝因甲午戰爭失利,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日人治臺初期遭受不少阻力,因此引進大眾傳播媒體,由日人辦報為殖民政府喉舌,控制言論,文字多以日文為主,就算有中文也是文言文,且嚴禁臺灣民眾發行報刊,以此達到馴化臺灣、便於殖民的目的。初期臺灣有四家穩定經營的日報,分別是北部的《臺灣日日新報》,中部的《臺灣新聞》,南部的《臺南新報》與東部的《東臺灣新報》,此為臺灣近代報紙與報業之濫觴。
Top
發生過程:
1923年(大正12年)4月15日,《臺灣民報》創刊於日本東京,全部為漢文版(在此之前的《臺灣青年》雜誌、《臺灣》雜誌為漢、日文各半),號稱「台灣人唯一的言論機構」。《台灣民報》原先是半月刊,10月15日改為旬刊(每十天發行一次),並併入日文版。1925年(大正14年)7月12日起再改為週刊(每週日發行),增設台北支社,社長為王敏川。
在《臺灣民報》發刊前,就有不少人主張將發行地遷回台灣,但由於台灣總督府的關係,該計畫一直不能實行。直到第三任文官總督伊澤多喜男上任後,遷台之事才有了轉機。1927年(昭和2年)8月1日,《台灣民報》以增加日文版的條件下遷入台灣,仍以週刊形式出現。1930年(昭和5年)3月增資改組,並易名為《台灣新民報》。1932年(昭和7年)4月15日,正式獲准發行日刊。廣受台灣民眾喜愛。而為了使台灣民眾能避開日本警察的騷擾,台灣文化協會也在各地成立讀報社,方便民眾閱讀。
《臺灣民報》橫跨1920至30年代,可說是台灣各種社會運動的機關報,同時也是研究1920至30年代台灣不可或缺的史料。《台灣民報》對自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來的政治、社會運動均熱烈支持,積極鼓吹農民、勞工、婦女爭取權益,亦支持學生運動、文化啟蒙運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呼應要求台灣自治及抨擊台灣總督府。而對新文藝鼓吹及提倡白話文也有不少貢獻,更是台灣新文學的重要園地。此外還引進對新知識、新思想的介紹,也經常報導中國政情及世界新知,諸如中國軍閥混戰、蔣汪對立等。發行量更突破一萬份,足以與和人創立的《臺灣日日新報》相提並論。在編輯群方面,更是高手如雲,如新文學旗手張我軍、醫生兼小說家賴和、文學家楊雲萍、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等人。而對總督府施政的批評與諷刺也使《台灣民報》在新聞檢查方面遭到百般刁難,最久一次還被扣押了44天。
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在台中醉月樓召開第一次全島代表大會,通過議程第14點「《台灣民報》拒買同盟之組織」之後,《南瀛新報》亦出現許多批判《台灣新民報》的言論,如〈台灣新民報馬腳露現 批評大講演會將開催 定舊曆五月十三日夜於大眾講座〉及〈暴露欺騙民眾的台灣新民報告親愛同胞檄〉(《南瀛新報》1932年6月17日24版)。《南瀛新報》1932年6月25日14版、1932年7月9日13、14版、1932年7月16日13版、1932年7月23日13版、1932年9月10日13版、1933年6月17日23版,均曾出現批判《台灣新民報》的記載。
隨著日本軍國主義抬頭,《台灣新民報》所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另外3個日報同業(《台南新報》、《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新聞》)壓力下,1937年4月1日,《台灣新民報》漢文欄減半。1937年(昭和12年)6月1日,《台灣新民報》被迫廢止漢文版,仍可刊漢詩。台日語言雖不同,日人使用綴讀法,仍能閱讀漢詩,且日本政府並未正式下令禁止漢文。1937年6月1日之後,仍可看到《風月》(《南方》)、《孔教報》、《崇聖道德報》、《詩報》、《南國文藝》等漢文雜誌、《韮菜花》、《白香山之研究》等漢文書籍刊行。
1941年(昭和16年)2月,在《臺灣新民報》常務董事兼總經理羅萬陣及主筆兼編輯局長林呈祿讓步下,將《台灣新民報》改名為《興南新聞》,但言論風格已大不如前。1944年(昭和19年)4月,日本政府由東京派員來台,將台灣島上較具規模的6家報紙《興南新聞》、《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台灣新聞》(台中)、《台灣日報》(台南)、《東台灣新聞》(花蓮)、《高雄新報》(高雄)合併為《台灣新報》;《台灣新民報》於次日發表《停刊之辭》,結束自《台灣青年》以來25年的歷史。
歷史影響:
《台灣民報》的出版,對於台灣人民的啟發性具有重大影響,有別於其他日治時期其他偏官方色彩的報紙,其對自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以來的政治、社會運動均熱烈支持,積極鼓吹農民、勞工、婦女爭取權益,亦支持學生運動、文化啟蒙運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也呼應要求台灣自治及抨擊台灣總督府。
另外,《台灣民報》對新文藝鼓吹及提倡白話文也有不少貢獻,更是台灣新文學的重要園地。此外還引進對新知識、新思想的介紹,也經常報導中國政情及世界新知。
除了刊載介紹、評論中國新文學運動或是抨擊舊文學的文章,《臺灣民報》也曾經轉載不少重要的中國新文學作品,例如:1923年臺灣民報轉載了胡適的〈終身大事〉;1924年轉載胡適的〈新式標點符號的種類和用法〉一文;1925年則轉載魯迅的〈鴨的喜劇〉、〈故鄉〉、〈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小說作品,以及冰心的〈超人〉與郭沫若的〈詩;仰望〉等作品。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