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滿洲國圓
滿洲國圓
時間
1932年06月 ~ 1945年08月
地點
東北
相關人物
溥儀
、榮厚、闞潮洗、徐紹卿、
蔡運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滿洲國圓是滿洲國的流通貨幣,在1932年6月到1945年8月間的官方貨幣單位。發行單位是滿洲中央銀行。由於其1元券有留長鬍子的老人形象,當時被俗稱為「老人錢」、「老頭幣」。
滿洲國圓發行之初和中國的貨幣一樣,都是採用銀本位制,定位為23.91克的純銀,相當於銀元一枚。
滿洲國圓採用銀本位制,定純銀23.91公分為1元,但不鑄硬幣,只發行不兌現之紙幣。1935年11月,在「日滿貨幣一元化」原則下,滿洲國圓以1:1固定比價依附於日圓。滿洲國圓改實施與日本相同的金本位制。另外滿鐵附屬地和關東州也使用朝鮮銀行發行的朝鮮圓。
它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取代了原先作為滿洲法定使用的關平兩貨幣系統。
事件背景:
清朝時期,中國海關徵收進出口稅時,原無全國統一的標準,各地實際流通的金屬銀成色、重量、名稱互不一致,折算困難,中外商人均感不便。為了統一標準,遂以對外貿易習慣使用的「司馬平」(「平」即砝碼),又稱「廣平」,取其一兩作為關平兩的標準單位。
一關平兩的虛設重量為583.3英厘、或37.7495克(後演變為37.913克)的足色紋銀(含93.5374%純銀)。海關在徵收關稅時,依據當地實際採用的虛銀兩與紋銀的折算標準進行兌換,關平銀每100兩在上海相當於規元110兩4錢,在天津等於行化銀105兩5錢5分,在漢口約等於洋例銀108兩7錢5分。
但是實際上關平銀的實際計算標準並不統一,即使同一海關在同一時期用同一地方銀兩納稅,兌換率往往也不一致,例如同治、光緒、宣統三朝50年間,天津海關收稅,對中國商人以行化銀106兩5分折關平銀100兩的標準徵稅,外國商人則為行化銀105兩折算關平銀100兩,俄國商人繳納茶稅時則為行化銀103兩折算關平銀100兩。
而中國東北地區,一直到民國初年,滿州國成立之前,都持續使用關平兩貨幣系統。
Top
發生過程:
1932年3月15日,在關東軍策劃下,滿洲中央銀行籌備會議召開,關東軍統治部長兼滿洲國總務長官驅井德三宣佈,合併東三省官銀號、吉林永衡官銀號、黑龍江省官銀號和邊業銀行四行號,成立偽中央銀行。[2]6月11日,偽滿洲國頒布《滿洲中央銀行法》、《滿洲中央銀行組織辦法》。
6月15日,偽滿中央銀行成立,7月1日偽滿中央銀行總行、分支行共128個單位同時正式開業,撤銷原有四行號。總裁為榮厚(原吉林省財政廳長),副總裁日本人山成喬六全權掌握,各課課長及分支行經理,多半由日本之朝鮮、正金兩行和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人員充任。其資本金從3000萬元增加到8000萬元以上,分支機構遍布滿洲國各地。
而滿洲國圓一開始的紙幣和硬幣都是由日本銀行的造幣廠生產,不過後來就由滿洲國首都新京(現長春)的滿洲中央銀行生產了。
20世紀1930年代,國際銀價不斷大幅波動。1935年1月,滿洲幣因與銀元產生差價,幣值動蕩,而放棄銀值。滿洲國圓與白銀正式脫離關係,成為管理通貨。隨後滿洲中央銀行逐漸壓低滿幣市價,以實現與日元等價目的。到1935年8月末接近等價,1935年11月日本與滿洲國政府聲明實現等價。
自1940年開始,滿洲國圓就開始用來衡量與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
在此期間所發行的紙幣的一半面值都是由硬幣回收的。一共發行了五種面額的紙幣,分別是一百圓、十圓、五圓、一圓和五角,正面以清代的統治者為特徵。由於二戰時期日本統治地區的通貨膨脹壓力,1944年發行了一千圓紙幣。
圓可以細分為十角、一百分或是一千釐,硬幣面額的發行則是從五釐到十分。
1944年和1945年,滿洲國發行了與硬紙板類似的,被「世界硬幣標準目錄冊」稱為「紅色或棕色纖維」的材料製成的硬幣(1、5分)。
歷史影響:
在滿洲國圓紙幣的設計上,主導滿州國的日本人也是絞盡腦汁,煞費苦心,使用了既不過多地暴露其侵略野心,又能使中國和本國民眾都能接受的,一些對中日傳統文化影響較深的人物。如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以及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主管財富的神明財神像就印於乙號券、丙號券、丙改券、丁號券等套紙幣的主幣及部分輔幣上。
特別是從乙號券以後所發行的紙幣,更接近明治末期以後日本紙幣設計思路,承襲了這一時期日本紙幣的印刷特點,即顏色深諳,圖案大多為左建築或面額,右人物肖像,背面為建築的固定模式。這也是為後來所謂的日滿貨幣一體化做準備。以達到最後實現經濟和政治一體化的目的。
至1945年7月,滿洲國圓累計發行了80億8504萬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滿洲國政府對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發放遣散費,至1945年11月,累計發行了136億8846萬元,錢幣流通到1947年1月。
1948年,大約120億滿洲國中央銀行的鈔票被東北銀行收回。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