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中俄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
時間
1860年11月14日
地點
北京
相關人物
奕忻、伊格那季耶夫
中俄北京條約
資料來源:360圖片
簡介:

《中俄北京條約》又稱《中俄續增條約》是俄羅斯帝國和清朝於1860年(咸豐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簽訂的不平等條約。該條約使清政府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該條約與《中英北京條約》和《中法北京條約》構成了《北京條約》的主體。

《中俄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與列強簽訂的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之一。

事件背景:

1856年,以英法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大清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加強了對清國的侵略。 1858年5月28日,俄羅斯帝國逼迫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璦琿條約》。同年6月13日,又逼迫大清國政府簽訂了《清俄天津條約》,從中大佔便宜,但沙俄仍不滿足於所獲得的特權和利益。當英法兩國向大清國進行更大勒索的時候,俄羅斯帝國竭力慫恿英法聯軍北上進攻北京、天津,試圖利用英法的軍事侵略來威脅大清國。同時又拉攏美國,偽裝中立,以“調停人”的身份出現,試圖最大限度地獲取侵略利益。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將舉世聞名的圓明園洗劫一空,並揚言要炮轟北京城,搗毀清皇宮。奉命談判的恭親王奕忻求和心切,卑躬屈膝地請求沙俄駐華公使伊格那季耶夫出面調停。嚇破了膽的奕忻,慌忙表示接受。同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剛過幾天,伊格那季耶夫就堅持中俄談判要對英法保密,並向奕䜣提交了一份俄清條約草案作為談判的基礎,逼迫清政府接受沙俄的苛刻條件。清政府代表在談判中受盡屈辱,任人宰割,對俄方的要求不敢提出異議。 11月8日,咸豐皇帝下諭准許奕䜣簽字。 14日,奕忻被迫與伊格那季耶夫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