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虎門之戰
虎門之戰
時間
1841年01月17日 ~ 1841年02月27日
地點
廣州虎門
相關人物
伯麥、義律、琦善、關天培
虎門之戰
資料來源:國搜百科
簡介:

清道光二十一年二月(1841年2月)鴉片戰爭中虎門抗英戰役。

是年正月初五(1月27日),清廷接​​獲虎門要塞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砲台被佔奏報,道光帝下詔對英宣戰,派御前大臣、皇侄奕山(1790― 1878)為靖逆將軍,赴廣東主持戰事。

英軍全權代表查理·義律因琦善未在單方面公佈的《穿鼻草約》上簽字,又獲悉清廷調兵遣將,乃先發製人,乘奕山未抵廣州之機,於一月下旬向虎門要塞第二重門戶進逼。第二重門戶是虎門要塞最險惡的中心門戶,由沙角、大角向北航7裡,有上橫檔島、飯籮排、下橫檔島3小島橫擋來路,上橫檔島上建有橫檔砲台、永安砲台。三島東邊為珠江主航道,主航道東側雄踞南山(亦稱武山,俗名亞娘鞋山),建有威遠、靖遠、鎮遠砲台。西岸山上建有鞏固砲台、蕉門砲台。林則徐督鑄、安裝了5000至8000斤重的大砲幾十門,火力可以嚴密封鎖江面。同時,在南山與上橫檔島,南山與上、下橫檔島間的飯籮排之間江面最窄、水深流急處,安裝了兩條攔江木排鐵鍊:第一條長達309丈,安裝大木排36個;第二條長372丈,安裝大木排44個。攔江鐵鍊可開可合,猶如“南大門”上兩把金鎖。由上橫檔島再北進5裡,又對峙著大虎山砲台和小虎山,構成虎門要塞第三重門戶。但是,這些號稱“金鎖銅關”的防禦體系盡被新任欽差大臣琦善撤除,造成海防鬆弛,水勇裁撤,排鏈沖散,各砲台守軍單弱,每台不過數百人。

事件背景:

1840年7月28日,懿律和義律率「威里士厘」號等艦船八艘,駛離舟山群島北上,於8月9日進泊大沽口外。道光帝在8月9日接到琦善的復奏,得悉天津炮位陳舊、兵力不足時,立刻派遣琦善前往大沽口外與英軍和談。琦善與義律在大沽口舉行會談中對英方所提要求,表示「定能代申冤抑」,但前提是英軍「返棹南還,聽候辦理」。9月15日,英軍方表示同意將談判地點改到廣東,並即日起碇南返。11月29日,琦善到達廣州接替林則徐,不久即與英方代表開始談判。義律在和談中堅持其償還煙價二千萬元,割讓香港,開闢廈門、定海為商埠等一系列要求,並一再以開戰相威脅,結果談判陷入僵局。英軍為了爭取主動地位,於1840年12月上旬,出動艦船二十餘艘陸續駛抵虎門外,準備進行武力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