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之戰
時間
1860年09月21日 ~ 1860年09月21日
地點
北京、天津
相關人物
詹姆斯·霍普·格蘭特、夏爾·庫贊-蒙托邦、僧格林沁、勝保、瑞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朝對英法宣戰後,華北地區清軍主力,包括科爾沁部僧格林沁野戰騎兵、八旗察哈爾、索倫部、甘肅陝西調來的漢軍、京津地區八旗綠營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八里橋進行的決戰,僧格林沁部全軍覆沒,勝保戰鬥中重傷。隨後咸豐帝及宮廷人等前往承德避暑山莊避難
事件背景:
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後,僧格林沁統率蒙古馬隊七千、步兵萬餘名,從天津撤防退至通州、八里橋一帶,準備與英法聯軍進行野戰。 8月24日,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城。 8月31日,咸豐帝急派大學士桂良為欽差大臣到達天津,會同直隸總督恆福向英、法侵略者談判乞和。 9月7日,當談判破裂後,聯軍決計進犯北京。 9月19日,英法聯軍對八里橋一帶開始全面軍事偵察,通過入華多年的傳教士為輔助。英法聯軍通過偵察發現北京到通州運河沿岸部署大量清軍,運河上有一座17世紀石料單孔橋,即為八里橋,距京師8公里。
僧格林沁在通州一帶的軍事部署是,由他統率馬、步兵17000人,駐紮在張家灣至八里橋一線,扼守通州至京師廣渠門的大道。又命副都統伊勒東阿督帶蒙古馬隊4000人防守八里橋;另有1000名察哈爾蒙古馬隊由總管那馬善統帶,防守馬駒橋東南之采育,以防敵軍從馬頭西進,繞道進犯京師;直隸提督成保率綠營兵4000人防守通州。副都統勝保率京營5000人駐守齊化門以東至定福莊一帶,作為聲援僧格林沁和護衛京師的後備部隊。僧格林沁統率清軍共計達30000人,其中蒙古馬隊共近10000人。 1860年9月18日,英、法聯軍先頭部隊自天津北犯,是日中午,自河西逼近張家灣附近,並向張家灣的清軍駐地發炮攻擊。僧格林沁所部守軍早已嚴陣以待,向敵陣勇猛衝鋒。英、法聯軍為抵禦彪悍的蒙古馬隊,以數百支康格列夫火箭齊射悍不畏死的蒙古勇士,蒙古騎兵馬匹驚駭回奔,衝動後面的步隊,導致陣勢混亂,紛紛後退。在清軍失利的形勢下,僧格林沁立即率部退入八里橋,以扼赴京道路。隨後,英法聯軍一舉佔領了張家灣和通州城。
1860年9月19日,清朝朝廷在《諭僧格林沁等應敵機宜》的“廷寄”中詢問:“僧格林沁自退扎八里橋之後,日來與該夷是否又經見仗?”在《著烏蘭都迅帶馬隊赴通》的“廷寄”中指令:“僧格林沁現扎八里橋,勝保現扎於家衛,防堵由通入京要隘,以截夷人前進… …著烏蘭都迅即統帶所部馬隊官兵二千三百名,日夜趲行,前往通州以西八里橋地方,聽候僧格林沁等調撥,勿稍遲延。”
Top
發生過程:
1860年9月初,蒙托邦和克靈頓所率領的英法聯軍從天津出發進攻北京城的通州、張家灣,張家灣之戰於9月18日結束。9月19日,英法聯軍對八里橋一帶開始全面軍事偵察,通過入華多年的傳教士為輔助。英法聯軍通過偵察發現北京到通州運河沿岸部署大量清軍,運河上有一座17世紀石料單孔橋,即為八里橋,距通縣8里。
9月19日,清朝朝廷在《諭僧格林沁等應敵機宜》的「廷寄」中詢問:「僧格林沁自退扎八里橋之後,日來與該夷是否又經見仗?」,在《著烏蘭都迅帶馬隊赴通》的「廷寄」中指令:「僧格林沁現扎八里橋,勝保現扎於家衛,防堵由通入京要隘,以截夷人前進……著烏蘭都迅即統帶所部馬隊官兵二千三百名,日夜趲行,前往通州以西八里橋地方,聽候僧格林沁等調撥,勿稍遲延。」
蒙托邦、科利諾、雅曼等部隊採用刺刀、炮火持續攻擊,布傑(Pouget)少校率領法軍第101旅奪取了清軍陣地中心村莊,雅曼率法軍占領八里橋。接著英法聯軍開始以大口徑火炮射擊拚死一戰保衛八里橋的埋伏清軍,最終占領了八里橋,橋上橫布清軍戰死將士。蒙托邦回憶:「八里橋成了這一天最動人的一幕。早晨還鬥志昂揚的那些清軍騎兵,現在都已消失得無蹤影了。這座橋是一種古老文明造就的偉大古蹟。那些衣著華麗的騎兵,在橋道上揮動旗幟,毫無掩護地以一種對我軍大炮和火炮無能為力的炮火反擊。」
據俄使伊格估計,當時清軍投入約5至6萬人,其中3萬騎兵,損失1000人(清朝自己估計為3000人)。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9月21日,英法聯軍自郭家墳向八里橋附近進攻。勝保、僧格林沁、瑞麟奉命迎擊,激戰半日後僧部潰退,勝保、瑞麟繼續督軍奮戰,激戰中勝保連中數彈而昏暈落馬。最終清軍戰敗。戰後勝保受咸豐美譽「忠勇性成,赤心報國」。
歷史影響:
香港軍事評論員馬鼎盛主張僧格林沁領導的八里橋之戰是中國千年傳統的騎兵衝擊、冷兵器近戰與西方經過拿破崙戰爭和工業革命後以砲兵為核心的火力戰之間的兩個時代的決戰,血肉之軀終歸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槍砲。以及主張八里橋之敗卻對“師夷長技以製夷”有了進一步認識。
學者胡世芸認為僧格林沁在第三次大沽口之役中已經知道冷兵器不能抵抗新式兵器,就不該督率馬隊與聯軍決一野戰,是他的無知和錯誤使官兵付出慘重的代價,僧格林沁喪師誤國難逃其咎,但與主和派也不可同日而語。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