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隆吐山戰役
隆吐山戰役
時間
1888年03月20日
地點
尼泊爾、西藏
相關人物
升泰、拉魯·伊喜羅布汪曲、納爾
隆吐山戰役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隆吐山戰役又稱「第一次英國侵藏戰爭」,英國方面稱為錫金遠征(英語:Sikkim Expedition)。

是西藏人民為捍衛鄉土而進行的首次抗擊英國人的戰役。清光緒12年(1886),英國人佔領了與西藏接壤的哲孟雄(錫金),對西藏的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西藏地方政府為阻止英國人入侵,在西藏與哲孟雄接壤的隆吐山設卡。

事件背景:

19世紀,大英帝國發動多次戰爭,控制了尼泊爾、緬甸、哲孟雄(錫金)和布嚕克巴(不丹)等國家,對中國西南邊疆形成包圍之勢。為阻止外國勢力的滲透,西藏一直禁止西方人入境遊歷與探路。1875年馬嘉理事件後,李鴻章與英國公使威妥瑪於1876年9月13日簽訂《煙臺條約》和《入藏探路專條》,其中除賠款和謝罪之外,還允許英國人開闢印度與西藏間的交通。

1885年,英國發動第三次英緬戰爭,滅亡緬甸貢榜王朝,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1886年,總理衙門大臣奕劻與英國公使歐格納簽訂《中英會議緬甸條款》,中國承認緬甸為英國屬地,英國則允許緬甸繼續向中國納貢,並同意暫緩派員進入西藏。

1887年,英國以隆吐山建卡設防是“越界”為藉口,向清政府提出撤卡,並藉機在隆吐山大事增兵。清政府迫於英國人的壓力,為免於西部之憂,採取妥協退讓的投降立場,責令駐藏大臣撤卡退兵。駐藏大臣文碩因全力支持西藏人民的抗英鬥爭,遭到清政府革職。

翌年3月,英軍大舉進攻隆吐山要塞,駐守在隆吐山的藏軍憑藉火繩槍、弓箭、大刀和石塊等武器,堅守陣地,英勇抵抗。由於藏軍在武器裝備上處於劣勢,無法與英軍的精良武器抗衡,被迫撤退到亞東河谷。 6月,藏軍3000人向隆吐山進行反攻,擬收復失地,慘遭失敗撤兵。 10月,藏軍第三次組織反攻,再度被英軍打敗,被迫放棄了隆吐山。西藏人民第一次抗擊英國侵略的鬥爭失敗。

1890年,新任駐藏大臣升泰作為中國全權代表前往印度加爾各答與英方簽訂了《中英藏印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