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平壤之戰
平壤之戰
時間
1894年09月15日
地點
朝鮮
相關人物
野津道貫、桂太郎、葉志超、左寶貴
資料來源:東方網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平壤之戰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於1894年9月15日在朝鮮平安道首府平壤進行,是日本驅逐清朝在朝鮮的勢力的決定性作戰。 1894年9月初,日軍開始向平壤推進,參戰部隊共16000餘人,清軍防禦部隊為15000餘人。日軍至9月15日完成部署,隨即展開進攻,經過一整日激戰,清軍在船橋裡擊退日軍,日軍則攻下平壤北邊的戰略要地玄武門和牡丹台,其後清軍拋棄輜重倉惶撤退,撤退途中屢遭日軍伏擊,撤退後又沒有可以依託的防禦支撐點,傷亡慘重。至9月24日,清軍全部退回中國境內,日軍大獲全勝。
9月15日平壤之戰與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一起,成為中日甲午戰爭的轉折點,自此以後,日軍掌握戰場主動權,開始在中國境內迅速推進。平壤之戰中,山東費城傑出將領左寶貴面對友軍潰逃、敵軍壓境的境況,毅然殊死抵抗,直至殉國。皇帝由此,贈太子少保銜,予諡忠壯。
事件背景:
日本為挑起甲午中日戰爭、驅逐清朝在朝鮮的勢力,可謂蓄謀已久。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國王邀請宗主國清朝出兵鎮壓,清政府派葉志超、聶士成率2500名清軍入朝。日軍亦以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不請自來,逐漸增至上萬人,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 1894年7月23日,日軍襲佔漢城(今韓國首爾)朝鮮王宮,扶植親日政府,迫使朝鮮“委託”日軍驅逐駐朝清軍。 1894年7月25日,日本軍艦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清軍運兵船,是為豐島海戰,至此日本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其後,日本又在成歡之戰中襲擊駐朝清軍,清軍敗退,葉志超棄守牙山,逃奔平壤,聶士成部也因眾寡懸殊,敗退公州,和葉志超合軍撤至平壤。 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同時宣戰。平壤之戰是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也是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對整個戰局影響深遠。
Top
發生過程:
1894年9月15日晨,日軍按計劃發動總攻。戰役在三個戰場展開:
其一為大同江南岸(船橋裡)戰場。
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
其三為城西南戰場。
9月15日凌晨3時,大島義昌指揮的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分左、中、右三路向大同江南岸守壘清軍發起進攻。馬玉昆指揮的守壘清軍立即進行自衛還擊,大同江北岸清軍大砲也隔江遙擊,炮火極為猛烈。日軍進攻部隊暴露在壘前開闊地面,毫無掩蔽,傷亡慘重。日軍督隊官下令“寧死勿退” ,驅趕士兵,拼死衝擊。士兵被迫冒死向大道兩傍左、右翼堡壘發起衝鋒。守衛在大同江渡口橋頭堡及江北各壘清軍,互相配合,猛烈夾擊日軍,日軍死傷甚多。清軍見狀,從壘內衝出,發起反擊。日軍立現躊躕之色,逡巡後退。日軍司令官揮刀督戰,不准士兵後退,兩軍展開白刃格鬥。在雙方步兵進行鏖戰的同時,兩軍砲兵也展開激烈的砲戰。對射不久,日軍“砲兵中隊山本大尉以下二十四名被殺傷”。 同時,清軍派出增援部隊,補充了彈藥,士氣大振,火力愈強。而日軍自凌晨零時由宿營地出發,戰鬥已逾半日,早餐未進,飲水全無,士兵飢疲不堪,彈藥亦將用盡。尤其“中央隊戰線彈藥全部用盡,且將校多數傷亡”,已無力再戰。至午後1時,大島義昌只得下令退卻。午後2時,日軍全部狼狽退離戰場。這次進攻,日軍混成第九旅團“將校以下死者約一百四十名,傷者約二百九十名”。大同江南岸(船橋裡)戰鬥被評價為清軍在“甲午戰爭的陸戰中打得最好的一次戰鬥”,而日本人也為此作詩哀嘆道:“此役不克旗下死,嗚呼苦戰船橋裡”。
到午後2時,平壤的三個戰場的基本形勢是:大同江南岸戰場,馬玉昆所部毅軍擊潰了日軍進攻,獲得勝利;西南戰場,勝負未分;只有城北玄武門戰場各壘被攻陷,牡丹台、玄武門失守,但日軍尚未入城,對清軍來說戰事猶有可為。而且當時日軍已戰死189人,傷516人 ,清軍的傷亡並不比日軍多多少。且清軍彈藥、糧食足以守城1個月,而日軍彈藥、糧食即將告罄,加上當時平壤已經開始下雨,日軍冒雨露宿,處境極為困難。如清軍決心堅守,戰局很可能發生轉機。但是,牡丹台、玄武門的失守和左寶貴的陣亡,使清軍主帥葉志超嚇破了膽。他與眾將商議,決定棄城逃走,說:“北門咽喉既失,彈藥不齊,轉運不通,軍心驚懼,若敵兵連夜攻擊,何以御之?不若暫棄平壤,令彼驕心,養我銳志,再圖大舉,一氣成功也。”只有馬玉昆提出異議,但葉志超不聽。下午4時許,葉志超遂以朝鮮平安道監司閔丙奭的名義,派一朝鮮人冒雨送書於日軍元山支隊陣中,表示願意棄城撤退。佐藤正大佐接書讀之,然信被雨打濕而不可讀,佐藤正又付之傳令騎兵,送達於朔寧支隊立見尚文少將。立見閱之未畢,已見平壤各門皆已懸白旗。
1894年9月15日夜8時,清軍開始撤退。葉志超先已密傳各營,輕裝持械,趨夜而退。因事出匆忙,未能周知,加以大雨傾盆,清兵冒雨結隊成群,或自七星門、靜海門蜂擁而出,或由城牆攀越而去;或取甑山大道而走海岸,或由義州大道而向北奔。而日軍元山支隊埋伏於義州大道,第五師團主力部隊則埋伏於甑山大道,以截擊撤逃的清軍。
自15日晚間8時至翌日拂曉,清兵絡繹不絕,急奔直衝,結果走到埋伏圈,就遭日軍槍砲襲擊,清兵“迴旋不得出,以避彈故,團集愈緊,死亡愈眾”。據親歷此役的盛軍官員欒述善記述當時情況說:“陰雲密布,大雨傾盆。兵勇冒雨西行,恍似驚弓之鳥,不問路徑,結隊直衝。而敵兵忽聞人馬奔騰,疑為劫寨,各施槍砲,攔路截殺。各山口把守嚴密,勢如地網天羅,數次橫衝,無隙可入。且前軍遇敵擊,只好回頭向後;而後兵欲逃身命,直顧奔前。進退往來,頗形擁擠。黑夜昏暗,南北不分。如是彼來兵不問前面是敵人抑是己軍,放槍持刀,混亂相殺,深可憐憫。前行士卒,既遭敵槍,又中己炮,自相踐踏,冤屈誰知?當此之時,尋父覓子,呼兄喚弟,鬼哭神號,震動田野。人地稍熟者,覓朝鮮土人引路,均已脫網,驚懼無措,非投水自溺,則引刃自戕,甚至覓石碣碰頭,人樹林懸頸。死屍遍地,血水成渠,慘目傷心,不堪言狀! ”
天明後,日軍巡閱戰場,僅箕子陵附近,二三百步間,清兵人馬屍體,累累如山,埋沒道路,溪流為紅。其屍體最為密集堆積者,在五十步以內伏尸百二十,斃馬三十頭,互相枕藉。據統計,僅僅在此一夜之間,清軍在逃跑路上被擊斃者達1500多人,並有683人被俘。其中,有119人係因傷被俘,25人傷重而死,3人病死,47人因企圖逃跑而被日軍槍殺。清軍被日軍虜獲的軍火、彈藥、糧食及其他各種物資不計其數。 9月16日晨,日軍元山支隊和朔寧支隊入城,山呼天皇萬歲,城中不僅無清兵一兵一卒,朝鮮居民也紛紛逃散,“這樣大的一個城池,極少看到韓人的影子,滿街都是生氣勃勃的日軍士兵”。清軍退至順安時,又遭日軍攔擊,損失慘重。而葉志超則馬不停蹄,一夜狂奔五百里,於16日逃至安州,在安州向朝廷謊報軍情稱:“倭人遽以三四萬之眾猛撲環攻”,“苦戰五晝夜”,“子盡糧絕,退出平壤”。然後又往義州逃跑,於21日渡鴨綠江逃到中國境內。至9月24日,清軍全部退過鴨綠江,日軍完全控制了朝鮮半島。
歷史影響:
整個平壤之戰持續時間很短,以清軍大敗告終,清軍死亡近2000人,被俘數百人,而日軍僅以傷亡700人左右的代價奪取了朝鮮北部重鎮——平壤。平壤之戰是甲午戰爭宣戰後的首次戰役,也是戰爭中中日兩國陸軍第一次大兵團作戰,對整個戰局影響深遠。 9月15日平壤之戰與9月17日的黃海海戰一起構成為中日甲午戰爭的轉折點。日軍通過戰勝清軍而控制了整個朝鮮,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士氣大振,並把戰火燒至鴨綠江,進一步侵略中國。而中國的勢力則因此戰役而被逐出朝鮮,並且致使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其後陸戰幾乎連戰連敗,導致了甲午中日戰爭的全面失敗。
平壤之戰後,清政府一度聽信了葉志超的虛假戰報,降旨慰勉,其後被御史揭發其捏造戰功,被判斬監候。盛軍統帥衛汝貴亦以“臨敵退縮,以致全軍潰敗”、“剋扣軍餉”、“縱兵搶掠”的罪名被處斬。而左寶貴則被光緒帝追贈太子少保銜,賜諡號“忠壯”。 9月16日,日本明治天皇賜諭嘉獎平壤大捷,接著日軍進一步推進,將戰火燒至中國境內。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