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威海衛海戰
威海衛海戰
時間
1895年01月20日 ~ 1895年02月12日
地點
山東威海
相關人物
李鴻章、丁汝昌、劉步蟾、大山岩、伊東祐亨
威海衛海戰
資料來源:華夏經緯網
簡介:

威海衛之戰(日語:威海衛の戦い),又稱威海衛海戰,是1895年日本帝國軍隊為了殲滅清朝北洋水師而進行的戰役。此戰為中日甲午戰爭之關鍵, 結果日軍攻占威海衛,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軍完全控制渤海灣,嚴重威脅京畿。

事件背景:

北洋水師1894年(清光緒20年)11月下旬,日軍侵占旅順(今屬遼寧大連)後,其大本營鑑於渤海灣即將進入冰封期,不便於登陸作戰,遂決定暫緩執行直隸(約今河北)平原作戰計劃,而將戰略進攻方向轉至山東半島,海陸配合攻占威海衛,企圖殲滅北洋海軍。為此,陸軍在其第2集團軍基礎上組成“山東作戰軍”,下轄第3、第4旅和原屬第6師的第11旅,共計2.5萬餘人。清廷因對日軍主攻方向判斷錯誤,集重兵於奉天(今瀋陽)、遼陽和京津一帶,山東半島防禦薄弱。

威海衛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遙對旅順、大連,建有拱衛渤海門戶的北洋海軍基地。

北洋海軍各艦艇於旅順失陷前即撤返威海港,尚有大小艦艇27艘;港區陸上築有砲台23座,安炮160餘門,守軍19營;煙台、酒館(今牟平東) 、榮成(今舊榮成)等處另有駐軍41營。此時慈禧太后起用恭親王奕欣,令其與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共籌和議。當得知日軍企圖後,始作迎戰準備。李鴻章令北洋艦隊水陸相依,陸軍固守大小砲台,艦船依托岸上砲台進行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