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乙未之變
乙未之變
時間
1895年05月29日 ~ 1895年11月18日
地點
台灣、澎湖
相關人物
唐景崧、
劉永福
、李秉瑞、樺山資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乙未戰爭,是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與澎湖給日本,臺灣軍民為捍衛「臺灣民主國」與日軍爆發的戰爭。其中「乙未」是指爆發戰事的1895年,適逢農曆乙未年。
乙未戰爭是發生在臺灣上,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死傷嚴重、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當時幾乎是全民參與,其中尤以客家族群作戰最力。
事件背景: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一紙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永久割讓給日本,清廷的腐敗決定讓台灣人民悲憤至極,而世界各國也因各自的利益袖手旁觀,台灣也在此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憤而自立自強,於清光緒21年(1895年)5月25日建立台灣民主國,同年夏初,日軍在台灣北部的澳底(現今台灣台北縣貢寮鄉境內)登陸,同年秋末攻下台南城,維持不到五個月的台灣民主國正式瓦解,至此,全台僅剩台灣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家軍還在跟日軍周旋,直至11月26日六堆客家軍於火燒莊(現今台灣屏東縣長治鄉長興村)一役決戰失利後,台灣人民抗日的乙未戰爭也隨之終告落幕。
此戰從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至同年11月底火燒莊戰役持續了約近6個月,共造成台灣14000名士兵戰死、無可計數的台灣義勇軍犧牲及台灣人民無辜被屠殺,而對日本帝國軍隊於戰役雖僅有164名的日本遠征軍戰死,卻也因為台灣的瘴癘致使日軍4700名官士兵病死(其中還包括在日本頗有盛名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山根信成少將)。
Top
發生過程:
1895年4月17日,清廷代表李鴻章在日本馬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議和,其一條件為割讓台灣與澎湖。清廷雖然知悉台灣反應強烈,但已決心割台,不再議約。5月19日清廷聲明將履行割台條約,派李經方赴台辦理「交割」事宜,隔日(5月20日)並下詔要唐景崧立即進京陛見,所有文武官員內渡。
5月10日,鹿兒島出身的日本海軍中將樺山資紀被擢昇為大將,並受命為首任台灣總督,5月24日,樺山資紀自廣島宇品港啟程,乘橫濱丸前往台灣與清廷處理「交接台灣」事宜。從伊藤博文親擬的《該島接收事宜》訓令信件顯示,日本的原本接收台灣態度為:令清廷兵員儘速離台並於撤離之前全數繳械,並要求清廷官員和平移交公務文件。不過於啟程前的5月21日,樺山得知台灣部分官民積極備戰後,心知和平接收台灣已不可能,於是隨即派常備艦隊赴沖繩監視台灣敵情。另一方面,他更指派駐於旅順大連本預計攻擊北京的近衛師團轉進台灣。
在此之前,得知澎湖被佔領消息的台灣士紳已人心惶惶,在得知被「勒佔領土」消息之後,部分台灣官員與一些台灣士紳共同合作,於5月25日成立「台灣民主國」,年號「永清」,原清廷派駐台灣的巡撫唐景崧被推為台灣民主國的總統。唐景崧就任後,下令原本官吏三日內決定內渡與否,顧肇熙、楊岐珍等官員紛紛求去。之後唐任命劉永福為台灣民主國大將軍,俞明震為「臺灣承宣布政總理內務衙門」督辦,李秉瑞為「臺灣軍務衙門」督辦,陳季同為「臺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督辦。又任命姚文棟為遊說使,赴北京,丘逢甲為義勇統領。
戰爭初始,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6月14日轉進台北,日軍從登陸至佔領首都台北城僅花十餘日,之後卻遭到台方頑抗,戰事之發展對於具有武力優勢及擁有正規軍之日軍而言則出乎意料之外。有些台灣人如台北城辜顯榮選擇和日軍合作,或幫日軍開路(例如:李春生因所居台北城動盪混亂引日軍入城。)清除台灣反抗力量。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仕紳如客家烈士吳湯興,選擇和日軍作戰。
10月21日,日軍攻入台南,10月23日日軍控制全台灣,戰事持續總時間約5個月。惟直至同年11月18日,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向京都大本營報告:「全島悉予平定」之後,台灣各地方的武裝小衝突仍此起彼落,與日後長達21年的武裝抗日起義運動。
歷史影響:
負責征台之役的近衛師團與第二師團歷經二百多天才告奏功,與甲午戰爭相較,推展未如預期順利,因此被日本國人批評為「戰略調度拙劣,收功過遲」。由於無法和平接收台灣,台灣總督府將其原本民政導向的治台政策導向高壓的軍政,此情形遲至近20年後的大正年間才獲得改善。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