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托雷翁大屠殺
托雷翁大屠殺
時間
1911年05月13日 ~ 1911年09月
地點
墨西哥
相關人物
張蔭棠、
程璧光
、沈艾孫、法蘭西斯科˙伊格納西奧˙馬德羅
資料來源:必應搜索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20世紀初,墨西哥革命期間,爆發了激烈的排華衝突,最終同意正式向中國道歉。大清政府雖已是強弩之末,卻也打了一場漂亮的外交戰。
背景:
1880~1890年間,墨西哥迪亞斯總統實行鼓勵外國投資和移民墾殖政策,並於1899年和清政府簽署了友好通商條約,條約之中明訂“兩國人民皆得自由居住並經營各種商業,其生命財產同授保護”、“工人出境可攜帶家屬皆自由”等規定。中墨簽約之後,進入墨西哥的華商和華工漸增,最初多在鐵路、農莊和礦山勞作,或以洗衣為業,後轉而從事日用蔬菜百貨的批發和零售,成為較為殷實的商戶,不僅經營著餐館、旅店、洗衣房、雜貨店,還擁有一家資金雄厚的華資銀行,並在托雷翁城內修建了一條有軌電車線路。
華人的勤奮和財富引起了當地墨西哥人的嫉恨和不滿,在墨西哥革命爆發之前,反華的情緒就已被表達了出來。墨西哥新政府於1911年革命成功, 建立“墨西哥聯邦政府”,這場革命所強調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正好點燃了反對外國人的憤恨。
Top
發生過程:
1911年5月5日,一位名叫赫蘇斯•弗朗里斯的墨西哥人在鄰近托雷翁的城市戈麥斯帕拉西奧發表街頭演講,指責華人搶了墨西哥人的飯碗,並攻擊華人在日用百貨、蔬菜種植和銷售等行業取得的壟斷地位,號召墨西哥人驅逐華人。
1911年5月13日,墨西哥反政府武裝四面包圍托雷翁城,和人數只有800名的聯邦守軍展開激戰,聯邦軍寡不敵眾,決定撤退。隨後,四千多名暴民和士兵湧入華人商鋪集中的商業區,大肆追殺中國人,最後洗劫並屠殺了華人開設的華墨銀行。暴徒把砍下的頭顱和四肢拋到大街上,並把中國菜農驅趕到附近的一個屠宰場集體槍殺。在這場暴亂中,303名華人喪生,財產蒙受重大損失。
事發之後,清廷第三任大臣張蔭棠從美國趕赴墨西哥,辦理華僑償失賑撫事宜,並聘請國際調查員就屠殺慘案提出賠償要求。清政府立即電令正在北大西洋海域遊弋的重巡洋艦‘海圻號’向排華最嚴重的幾個拉美國家進發。
8月中旬,‘海圻號’首先駛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艦隊的到來,讓古巴政府對華僑的態度產生了變化,古巴總統接見程璧光時,特意表示:「古巴軍民決不會歧視華僑。」古巴總統被迫拜謁艦長,簽訂討好華僑的城下之盟。
在‘海圻號’停泊古巴的幾天裡,清政府向墨西哥發出最後通牒,大清駐墨西哥代辦沈艾孫向墨西哥政府提起交涉,要求懲辦兇手、撫恤死難者家屬、設法保護華僑,並給予三千萬墨西哥銀元的經濟賠償。
墨西哥政府看到大清‘大軍壓境’,接受懲凶、撫恤和賠償的要求,經過交涉之後,新政府法蘭西斯科˙伊格納西奧˙馬德羅同意為在這場排華風潮中被打死的華工支付310萬墨西哥比索的賠償,緝捕暴民,並就排華事件正式向清政府賠禮道歉。
在「海圻號」的威脅和其他國家的政治壓力下,墨西哥正式向清政府示軟,「海圻號」因此取消了進軍墨西哥的計畫。
20天后,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成立,‘海圻號’易幟回國。
歷史影響:
清政府在墨西哥的外交勝利,除了‘海圻號’艦艇之外,也是當時國際社會協調合作以及國際法等力促下的一個成果。然而,之後的數十年間,中國與墨西哥都處在了革命活動的巨大混亂局勢之下,保護中國僑民、賠付受害僑民損失的承諾最終不了了之,墨西哥政府從未進行過賠償。
(資料來源,參考:維基百科、文史網、徐州日報)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