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湘勇
湘勇
時間
1852年11月 ~ 1864年07月
地點
安徽、安慶
相關人物
胡林翼、曾國藩、李鴻章、李光久、鮑超、吳大澂
湘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簡介:

湘軍,或稱湘勇,清代為鎮壓太平天國,由長沙曾國藩、曾國荃兄弟、曾國藩姻親羅澤南家族、新寧江忠源家族等統領的鄉勇合併而成的軍隊。

初創時募水勇五千人,分為十營,其中在湘潭募水軍四營,以褚汝航、夏鑾、胡嘉垣、胡作霖為營官,衡州募六營,以成名標、褚殿元、彭玉麟、鄒漢章、龍獻琛為營官;陸勇五千餘人,以塔齊布、周鳳山等為營官。水路以褚汝航為各營總統,陸軍以塔齊布為諸將先鋒,合計員弁兵勇夫役一萬七千餘人。後期名將包括李續賓、李續賓長子李光久、鮑超、吳大澂。曾國藩統領湘軍與清廷湖南巡撫駱秉章是合作的關係。左宗棠原是駱秉章麾下,後自成一軍,與曾國藩湘軍、湖北胡林翼軍隊並列,被視為廣義上的湘軍。

湘軍歷經太平天國、捻軍、甲午戰爭,1895年3月被第1軍 (日本陸軍)、第2軍 (日本陸軍)在牛莊鎮 (海城市)、田莊台鎮圍殲,李光久隻身逃出牛莊,湘軍後逐漸解散。

事件背景:

1852年,太平軍進湘,湘鄉羅澤南別立湘勇,保家衛國,為湘軍之雛形。

1853年初正值朝廷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湖南雙峰人曾國藩丁憂在籍經郭嵩燾力勸,抵長沙與湖南巡撫張亮基商辦團練。他將湖南各地團練整合成湘勇,形成了書生加山農獨特的體制,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主要軍事力量。滿清朝廷雖然對地方漢族武裝極度不信任,但礙於形危急,不得不倚重於湘勇。

1854年初編練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加上兵勇、伕役工匠等,共一萬七千人,人稱湘勇(咸豐11年(1861年)曾國荃率湘勇攻克安慶後,朝廷才改稱湘勇為湘軍),兵隨將轉,兵為將有,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撰寫《湘軍志》的王闓運曾評論湘軍:「湘軍之可貴者,各有宗派,故上下相親」;又說:「從湘軍之制,則上下相維,將卒親睦,各護其長,其將死,其軍散,其將存,其軍完。」

據羅爾綱《湘軍人物表》統計,可考的156名湘軍將領中,湘籍者多達130人,占83%。創建湘軍的目的是保衛家園,與太平軍的戰鬥是一場家園保衛戰爭,「用諸生討訓山農。號日湘軍」。事實上,太平軍與湘軍都有很多湖南人,太平軍更以湖南湖北人為主,太平天國戰爭的雙方太平軍與湘軍從某種程度講是兩湖人自己的戰爭。

隨著湘軍兵勇不斷損耗,隨時需要補充兵源,咸豐7年以後,湘軍各部大量招募老勇,甚至包括太平軍降兵,咸豐9年太平軍降將韋俊向楊載福投降,胡林翼即指示將韋俊部「強壯者數千」編為義勇五,湘軍在長久發展中,士兵的素質起了變化,「新集之兵,莠民之貪惰者爾」。晚期的湘軍與八旗綠營已無區別,屠城暴行甚有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