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
時間
1863年09月 ~ 1943年08月
地點
上海
相關人物
費信惇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上海公共租界(英語: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近代中國唯一的一個居留地,同時也是近代中國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個是鼓浪嶼公共租界)、以及上海的兩個租界之一(另一個是上海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闢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
事件背景: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年,中英會訂《上海土地章程》。在章程中,上海縣城北部的一塊約830畝被劃給英方作為英商居留地。後在1846年,西界確定。租界地東依黃浦江,南臨洋涇浜,北至李家廠,西達界路,總面積增加到了1080畝。
1848年11月27日,英租界的西界推進到今西藏路;同年,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已在蘇州河北岸租地造屋,並於上海道台吳健彰交涉後,虹口地區也被劃作了美商居留地,美租界從而形成。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占領上海縣城,從此中國政府失去對租界的控制。1853年,太平天國軍隊占領南京。1854年7月11日,上海英法美租界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裝,正式形成第一個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Top
發生過程: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併,統一由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管理。1848年11月27日,在青浦教案發生後,英方乘機向上海道台施壓,將北界推至蘇州河南岸,西界向西擴張至了周涇浜。面積由此增加一倍多達到了2820畝。但是在美租界設立後,一直沒有劃定邊界。直至英美租借合併後的1893年,美租界的面積被確認為了7856畝。1899年,公共租界當局以租界內華人及工廠增多為由要求增加租界面積。在多番交涉後,公共租界面積擴展到33503畝(22.59平方公里),北面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面一直擴展到靜安寺。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
租界當局使用的另一個擴張方法為越界築路。在法租界成功通過該方法擴張後,公共租界工部局也開始越界築路。越界築路所劃圈的區域租界方面擁有徵稅以及控制權。1914年後,公共租界當局通過越界築路將該類區域的面積增加到了4.7萬畝。
1920年代,上海公共租界的穩固根基開始遭到威脅。1925年5月30日,南京路老閘捕房的巡捕槍殺中國示威者的事件,引起了中國全國性的愛國運動。在五卅運動之後,大規模越界築路基本停止。上海公共租界繼續向外擴張的態勢趨於穩定下來。在蔣介石主政的南京十年的黃金時代,上海公共租界繼續繁榮。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滬會戰中,日軍將公共租界北區和東區作為進攻中國軍隊的基地,並以海軍陸戰隊代替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實上被分割成兩部分,蘇州河以北地區成為日軍控制的勢力範圍。北區和東區的日占區遭到中國多個軍團的猛烈進攻,70%地區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破壞。公共租界的主體部分中區、西區及西部越界築路區域分別由英國、美國和義大利軍隊防守,繼續在戰爭中保持中立達四年之久。位於區內的中國機構照常運行。這些地區又擠進了40萬中國難民。
上海公共租界經歷了兩次撤銷過程。第一次是1940年,由於歐洲戰事爆發,駐滬英軍撤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駐公共租界的中區、西區,英美控制上海公共租界的時代宣告結束。隨後任職於工部局的英美人士陸續遭到解聘。不過工部局仍然繼續工作,直到1943年租界正式撤銷。1943年,日本人支持的汪精衛政權經過對日交涉,收回所有租界,8月,歷時近百年的上海公共租界宣告結束。
上海公共租界由中國政府收回以後,在很長時期內仍是上海和中國最繁盛的中心城區。統一行政後的上海市政府就設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1955年遷往外灘原滙豐銀行大樓。現在則位於由當年的上海跑馬廳改建而成的人民廣場。實際上始終沒有離開原公共租界的範圍。許多租界時代的遺蹟被保留下來,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外灘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群。
歷史影響:
道路
上海公共租界的路名的特點是,以中國地方和外國人物命名。在中區,南北向馬路通常以中國各個省份的名稱命名,例如浙江路、江西路和四川路,東西向馬路通常以各個通商口岸城市的名字命名,例如九江路、漢口路和福州路,南京路和北京路則分別紀念兩個開放中國的條約。在西區,有一些道路以東南亞的殖民地命名,例如檳榔路、澳門路、新加坡路;東區道路多數曾以印度城市命名,但在1915年更換為以中國城市命名。公共租界內也有一部分路名是以外國人名命名,例如愛多亞路紀念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麥特赫斯脫路(Medhurst Road)紀念英國領事麥華陀,鄧脫路(Dent Road)紀念鴉片商人顛地,此外還有戈登路(Gordon Road)、文監師路(Boone Road)、赫德路(Hart Road)、哈同路和西摩路等等,其中許多都與上海公共租界有關,並且以取得實際成就者居多。
經濟
19世紀後期,公共租界內的華人商業以距離舊城廂較近的廣東路及福州路最為繁盛。
20世紀初,隨著上海公共租界的擴展,中區的南京路迅速興起,並形成為全中國最繁榮的商業街。英資惠羅公司(Whiteaway laidlaw)、福利公司(Messrs.Hall and Holtz)、匯司洋行(Weeks and Company)和泰興洋行(Lane Crawford)都匯集在東段四川路口附近,稱為早期四大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華人資本的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陸續在西段浙江路到西藏路之間開設,規模超過早期四大公司,也稱為四大公司。別發洋行是一個著名的以上海為基地的英語圖書出版公司,成立於1876年。
1920年代以後,隨著租界擴展後,人口大量遷入新區,公共租界北區的北四川路及西區的靜安寺路的商業也有所發展。北四川路因臨近上海北站,吸引了葉大昌食品店、雷允上藥店北號、新亞大酒店等一批知名商號,特別是以廣舞台為首的電影、戲院密集地分布於馬路兩側及周圍。靜安寺路沿街的商店主要服務於周邊的上層居民,因此該路和位於法租界的霞飛路的風格類似,經營方向趨向高檔,以高級舞廳、電影院、咖啡館和時裝店聞名,包括鴻翔公司(1917年)、亨生西服店(1933年)、開開公司(1936年)、第一西比利亞皮貨公司、地地司(DDS)、凱司令(1928年)等。
公共租界中區集中了上海大部分的主要旅館,外資旅館包括華懋飯店、匯中飯店、都城飯店,華資旅館包括揚子飯店、東方飯店、大東飯店、東亞飯店、惠中旅舍、大中華飯店、大陸飯店、爵祿飯店、中央飯店、大江南飯店、中國飯店、鐵路飯店、吳宮飯店、遠東飯店。
文化
公共租界中區集中了全上海絕大部分的報館。在英文報紙中,位於外灘17號的老資格的《字林西報》擁有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其競爭對手包括《大美晚報》、《上海泰晤士報》、《大陸報》、等。中文報紙中,影響最大的則無疑是《申報》。
公共租界擁有數所公立醫院,位於蘇州河北岸的公濟醫院和位於靜安寺以西的宏恩醫院主要服務於外國僑民,前者委託給天主教修女管理;位於中區山東路的仁濟醫院則面向華人。 美國聖公會在公共租界開設2所醫院:同仁醫院和廣仁醫院(後改名宏仁醫院)。
公共租界在未開發以前,已經存在一些中國人的佛教寺廟和道觀,例如靜安寺路西端的靜安寺和南京路上的虹廟。租界繁榮之後,又新建或遷入了一些廟宇,例如西區檳榔路(安遠路)與戈登路(江寧路)口的玉佛寺。此外,還有日本人興建的佛教東本願寺和西本願寺,都位於虹口。
天主教在公共租界設立的第一座教堂是北區南潯路的虹口耶穌聖心堂,後來又在西區建立了大通路小德肋撒堂(今大田路370號),在東區倍開爾路(惠民路)694號建立了和平之後堂。
猶太人在公共租界建有數座猶太會堂,位於中區的博物院路20號(虎丘路42號)的阿哈龍會堂 現已拆除,改建為文匯報大廈,位於西區西摩路500號的拉結會堂(OHELRACHEL)(市教委)和東區華德路(長陽路)62號)的摩西會堂 都保留至今。
上海公共租界內有為數眾多的印度巡捕和門衛,租界當局為他們興建了數座錫克教堂,其中主要的2座為位於虹口的寶興路謁師所和位於西區的戈登路謁師所,建築物仍然保留。上海公共租界內還有同樣來自印度的祆教的祆祠(白頭禮拜堂,Parsee Prayer Hall),位於福州路538號,建築物今已拆除。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