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天津英租界
天津英租界
時間
1860年12月17日 ~ 1945年09月
地點
天津
相關人物
黎元洪
、卜魯斯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天津英租界(英語:British concession in Tientsin),是英國設在天津的專管租界。它是近代中國七個在華英租界之一,同時也是天津的九國租界中設立最早、發展最繁榮的租界,因與法租界毗鄰位於天津紫竹林附近,亦有「紫竹林租界」之稱。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英租界,使這裡一度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及政府所在地。1930年代,英國與日本曾因天津英租界相關問題而爆發衝突和外交糾紛,並導致天津英租界危機。英國租界在天津自1860年起共存在了八十餘年。
事件背景:
清咸豐10年(1860年)9月11日中英雙方交換了中英《天津條約》批准書,同時簽訂《續增條約》(《北京條約》)。《續增條約》第四款規定:「續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均照經准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劃一無別。」成為英國在天津強劃租界的依據。
1860年12月,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依據《北京條約》中「准許英國僑民在通商口岸租地賃屋」規定,照會直隸總督恆福,強令劃出英租界。
1860年12月17日英租界開闢,初期面積約460畝。位置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一帶,因而英租界及此後在這周邊的德租界等亦有「紫竹林租界」之稱。後來不斷擴展,形成東臨海河,北面沿寶土徒道(現營口道)與天津法租界毗鄰,西到海光寺大道(現西康路),南沿馬場道到佟樓。
Top
發生過程:
天津租界的較大發展始於1870年。當年6月,天津教案發生。憤怒的天津民眾打死法國領事豐大業等人,並燒毀望海樓教堂及法國駐天津領事館。事後心有餘悸的外國僑民們認為,入居租界要比在華界雜居安全得多,因而紛紛遷入租界,使紫竹林租界加快了發展步伐。此時,英租界內已設有英商的高林洋行、滙豐銀行,德商的禮和洋行、禪臣詳打粵眾多的洋行、銀行。其中尤為著名的是被稱為英國「皇家四大行」的怡和、太古、仁記、新泰興洋行。為了促進貿易的發達,英租界當局致力於興建新式碼頭,並安置了各種港口設施。
1883年,天津地方官府也用得自租界碼頭的碼頭捐捐款,建成自租界碼頭至天津城的沿河石路,大大便利了城區與租界的交通。於是,天津原來的航運中心三岔河口嘈運碼頭逐步衰落,英租界成了天津的貿易、航運中心。此後,天津的對外貿易增長得更為迅速。18世紀70年代初期,天津的對外貿易總值為1000多萬海關兩,1889年增至3124萬海關兩,1894年又增至4427萬海關兩。這樣,天津一躍成為全國名列前茅的重要通商口岸,天津英租界也成了所有英國專管租界中最繁榮的一個。界內建成成排的高樓大廈,建成維多利亞道等交通幹道,還建成作為工部局所在地的巨型公共建築戈登堂。不過在此期間,天津法租界和天津美租界仍沒有多大變化。從1870年起,法國在普法戰爭中一敗塗地,隨後長期陷入侵略越南和中國的戰爭,對華貿易便一蹶不振。在19世紀70年代及80年代,每年抵達天津的法國商船至多只有數艘,有時甚至沒有一艘。在這種情況下,法租界就失去了興盛的基礎。美租界的情況尤為特殊。於是,在第一個時期即發展時期中,天津的租界中始終是英租界一枝獨秀。
從1895年起,天津租界進入第二時期即全盛時期。從這一年起的8年間,德、日、俄、比、意、奧等6國先後在天津開闢租界,英、法、德、日等4國的租界分別得到一次或數次的拓展,使天津形成幅員為縣城8倍的8國租界夾峙海河的形勢。同時,隨著中國與有關各國大規模地開展修治海河的工程,較大的外國商船已可直接駛抵天津租界;而從海河中挖出的大量泥沙又填平了英、法、日等國租界中的成片沼澤,使得天津租界的投資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1897年3月31日,天津英租界向西擴展到牆子河。這個擴充界(英語:British Municipal Extension)有1630畝。1902年10月23日,面積131畝的天津美租界併入,成為天津英租界的南擴充界(英語:Southern Extension)。1903年1月14日,天津英租界再度向牆子河以西擴展了3928畝,稱為推廣界(英語:British Extra Rural Extension)。
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實際是天津英租界,並在當地發布總統指令和總統任命,並設立議員招待所,使天津英租界一度成為民國大總統的駐地以及沒有內閣的政府所在地。
歷史影響:
天津英租界爲天津最重要的金融貿易區和高級住宅區,東部鄰近海河的維多利亞道是一條着名的金融街,集中了匯豐銀行、花旗銀行、華俄道勝銀行、横濱正金銀行和金城銀行等中外各大銀行,以及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等洋行;西部的推廣界部分,在20世紀初形成天津最大的一片高級住宅區,今日通稱爲“五大道”。在民國初期,曾有大批前清遺老和下野政客定居天津英租界。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實際是天津英租界,並在當地發布總統指令和總統任命,並設立議員招待所,使天津英租界一度成爲民國大總統的駐地以及沒有内閣的政府所在地。
Top
回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