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廣州法租界
廣州法租界
時間
1861年10月 ~ 1943年06月05日
地點
廣州
相關人物
褚民誼、夏奇峰
廣州法租界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簡介:

廣州法租界,近代中國4個在華法租界之一(另外3個是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和漢口法租界)。同時也是廣州的2個租界之一,與廣州英租界同在沙面島上。今為廣州市荔灣區沙面街道。

事件背景:

廣州法租界開闢之初,由於當時法國政府正集中力量在廣州興建石室聖心大教堂,因此廣州法租界經營起步較晚。至1889年10月,法國政府將沙面法租界內空餘土地進行拍賣,並開始大興土木進行市政建設,除興建洋樓館舍外,還設有公園、醫院、教堂等公共設施。到19世紀末,已形成井然有序的獨立街區,儼然一座獨立於廣州城之外的法國小城。

廣州法租界僅供法國來華做外貿生意的洋人居住,不允許華人入居。

1861年開闢。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兩國占領廣州,選定了鄰近傳統的外貿區廣州十三行(當時已被燒毀)西南面,珠江白鵝潭邊上的小沙洲作為租借地,人工填築成沙面島,其中法租界佔有東部的1/4,面積66畝,地租每年每畝1500錢,指定專人轉交給中國政府。東部有一橋與華界相通。

1888年,法租界當局開始建築領事館。

1890年,將領事館由廣州城內遷入沙面島。

1915年 法國興建駐廣州領事館新館。

1943年5月18日,法國維希政府派人與汪偽政府官員簽訂了“交還廣州、天津、漢口法租界的《實施細目條款》”,同意放棄在華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