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 民國事件 -> 蕪湖公共租界
蕪湖公共租界
時間
1877年09月 ~ 1943年01月
地點
蕪湖
相關人物
達文波、劉傳祺
蕪湖公共租界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簡介:

蕪湖各國公共租界是1877年至1943年存在於今中國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的一個外國租界,位於蕪湖老城西門外,南起陶家溝,北抵弋磯山,東至普通山,西達長江邊。

事件背景:

清代與民國時期,安徽境內的外國租界、租借地,僅為“蕪湖各國公共租界”一處。蕪湖各國公共租界的開闢,實源於《中英煙台條約》。

光緒2年(1876年),中英簽訂《煙台條約》,將蕪湖等4處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條約規定將在各處新闢口岸設立租界,“新舊各口岸,除已定有各國租界,應無庸議,其租界未定各處,應由英國領事官與地方官商議,將洋人居住處所,劃定界址”。

光緒3年(1877年),英國政府派英國駐煙台領事達文波(Arthur Davenport)來皖,與蕪湖關道劉傳祺進行交涉,要求在蕪湖開闢租界。同年四月,雙方簽訂《租界約》,決定在蕪湖設立租界,將蕪湖西門外沿江宿(松)、太(湖)木邦灘地,南自陶家溝起,北抵弋磯山腳止,東至普潼山腳新安普潼塔,西臨長江江邊,作為蕪湖通商租界,任各國商人在界內指段劃租。這片灘地南北長約2里許,東西長約里許,共計719畝土地。

光緒8年(1882年),英國怡和洋行率先提出要租所擬租界內陶家溝以下灘地。但是,該處灘地數百年來一直是蕪湖木商堆放木排之處,木商恃眾,拒絕交出該處灘地。英國怡和洋行代表不肯為蕪湖木商支付木排遷移費,並聲稱木商所持灘地地契為偽造地契。蕪湖關道張蔭桓從中調解,建議英國怡和洋行為木商支付木排遷移費,並將地價交付官府,由官府檢驗木商所持灘地契真偽,檢證合格無假後,再由官府將地價銀付給木商。蕪湖關道張蔭桓的上述建議遭到英國怡和洋行代表的拒絕,故英商在蕪湖租界內租地之事一直拖延,遲遲未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