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
IP:
140.137.101.202
首頁
年表
民國人物
人物年表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資源共享
全部
民國人物
民國事件
期刊文獻
專書
照片
首頁
->
民國事件
-> 北洋艦隊
北洋艦隊
時間
1888年12月17日 ~ 1909年03月
地點
山東
相關人物
丁日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背景
過程
期刊
專書
照片
其它
簡介:
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隊,在1888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一度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然而軍事預算遭清宮廷擠壓,到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時除噸位外已經全面落後。戰後,清政府重建組建北洋水師。
事件背景:
1860年代,中國洋務運動展開。
1875年,日本以「保衛當地僑民」為藉口派兵登陸台灣,清兵以僅有之戰船赴台將其驅逐。此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引發海防大籌議。李鴻章以「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強敵」的늸徂늸徂늸徂
Top
發生過程: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總理海軍事務衙門成立,醇親王奕譞為總理海軍大臣,慶𧡿王奕劻和李鴻章為會辦,著力建設海軍。李鴻章委託駐外公使許景澂、曾紀澤「幫同辦理」分別向英國、德國訂造巡洋艦致遠、靖遠與經遠、來遠。定遠、鎮遠二艦回國,被日本視為威脅。
1888年1月29日,平遠在中國(清朝)福州船政局下水。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軍正式宣告成立並於同日頒布施行《北洋海軍章程》。
1891年,戶部上奏停止購買海軍軍械三年。至此以後,北洋海軍未能新增一炮一艦。時為海軍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艦隊已多年未置新艦,不少舊艦又過量使用,部份應進行之改造工程如更換新式火炮亦未能施行。原有的戰艦已開始落伍,無論航速、射速皆落後於日本。
1894年,爆發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被日本海軍重創,沒有沉沒的軍艦全體投降。
1895年4月,《馬關條約》簽訂。緊接著,清廷下旨,撤銷海軍衙門,撤銷北洋海軍的編制,撤銷各地海軍學堂,解散戰後倖存的海軍人員。
1896年,清廷從英國購買「海天」、「海圻」號巡洋艦,向德國訂購三艘穹甲巡洋艦。福州船政大臣裕祿奏請選派第四批海軍留學生,清政府批准了這一計劃,中斷多年的向海外派遣海軍留學生的工作得以恢復。
1899年4月17日,光緒皇帝召見前北洋海軍副將葉祖珪、參將薩鎮冰,開復他們的革職處分,命他們統領和幫統新購各艦。
1907年夏,清政府在陸軍部內增設海軍處。
1909年,籌辦海軍事務處設立,載洵、薩鎮冰被任命為籌辦海軍大臣,北洋水師與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合併為巡洋艦隊和巡江艦隊。而從日本訂購的14艘艦艇也全數到華,構成了中國長江艦隊的主力。
1909年8月,攝政王載灃派遣載洵、薩鎮冰率團出國考察海軍,洽談購買外艦事宜。
1909年9月2日,載洵、薩鎮冰到達浙江象山。一番實地考察後,象山被敲定為未來的海軍基地。
1909年10月,載洵、薩鎮冰出訪歐洲,走訪了義大利、奧匈帝國、德國、英國。先後訪問了義大利、奧地利、德國和英國的海軍學校和船廠,並向義大利訂購炮艦1艘,向奧地利訂購驅逐艦1艘,向德國訂購驅逐艦3艘、江防炮艦2艘,向英國訂購巡洋艦2艘。
1910年7月,攝政王載灃再次派遣載洵、薩鎮冰率團出國考察海軍,洽談購買外艦事宜。載洵一行遂又訪問了美國和日本。並向日本購買了兩艘炮艦,分別命名為「永豐」、「永翔」。
1910年12月,清廷改籌辦海軍處為海軍部,各項機構設置、制度編列都參照英國。
1911年,墨西哥、古巴發生排斥驅趕華僑事件,清政府調派赴英參加英皇喬治五世加冕典禮的海軍將領程璧光,率「海圻」艦轉往北美撫慰、接運難僑。
1911年8月10日,「海圻」號抵達美國紐約港,隨即前往華盛頓、波士頓一帶展開外交活動。
歷史影響:
當時西方列強都預測中國可能取得勝利或平手,而朝鮮戰後獨立,因為中國洋務運動早於日本多年。然而結果卻是北洋海軍軍力龐大遭日軍擊敗,還需要割台灣島平息,朝鮮半島後來也落入日本之手,因而後來作品中許多中國軍隊軍紀不佳的傳言也有不少,當時日本政府展開了十年海軍擴張的政策,儘管日本當時尚無法負擔大船的建造,但日本人務實的研究了配備高速砲的輕型艦,加上戰術得當,最終引導日軍擊敗大清。
Top
回上一層